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實習生兒科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28 03:26:27
導語:護理實習生兒科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實習生對兒科護理認知及從事兒科護理意愿的情況。方法選取2018年畢業且在醫療機構實習的護理實習生222名為研究對象,自行設計編制“護理實習生兒科認知和從業意愿調查”,調查其兒科護理認知及兒科護理從業意愿。共發放問卷222份,回收問卷222份,其中有效問卷204份。結果本組204名護理實習生中有60%及以上認為兒科工作量繁重且壓力大,醫患糾紛易發,兒科護理對從業者的專業技術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要求高,且兒科護理人員緊缺,但職業發展空間較大。畢業后愿意從事兒科護理工作占36.67%。結論改善兒科護理執業環境,針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兒科醫患溝通技巧培訓和情景演練,可提高實習生抗干擾能力,做好兒科護理人才儲備工作。
【關鍵詞】護理實習生;兒科護理認知;兒科護理從業意愿;調查
兒科護理工作內容復雜且難度較高、對護理技術要求較高、家長期望值較高、醫患溝通較困難,為日常護理工作帶來有別于其他臨床科室的風險和挑戰。兒科護理人員短缺、流失、離職比例居高不下的狀況也為兒科護理發展帶來巨大挑戰[1-2]。護理專業學生是護理人員的主要后備力量,調查護理實習生對兒科護理工作的認知,以及其未來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意愿,有助于發現其在兒科護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為帶教老師因材施教、個性化引導提供依據,最終實現兒科護理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畢業且在醫療機構實習的護理實習生222名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2018年畢業,已完成學校專業理論課程學習;在二級以上醫院2個及以上科室具有實習經歷;兒科專業實習時間2周及以上。排除標準:問卷中未提供實習醫院名稱或兒科實習時長;除兒科外,未參與其他科室護理實習輪轉;兒科實習時間少于1周。1.2調查方法。1.2.1調查工具。研究者在查閱相關文獻和護理學教材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編制“護理實習生兒科認知和從業意愿調查”問卷,通過從事護理教育專家反復認證及預實驗修改而成。問卷由3部分組成:(1)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學歷、實習醫院等級、兒科實習時間、兒科以外實習科室。(2)兒科護理認知調查表。由兒科護理專業內容認知和兒科護理工作特點認知兩部分構成,兒科護理專業內容認知包括兒科護理涵蓋內容的選擇(多選題)、兒科護士角色排序、兒科護理技能要求排序、兒科護理原則的重要性排序。兒科護理工作特點認知包括工作量、工作壓力、工作場所嘈雜程度、暴力水平、醫療暴露風險、醫患糾紛、技術要求、溝通協調能力、人員緊缺程度、薪酬待遇、職業成就感、職業未來發展空間12個維度,采取Likter5級評分法,程度最低評分為1分,程度最高評分為5分。(3)兒科護理從業意愿調查表。調查實習生畢業后是否愿意從事護理工作以及是否愿意從事兒科護理工作。1.2.2資料收集方法。采用問卷星制作電子版調查問卷,培訓研究者所在單位的護理帶教老師和實習生,對問卷調查目的和填寫方式進行初期培訓,選取本單位實習生作為種子應答者,再以微信轉發電子問卷的方式在實習生中進行滾雪球式抽樣。問卷質量控制方法:注明問卷回答注意事項,受調查者匿名填寫問卷,保證信息真實有效。不同醫療機構指定1名調查組長,負責調查問卷的轉發、填寫和質控。各項問卷條目設置為必選項,存在缺失項目無法提交問卷。共發放問卷222份,回收問卷222份,其中有效問卷204份。1.3統計學處理。問卷軟件導出Excel數據,建立原始數據庫,進行質量核查和缺失值分析,數據分析和圖表繪制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連續變量采用均數±標準差形式描述,名義變量采取頻數和百分率描述。
2結果
2.1204名護理實習生基本資料(表1)。2.2兒科護理認知。2.2.1204名實習生對兒科護理專業內容的認知在兒科護理涵蓋內容方面,除常規兒童疾病防護以外,還有95%的實習生認為應關注兒童生長發育,96%的實習生認為還需關注兒童喂養情況,94%的實習生認為還應強調兒童身心保健。在兒科護士所扮演的角色方面,每位實習生按照重要性對兒科護士的角色進行了排序,序號1表示第1位重要,以此類推,最終對每種角色排序序號相加,序號值總和越小,說明該角色重要性越靠前,最終兒科實習生認為護理角色重要性排序依次為護理計劃者、專業照護者、健康教育者、健康協調者、護理研究者、兒童及其家庭的代言人。在兒科護理技能要求方面重要性排序依次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在兒科護理原則方面重要性排序依次為實施身心整體護理、減少創傷及疼痛、以兒童及家庭為中心、遵守法律和倫理道德規范以及多學科協同護理。2.2.2204名實習生對兒科護理工作特點的認知調查證實,≥60%的實習生認同兒科護理存在以下特點:兒科護理對從業者的專業技術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要求很高,工作量繁重且壓力較大,且兒科護理人員緊缺,但職業發展空間較大,其認知評分見表2。2.3兒科護理從業意愿204名實習生中畢業后愿意從事護理工作180名(88.24%),其中愿意從事兒科護理工作66名(36.67%)。
3討論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護理實習生都認同兒科護理工作內涵豐富,除了疾病防護以外,還包括兒童身心保健、生長發育、喂養。兒科護士在兒科護理中扮演著多元角色,不同工作場景下各種角色的重要性也不盡相同,并無統一的標準答案。護士角色排序結果提示,護理計劃者的重要性優先于專業照護者,表明本研究中實習生能從護理管理和健康管理的角度系統化看待護理工作,而非單純的護理服務,提示其護理理念的提升。在兒科護理技能要求重要性排序方面,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優先于專業技能素質,體現了實習生對于自身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強調,這與就業單位對專業人員的基本要求相一致,表現出護理專業實習生清晰和成熟的職場認知和對自身基礎素質的嚴格要求。受調查的護理實習生將兒科身心整體護理排在重要性首位,表明在當前兒科護理教育和工作環境下,實習生的認識與世界衛生組織所倡導的健康理念是一致的,注重身心全面健康狀態。綜合來看,護理實習生在護理理論認知方面較為全面完善,體現了護理教育成效的提升和護理理念的更新發展。本研究通過量化認知的方式證明,護理實習生認為兒科護理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較大、從事兒科護理工作意味著較高的技術難度和溝通協調能力、兒科護理人員短缺、兒科醫患糾紛易發以及兒科護理職業發展空間大。一方面這與既往調查研究[3-5]的結果是一致,真實體現了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現狀,衛生政策制定者可以此為參考,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兒科護理執業環境,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兒科護理隊伍[6-7];另一方面,上述結果也表明,兒科護理實習經歷為實習生提供了寶貴的鍛煉機會,幫助其充分認識未來工作中所面臨的挑戰[8],有利于其在自身知識和技能儲備方面有的放矢,補齊短板,以便更好應對畢業后從事的護理工作。本研究調查發現,僅有36.67%的實習生畢業后愿意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結合我國各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兒科醫生荒”的大背景,這對未來兒科護理學發展和兒童照護提出了巨大挑戰。本研究也為今后護理實習生帶教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兒科護理環境中,患兒自身交流和表達能力有限,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患兒家長作為監護人表達患兒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家長對兒童身心健康服務的需求更高,兒科護理的難度和復雜度顯著增加,決定了上述現狀長期客觀存在。兒科護理實習生帶教應從上述關鍵因素為出發點,以解決實習生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導向,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護理實習帶教模式[9]。帶教老師應有針對性開展醫患溝通技能培訓和情景演練,傳授情緒管理和情緒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培養實習生自信從容應對各種溝通場景的能力,鍛煉實習生屏蔽外界干擾能力。護理實習生學會與患者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環,增加其對護理職業的認同感和工作成就感,更加有利于兒科護理隊伍的發展壯大[10]。
4結論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多維度了解護理實習生對兒科護理的認知狀況,在兒科護理工作內涵方面,實習生的理論認知較為全面完善;在兒科護理工作特點方面,實習生普遍認為兒科護理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較大、從事兒科護理工作意味著較高的技術難度和溝通協調能力、兒科護理人員短缺、兒科醫患糾紛易發以及兒科護理職業發展空間大。護理管理者應從護理人才儲備的角度出發,采取措施改善兒科護理執業環境,提高兒科護理人員薪酬待遇,針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兒科醫患溝通技巧培訓和情景演練,提高其應對各種溝通交流場景的能力,做好實習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執業過渡準備。護理實習生畢業后愿意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比例不高,兒科護理人才梯隊培養任重道遠。
作者:楊柳 單位: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
- 上一篇:基礎護理學翻轉課堂效果分析
- 下一篇:疼痛管理在創傷骨科護理的作用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