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護理在骨科骨折手術患者的運用

時間:2022-10-20 08:43:18

導語:優質護理在骨科骨折手術患者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質護理在骨科骨折手術患者的運用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骨科骨折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方法抽取70例骨科骨折病人進行分析,隨機分組,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干預,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對比治療效果。結果通過對比兩組的患者滿意度、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率等情況,實驗組遠遠強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骨科骨折手術病人采取優質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優質護理;骨科;骨折手術;護理干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的增多進而造成骨科病人逐漸的增加[1]。因為受利益的影響大,多數醫院的醫療服務變得功利化,護理工作質量明顯的降低,不利于病人身體的恢復。相關報道顯示,骨科骨折病人手術后采取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利于病人身體康復。所以該報道中抽取70例骨折病人進行探討,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分析臨床效果,現體會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抽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骨科接收的70例骨折病人進行探討,隨機分組,各組35例。對照組包括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齡25~72歲,平均(38.76±3.17)歲。實驗組包括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為26~70歲,平均(39.05±2.95)歲。通過對比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基本信息,差異不大,P>0.05,可進行比較。1.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干預,臨床護理操作過程中沒有特殊的護理服務,認真落實醫囑及常規護理工作,檢測病人骨折恢復程度,對骨折給予護理干預,同時進行有效的護理指導。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1.2.1術前護理。(1)人性化的護理:微笑服務,禮貌用語。入院后骨科骨折病人必須制動,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及時安排病床,使病人得到休息。護理人員及時為病人與家屬講解治療環境以及醫院的相關規章制度等,加強健康知識教育,為其講解治療方法以及臨床效果。此外,在健康知識教育宣傳欄為病人介紹疾病以及康復過程的禁忌事項。在護士站設立留言板,鼓勵病人及醫生記錄護理過程中的建議、意見。在胃腸功能正常的條件下,美國等麻醉醫師學會推薦的要求:麻醉前6h禁食固體飲食,2h禁食清流質飲食。術前1d清洗患側皮膚,術前0.5h靜滴抗生素,防治術后感染[2]。(2)心理干預:病人住院后,由于環境的不適應,顧慮疾病恢復情況,沉重的醫療費用等會出現焦慮、害怕的不良情緒,所以,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和病人交流,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按照病人的知識程度、年齡等情況,耐心仔細地為病人加強健康知識教育,解除其負面心理,增強治療依從性[3]。護理人員自己主動和病人溝通,有利于構建和諧融洽的相處模式,有效地緩解病人的負面情緒,對于實施手術治療的病人,告知其手術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但只要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一定能夠成功地規避風險,早日恢復健康。1.2.2術后護理。(1)觀察生命體征:術后持續心電監護,測量血壓。監測意識及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應該不小于96%,能夠隨時掌握血流動力學情況,觀察傷口滲血和引流液的性質,若滲血,引流血性液量大,需要警惕切口內結扎血管破裂的可能性,立即通知醫生進行治療,避免發生血流動力學病變。(2)體溫的護理:術后病人因為術中出血、輸入較多較快的液體,身體暴露,導致體溫下降。術中及術后早期的保溫,可以有效的控制術中出血,預防感染、心臟并發癥,減少分解代謝的效果[4]。體溫下降1~3℃,術后切口感染率會提高2~3倍。病房溫度保持22~24℃,術后病人應注重保暖。(3)疼痛的干預:疼痛屬于人體的第五生命體征,骨科病人的疼痛干預非常關鍵。在自控鎮痛及非阿片類藥物等鎮痛方法的基礎上,對創傷較多疼痛感強烈和對疼痛敏感的病人,選擇復合鎮痛方法:傷口周邊注射長效局麻藥、下肢手術股神經阻滯鎮痛、音樂療法等。不但可以提高鎮痛功能,緩解病人的疼痛不適,同時也能夠減少手術創傷導致的應激反應,促進病人早期活動與功能鍛煉。(4)飲食指導:骨科手術病人對胃腸系統的影響較小,術后合理指導病人循序漸進早期進食,有效緩解空腹造成的不良反應。術后4h進清流質飲食,術后6h進半流質飲食,不但能夠緩解病人的胃部不適,同時還能夠提高內臟血流量,刺激腸蠕動,減輕腸管淤脹,從而有利于腸道功能的恢復,加快切口恢復。圍術期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熱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為主,在骨折的中、晚期應增多鈣的攝入,并且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促進傷口的愈合與骨骼的恢復。(5)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a)預防深靜脈血栓護理:圍術期抬高患肢,隨時監測病人呼吸、循環以及患肢血液運行情況,無法自主活動病人開展被動鍛煉,可以自主活動的病人,護理人員指導其進行康復練習。疾病允許的條件下,可應用抗凝藥物防止靜脈血栓。(b)預防壓力性損傷護理:勤翻身,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床單被褥的清潔衛生,壓力性損傷主要好發位置貼壓力性損傷保護貼,翻身盡可能動作輕柔,保持環境干燥,高危病人睡氣墊床。(c)感染:術前做好消毒,術中認真執行無菌操作,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密切監測病人傷口及肺部疾病。(6)功能鍛煉:按照病人的實際病情,制定科學的鍛煉方案之外,為病人介紹早期功能鍛煉的必要性與方法,及時取得病人的配合,解除其不良情緒。功能鍛煉需要遵守循序漸進,慢慢的增強活動量,早期被動鍛煉為主,有利于促進患者的血液運行,以利消腫和校正骨折。然后慢慢的增多活動量以及活動幅度,逐漸的進行骨折位置周圍的活動。轉變為主動鍛煉,有效地避免肌肉萎縮與關節僵硬。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漸多,時間由短至長,強度由弱增強。后期應提高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鍛煉,慢慢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進行出院指導時,護理人員為病人和家屬介紹家庭護理的必要性,指導家屬監督病人進行康復鍛煉,有利于早日恢復肢體功能[5]。1.3數據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數據有臨床統計學價值。

2結果

實驗組實施有效的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后,住院時間、并發癥和及患者滿意度,明顯好于對照組,且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討論

骨科病人主要是交通事故、暴力傷等因素導致,臨床癥狀會產生局部疼痛、紅腫等情況[6]。目前,病人骨折愈合與功能恢復屬于治療的主要目的。所以,治療方法危及到病人的骨折恢復以及功能恢復情況,護理方法的差異也會產生影響。因為此病不僅可導致病人身體承受痛苦,同時還會導致病人產生焦慮、煩躁、恐懼等不良心理,不利于病人的骨折愈合,以及功能的恢復。而優質護理與傳統的常規護理不同,其可以向患者講解骨折的愈合措施,同時和病人進行及時有效的交流,解除病人的負面心理,促使病人可以主動地接受治療[7-8]。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的患者,其骨折愈合與功能恢復情況遠遠強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總之,對骨科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策略,有效促進了患者病情恢復,并且臨床護理效果明顯,降低了并發癥,有利于身體的早日康復,適合臨床的大力推廣與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黎金梅,糜崇達,王培秋,等.優質護理服務在脛腓骨骨折患者術后恢復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9(21):49-50.

[2]施方琴.優質化護理對髖骨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20):88-89.

[3]吳俊莉.優質護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康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6(23):77-78.

[4]施方琴.優質化護理對髖骨骨折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23):16-17.

[5]米田田.優質護理干預在骨科手術患者感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44(3):90-91.

[6]陳雪潔,陳福洪,周程林,等.優質護理在髖部骨折術后靜脈血栓形成中的預防作用[J].醫藥前沿,2018,21(15):39-40.

[7]高蘋.優質護理模式在髖骨骨折患者手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2(3):66-67.

[8]劉晶.優質護理策略在骨科患者手術后護理過程中對病情恢復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3(20):90-91.

作者:劉芳 陳新蓮 杜石娜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九四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