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腰腿疼痛護理論文
時間:2022-10-18 04:07:48
導語:骨科腰腿疼痛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評價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在骨科腰腿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80例開展研究,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基于此,實驗組增加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對比疼痛評分。結果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用于骨科腰腿疼痛護理中,對改善患者疼痛感具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疼痛護理路徑;骨科腰腿疼痛;應用效果
腰腿疼痛屬于臨床常見病,腰部疼痛包括間盤源性疾痛、風濕性疼痛、勞損性疼痛等;腿部疼痛包括關節炎、血管性疾病、腰間盤突出癥、風濕性疾病等[1-2]。引起腰腿疼痛原因較多,少數患者為急性外傷引起,多數因慢性勞損、增生等所致,病變部位常以軟組織較多,骨關節病變次之等。腰腿疼痛雖不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但如治療不及時,會隨著病情的進展,使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5]。故在腰腿疼痛臨床治療中,應配合科學有效的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改善患者疼痛感的同時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評價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在骨科腰腿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做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抽取80例本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組原則將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40例患者包括女22例、男18例;年齡23-78歲,平均(44.88±10.25)歲。實驗組40例患者包括女21例、男19例;年齡24-77歲,平均(44.28±10.20)歲。對比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基本資料,統計學無意義(P>0.05)。本院倫理會已批準本次研究[6-7]。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實施相關檢查,病情明確后,均給予針對治療,同時,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即病情管理、治療管理、口頭健康教育等。基于此,實驗組增加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快速康復護理:組建護理小組,小組成立后,對組員進行培訓,講解腰腿疼痛護理措施,明確小組成員職責;入院后,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講解治療優點、快速康復護理作用及意義,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觀察心理狀態,如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主動與其交流,及時給予人性化心理疏導,緩解不良情緒[8-10]。患者因疼痛會抵抗功能訓練,從而增加并發癥,故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鼓勵并指導患者訓練,從簡單開始,鼓勵患者逐步增加訓練措施,并為其制定科學的康復訓練計劃,提高康復效果。同時增加物理沖擊波及中蒙藥外敷貼治療,物理沖擊波:在治療前,強化醫護人員對相關儀器的培訓訓練,提高操作熟練程度,避免加重疼痛感;物理沖擊波治療后,主動與患者交流,尋找疼痛加重原因,并給予適當的緩解措施[11-14]。中蒙藥外敷貼:以患者病情為依據,選用相應的穴位,先對穴位皮膚進行清潔,之后貼敷中藥貼,每天一次,每次5小時。疼痛護理路徑:制定疼痛護理路徑表,即入院第一天行疼痛教育,讓患者了解并掌握疼痛評分標準,改善對疼痛的認知;應用書面、語言等形式開展教育,由接診護士、責任護士等向患者與家屬宣教,讓其認識疼痛,明白疼痛的危害,了解緩解疼痛方法,有效提高疼痛護理配合度,緩解疼痛感,提高預后效果。如患者疼痛感較重,遵醫囑,給予相應的鎮痛藥物,緩解患者疼痛感。1.3分析指標。對比疼痛評分。疼痛評分采用VAS量表實施評價,即評價護理后3天、5天、8天疼痛感,反向評分,分數越高疼痛感越嚴重[15-16]。1.4統計學分析。本此參與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為疼痛評分,組間對比做t檢驗、(±s)表示,P<0.05,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較低,P<0.05,見表1。
3討論
腰腿疼痛屬于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癥狀,據臨床統計表明,約為90%的人在一生中均會出現此癥狀。且隨著腰椎間盤、頸椎病發病率的直線上升,使得腰腿疼痛發病率直線上升。如給予骨科腰腿疼痛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疼痛感具有積極作用[17-19]。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針對性較強的護理措施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護理效果。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均屬于新型護理措施,將其用于骨科腰腿疼痛患者中,通過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及康復護理措施,緩解患者疼痛感的同時提高護理依從性,進一步提高康復效果,促使患者病情盡快康復。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在骨科腰腿疼痛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作者:苑潔汝 單位: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
- 上一篇:小學語文學科德育滲透解析
- 下一篇:骨科患者術后疼痛原因及護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