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弱視治療系列護理輔助作用
時間:2022-05-28 11:06:00
導語:兒童弱視治療系列護理輔助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童弱視指的是眼球沒有發生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但是對其單眼或雙眼進行視力矯正后仍然達不到1.0。該病在兒童發育過程中屬于常見病的、對兒童身體健康會造成嚴重影響的眼病之一,其患病率約為2%~4%。若對兒童弱視沒有及時發現并指令,不僅會對兒童當前視力造成嚴重影響,同時還會對其以后的成長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本文回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治療的198例弱視兒童系列護理資料[1-3]。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治療的198例弱視兒童。其中有102例男性患兒,96例女性患者,年齡3~13歲,平均年齡為8歲,治療時間為12~26個月,平均治療時間為20個月。
1.2治療方法
在對患兒進行治療時,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進行視力檢查,將患有器質性病變的患兒排除,而后對患兒采取綜合治療法進行治療,如配戴眼鏡、戴黑眼罩、單眼眼遮蓋、紅光閃爍刺激、同視機訓練、串珠子、描圖等。
1.3療效判斷
治愈:經矯正后,患兒視力≥0.9;好轉:經矯正后,患兒視力提高≥2行;無效:經矯正后,患兒視力提高<2行,或完全沒有提高。
2結果
對該198例患兒進行矯正治療后,有144例患兒視力治愈,占73.2%;有48例患兒視力好轉,占24.3%;有6例患兒視力矯正無效,占3%,在這6例患兒中有3例患兒患有先天性白內障術后合并眼球震顫。
3對弱視治療效果造成影響的因素
兒童最常見的眼病之一就是弱視,在對兒童弱視治療期間需要家長的積極合作以及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由此才可使治療效果得到保障。對兒童弱視治療效果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社會因素:目前來看,我國在對弱視的防治工作中還很薄弱,特別是在廣大農村以及邊遠地區弱視防治工作相對落后;大多數地區都沒有建立完善的弱視篩查以及隨訪體系;社會各界沒有對弱視的危害引起高度的重視,由此而造成弱視患兒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能夠及早的發現從而沒在最佳的治療時機進行治療。②家長因素:很多家長對于弱視相關知識都很缺乏,沒有充分認識到弱視的危害性,從而在治療過程中沒有進行積極的監督和配合,同時由于治療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家長大多數會缺乏信心、耐心和恒心,由此而對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治療失敗。③患兒因素:由于患兒年幼而對弱視對其以后的人生會造成的危害一無所知,由此而在治療過程中不愿配合治療或在治療過程中敷衍了事,這樣就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從而對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4-6]。
4在弱視治療中系列護理的作用
目前,據保守估計我國的弱視患兒約有4千萬,而檢出率僅為2.8%。弱視不僅會造成兒童視力低下,同時還會造成雙眼不能單視以及立體視覺不完善,由此而對個人生活治療造成嚴重影響,并使社會負擔進一步加重。弱視的治療效果不僅與弱視類型、程度以及弱視治療的初始年齡有著密切關系,同時還與家長及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社會關注程度有著密切關系。弱視篩查和隨訪體系的完善建立有利于患兒及家長對弱視治療的認識和依從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兒童弱視治療中其成功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治療手法的正確性以及治療的堅持不懈。在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和敏感期根據弱視治療的可逆性特點對弱視兒童進行積極恰當的治療和訓練,弱視兒童恢復視力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若沒有在這一階段進行積極的治療,則患兒恢復的可能性會很難。從診斷出弱視到視力恢復正常不復發一般需要大概4年的時間或者更長時間。而在此期間對患兒及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弱視治療知識教育,以及對其全方位的積極開展護理,不僅能夠使家長對弱視的危害性認識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同時能使患兒及家長對弱視治療的依從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由此對預防和治療弱視、縮短療程、提高治愈率積極的促進作用。
5在兒童弱視治療中的系列護理措施
5.1建立完善的健康宣教體系
為弱視兒童極其家長舉辦弱視防治知識講座,將弱視會造成的危害及可塑性進行講解,對導致弱視發生的病因、早期治療和堅持治療的必要性,以及在治療中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和定期復診的重要性進行詳細介紹,同時要向患兒及其家長介紹以往治愈病例,使其能樹立治愈的信心。
5.2創新工作方式方法
為進一步消除患兒的緊張、恐懼心理,使其能夠在治療中更好的配合,可制定漂亮的視覺訓練會員卡、趣味生動的兒童斜弱視手冊、在訓練室墻面上使用彩色繪制的弱視治療卡通圖片等,以此來使患兒的治療興趣進一步增加。
5.3建立弱視健康檔案
為對患兒的治療情況有系統的了解,建立弱視健康檔案,檔案中需要對患兒姓名、年齡、性別、住址、弱視類型、視力、屈光度、眼位、注視性質、治療方式、遮掩時間以及訓練次數等做詳細的記錄,患兒視力應當每周檢查1次,每3個月進行1次的系統檢查。
5.4檢查中的護理措施
在進行視力檢查時一般選用國際標準視力表,在查視力的過程中要告知患兒擺正頭部,使用遮掩板將未檢測的一只眼遮嚴,對視覺靈敏度要注意關注。若患兒年齡偏小應當教會其正確的視力檢查方法,并且可選用動物圖進行視力檢查。
5.5綜合治療時的護理措施
5.5.1在進行綜合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兒及其家屬一定要嚴格遵循醫囑堅持眼鏡的配戴,將遮蓋療法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向家長進行詳細講解,叮囑其一定要嚴格按照遮蓋比例進行及時的調換,防止發生遮蓋性弱視,要勤洗換眼罩,保持清潔。在弱視治療儀使用中,要教會家長該治療儀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教會患兒繪圖、穿珠的正確方法。并且將以往的治愈病例向家長進行介紹,這樣有利于家長明白弱視是可治愈的一種疾病,由此樹立信心[7]。
5.5.2在進行治療前告知患兒應當先喝水,上衛生間,這是由于在治療期間不允許吃東西、講話。并且叮囑家長自由選擇訓練時間,每只眼睛每天進行30min的訓練,由此可以使患兒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也能夠堅持治療。
5.5.3采取花樣多變的多種治療方案,由少到多能夠使患兒的治療興趣進一步的增加。如使用電腦游戲與弱視治療相結合的方法,使治療過程變得趣味性、娛樂性,這樣患兒更容易接受并樂于治療。
5.6有效的心理護理
5.6.1消除患兒恐懼心理
患兒在來院就診前最先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恐懼,其主要的表現為哭鬧、拒絕配合檢查、拒絕治療,造成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醫院給兒童的印象就是扎針、吃藥的地方,由此一進院就出現條件反射的恐懼。②患兒看到各種診斷操作會感覺恐懼不安。如:散瞳后會造成患兒有20d左右的低視力。低視力會讓兒童沒有安全感并十分的不習慣,由此護理人員在對兒童進行交流時應當采用親切和藹的語言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在進行治療前,對患兒講明道理,爭取患兒能夠愉快的配合,堅決杜絕使用強硬、恐嚇的手段使患兒被迫服從,若患兒積極配合治療則需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其恐懼心理得到消除,保持愉快的情緒。
5.6.2消除害羞、怕丑心理
每當兒童在佩戴眼睛或者是眼翠遮蓋的時候,很容易被幼兒園的小朋友或者是老師取笑成為“獨眼龍”、“小眼睛”之類的不好聽的綽號。加之兒童在最初佩戴眼鏡或者是眼罩的時候,因為不習慣、不適應等,通常會拒帶眼鏡或者是眼罩之類的。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和幼師、學校之間進行很好的溝通:逐漸的讓其他的小朋友、同學不要去取笑這些戴眼鏡、眼罩的下朋友、同學[8]。與此同時,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后,孩子就會慢慢的接受這一切,因為誰不想有清晰明亮的眼睛呢?總而言之,只要眼鏡佩戴得正確,很多孩子都會從最初的排斥逐漸走向自愿的接受!
總之,弱視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項治療所需時間都要積極嚴格堅持,健眼要進行嚴格遮蓋,鞏固療效,預防復發。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治療前必須對患兒的情況做詳細了解,并向家長講解治療的重要性;在治療過程中,必須督促家長及患兒遵醫囑積極的進行治療;治療后要告誡家長該病的預后注意事項,并叮囑其要帶患兒來院進行每2月1次的視力復查。
- 上一篇:市區糧油市場穩定方案
- 下一篇:區教體局學前教育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