淺談我國航空貨運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
時間:2022-09-10 10:36:41
導語:淺談我國航空貨運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航空貨運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而迅速興起的一種重要貨運方式,具有服務范圍廣、附加值高、快捷高效等特點,提高航空貨運能力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分析我國航空貨運發展的現狀,指出運作模式、基礎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面臨的矛盾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航空貨運;貨運能力;運輸市場
1我國航空貨運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穩速增長,在經濟全球化大浪潮推動下,貨運市場的需求日益增長。但我國航空貨運發展起步較晚,市場競爭力較差,仍處于起步階段。一是航空貨運增長速度相對較低。2019年,全國航空旅客吞吐量13.5億人次,同比去年增長6.9%;航空貨郵吞吐量1710萬噸,同比上年增長僅為2.1%,貨運增長速度遠不及客運業務,這表明我國的航空貨運發展尚處于起步期。從短期來看,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美貿易摩擦風險增加以及受疫情的影響,我國航空貨運還將處于緩慢增長階段。但從長期來看,全球制造中心向亞洲轉移,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未來國家經濟的繁榮必將為航空貨運帶來高速發展的歷史機遇。二是航空貨運區域不平衡特征明顯。航空貨運對貨主客戶和運輸市場的依賴較為明顯,受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影響,航空貨運發展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2019年,我國航空貨運量近50%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大機場,國際航空貨運更是90%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鄭州五個大機場,區域不平衡現象非常明顯。這也側面表明,航空貨運與區域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航空貨運可以拓展區域經濟腹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可以推動航空貨運基礎建設,擴大運輸市場需求,促進經濟交流活動,帶動航空貨運發展。三是航空貨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際貨運方面,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國民經濟迅速崛起,世界各大航空物流公司緊盯中國市場,特別是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漢莎貨運航空及國際快遞巨頭UPS、聯邦快遞等,紛紛占領我國市場,并不斷加強基礎配套建設,鞏固其在我國的競爭地位;國內貨運方面,傳統航空貨運受限于發展理念和配套體系,在城市間打造“門到門”運輸網絡方面還不夠成熟完善,加之隨著高速鐵路不斷提速和高速公路網高度發達,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中短程的貨運需求。上述因素對我國航空貨運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挑戰。
2我國航空貨運面臨的矛盾問題
由于我國航空貨運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在運作模式、基礎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一是運作模式比較簡單。一直以來,我國航空貨運主要采用客機腹艙帶貨的方式,這與長期以來各大航空公司“重客輕貨”“貨隨客走”的發展思路不無關系。據統計,客機腹艙的載貨量占整個航空貨運量的2/3,全貨機載貨量僅占1/3,可見航空貨運對客運的依賴性很強。由于航空貨運經營范圍狹窄、服務項目單一、營銷受到局限,各航空運輸企業出于自身發展利益考慮,往往在機型租賃及購置、航線時刻選擇、航服資源配置等方面傾向于客運業務。貨運作為兼營業務,規模效益差的局面難以改觀。總體來說,我國航空貨運在運作模式整體上比較簡單,離一體化、綜合化、全覆蓋的貨運網絡模式還有很大差距。二是基礎建設嚴重滯后。機場建設方面,截止2019年,我國境內運輸機場(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下同)共有238個,基本上都是綜合性機場,而貨運功能為主的專用型機場幾乎為零。運力發展方面,我國目前全貨機保有量僅為173架,只占民航運輸機隊的4.5%,占比非常小,與美國550架全貨機的差距甚遠。我國全貨機航空公司共有10家,和55家航空公司相比較,份額也很小。這次疫情全球爆發后,國際國內航空客運萎縮,客機航班大幅削減,客機腹艙載貨運輸受到很大沖擊,對航空貨運產生了嚴重影響,也充分暴露了我國全貨機數量不足、國際貨運能力差的問題,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三是專業人才相對匱乏。隨著社會分工日益專業化,對關鍵崗位的人才培養,特別是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已成為各行各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在航空貨運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力度還不夠大,特別是飛行、機務、空管、物流、營銷等專業人才短缺,人才結構、層次搭配不夠合理,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難以滿足日益國際化、專業化、服務化的發展需求,對我國航空貨運發展形成了瓶頸。相關領域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導致我國航空貨運的發展理念、管理效率、服務技術等,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也是我國航空貨運市場占有率偏低、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3我國航空貨運發展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高度重視發展高科技產業、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緊前推進構建全球產業鏈,我國在全球制造和消費地位日益提升,航空貨運呈現多元化、物流化、專業化的發展態勢。相關主管部門和企業應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加速推動我國航空貨運的發展進程。一是加大相關政策支持力度。疫情當前,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七部委聯合《關于當前更好服務穩外貿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強航空貨運運力配置,鼓勵航空公司采取租賃、購買等方式擴大貨機運力規模,增開全貨運航線航班,并在航權和時刻方面給予傾斜,快速提升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貨運能力。國際國內航空貨運是國家應對風險和危機的重要保障手段,相關主管部門應針對我國航空貨運能力存在的短板,加緊推進政策研究,持續加大對我國航空貨運發展的鼓勵和扶持,逐步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支持航空運輸企業擴大全貨機運力規模,優化運力結構,提高國家整體航空貨運能力。二是加快貨運功能機場建設。航空貨運需要依托機場進行營運,加快貨運為主的機場建設,形成全覆蓋、網絡化的貨運機場樞紐,是推動我國航空貨運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是合理科學規劃樞紐機場布局,不斷完善綜合性機場的基礎設施,增強綜合性機場的貨運功能屬性,搞好相關配套設施設備,形成客貨兼營、貨運主導的樞紐機場節點;另一方面是根據運輸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城市新建專用貨運機場,或將一些不必要保留客運功能的支線機場改造成專營貨運機場。同時,要結合周邊城市經濟支柱產業的運輸需求,在貨運主導機場引入各類航空貨運物流企業,促使兩者相輔相成、良性發展。三是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加大航空貨運企業與物流企業的融合、重組力度,推動傳統航空公司轉型發展。一方面,在延續傳統航空貨運行業快速、安全、便捷的特點基礎上,整合拓展倉儲配送、報關通檢、信息查詢等多種服務措施,將傳統航空貨運業務打造成高效、專業、全面的綜合一體化貨運服務平臺,以滿足運輸市場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拓展航空貨運與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種運輸方式的聯接運,充分利用通用航空的優勢,彌補運輸航空在短途運輸、送貨上門、應急救援等方面的短板,構建“門到門”的綜合物流服務體系,更大程度地延伸航空貨運的運營網絡。四是大力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在接續我國航空貨運行業特色的基礎上,加強對發達國家航空貨運最新知識、先進技術的研究和借鑒,在高等院校增設航空貨運領域的相關專業課程,配強師資力量,為相關企業輸送技術過硬、素質全面、創新力強的專業人才隊伍。進一步深化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加強生產與教學的融合,采用定向培養、委托培養、在職培訓等多種形式,確保專業人才及時掌握最新的專業技術,不斷提高專業人才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相關航空貨運企業要優化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完善薪資和獎懲制度,營造好拴心留人的環境,為航空貨運的發展提供充實的人才保障。
作者:孫航 單位: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運行控制中心
- 上一篇:小學下期教學工作總結
- 下一篇:信貸+保險對蒙頂山茶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