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

時間:2022-10-02 11:56:00

導語:地方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

每一個婦女都應終身享有保健的權利,婦女保健應兼顧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局限于生兒育女時的照顧。婦女健康問題是一個社區問題,只有健康的婦女才能有精力完成她的日常工作,扮演好她在家庭和社區的諸多角色,并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1〕。本文為了探討研究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及相關因素,調查并分析上海市長寧區育齡婦女2000~2003年449例的死亡原因。根據調查結論,廣泛開展社區健康教育與科普宣傳等積極的干預措施,切實做好婦女保健及各種防治工作,降低育齡婦女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質量。

1資料和方法

1·1調查對象。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上海市長寧區15~49歲的育齡婦女。

1·2方法。按照國家全死因調查要求和標準,對各社區服務中心上報的死亡記錄,再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命統計科的死亡登記進行校對。疾病名稱按疾病國際分類標準(ICD-10)。

2結果

2·1育齡婦女死亡率。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育齡婦女總人數685525人,育齡婦女死亡449人,年平均死亡率為65·49/10萬。

2·2育齡婦女死亡率及各年齡組所占的比例見表1。

從表1看,各年度之間育齡婦女死亡率差異無顯著性,按年齡組15歲~、25歲~、35歲~、45歲~4組來看,死亡率分別為10·9%、8·7%、36·7%、35·2%。

2·3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及其所占死因構成比。詳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4年中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前6位依次為惡性腫瘤、意外傷害、白血病、精神障礙、腦血管病、自殺,僅“惡性腫瘤”就占總死亡的44·77%。

2·4育齡婦女前兩位死亡原因中各年齡組情況見表3。

“惡性腫瘤”和“意外傷害”兩項,就占死因構成比的55·23%。從年齡組分段來看,情況又有明顯差異。惡性腫瘤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明顯增高;而意外傷害的死亡卻有不同趨勢,死亡集中在35歲~年齡段。[

2·5育齡婦女因惡性腫瘤死亡的順位比較。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育齡婦女因惡性腫瘤死亡的前5位依次為乳腺癌、胃癌、白血病、結(直腸)癌、肺癌;分別占惡性腫瘤死比21·24%、11·95%、11·06%、9·73%、9·29%。

3討論

3·1育齡期是婦女一生中的黃金時期,是對社會、家庭影響力最大的年齡階段。做好育齡婦女的保健及各種防治工作,進行必要的干預措施,是社會、家庭和個人的需要。不同年齡死亡率反映了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和保健質量。本區為人口導入區,人口結構較年輕,且生活條件較富裕。育齡婦女平均死亡率為65·49/10萬,高于世界最低女性死亡率51·83/10萬,低于全國城市女性死亡率96·7/10萬〔3〕(未經標準化)。

3·2根據我區育齡婦女死亡資料分析,死亡原因前6位依次是惡性腫瘤44·77%、意外傷害10·48%、白血病5·57%、精神障礙5·35%、腦血管病5·12%、自殺4·23%。從第2位死因意外傷害的年齡組分析,其年齡段順位是35歲~(9·38/10萬)、15歲~(6·13/10萬)、45歲~(6·04/10萬)、25歲~(4·69/10萬)。在35歲年齡組有集中趨勢,而惡性腫瘤卻隨年齡增長,死亡率呈遞增趨勢。

3·3問題與對策。

3·3·1惡性腫瘤已成為生命威脅的主要疾病,是育齡婦女死亡原因的第1順位,年齡段趨于45歲~組。

3·3·1·1因乳腺癌死亡占惡性腫瘤死亡比的21·24%,且攀居所有育齡婦女死亡原因的首位。我區婦幼保健所一注意到這一嚴峻形勢,立即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對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中。現代育齡婦女的生活工作壓力普遍較大。一方面長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不良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出現亞健康現象,甚至是疾病;另一方面,體內的生理和心理具有變化多及波動大的特點。我所針對這一狀況,派出專業資深醫師,充分利用社區網絡,深入各個街道,開設形式多樣的專題科普講座,讓育齡婦女掌握健康的標準,了解常見病的早期癥狀,提高自我監測和查病能力,定期進行監測和記錄,及時發現自己身心健康的偏異,及早發現疾病,及早進行矯治,以維護健康。同時,動員她們積極參加婦科普查,介紹乳房自我檢查的方法,使乳腺癌早期被發現和診斷,為治療爭取寶貴時機。

3·3·1·2有關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環境、飲食結構等因素與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生有較大的影響。如高動物脂肪、高動物蛋白、高膽固醇和低纖維食物的大量攝入,長期少運動、高負荷、強勞動力的工作,與結、直腸癌密切相關。育齡婦女會由于較重的生活工作負擔而擾亂正常飲食習慣。因此,要合理安排膳食、工作和生活,為自身的生存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2〕。

3·3·1·3肺癌的發病率也不容忽視,諸多研究表明,室內烹調、油煙等的空氣污染與女性肺癌有密切的關系,且室內空氣污染中的環境香煙煙霧誘發肺腺癌的可能性較大。除與這些因素有關外,還與婦女日益主動吸煙者較多有關。所以,我們要提倡戒煙,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共同創立良好的生存空間〔2〕。

3·3·2意外傷害已成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是育齡婦女死因的第2順位。其實,意外傷害和其他疾病一樣,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對高危人群、危險因素等進行分析后,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進行預防和控制。然而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意外傷害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一份抽樣調查顯示,55%的人覺得與自己的關系不大。常人看來,這似乎是公安、交通、衛生等部門處理的事情,卻沒有將其作為一類疾病來認識和預防。國家衛生部在2002年底已將其與傳染病、慢性非傳染病并列為我國疾病控制的三大主題,并制定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在社區健康保健宣教中,還要做好交通法規的宣傳,提高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人人都來維護交通的正常秩序,遵守交通規則,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3·3·3育齡婦女死因中,腦血管病的發生可能與目前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趨于精細化,高能、高脂飲食增加有關。

3·3·4自殺在育齡婦女死因中呈逐年攀升的勢頭,自殺是非正常原因死亡,是可以防止的。它是一種極為復雜的社會行為,是解決心理危機的一種手段。它既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又是一個令人關注的醫學問題。15~49歲的育齡婦女,是人生開始走向社會并逐漸成熟的階段。在此過程中,家庭、戀愛、婚姻、就業、人際關系、心理障礙及社會壓力等極易發生矛盾沖突,心理應激較多。當遇到某種重大矛盾或挫折后,不能冷靜處理,使矛盾激化,以至自殺解脫。自殺已成為人類十大死亡原因之一,與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社會階層、就業、婚姻狀況、生活環境、心理狀態、生物學及精神疾病等諸多因素有關,但心理內部原因占主導地位。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如何做好育齡婦女的心理和生理保健是婦女保健的重要任務。因此,要加強社會的法律法規宣傳,強化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養,宣傳文明道德,提倡和睦的人際關系,加強心理疏導,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校可以增設青少年心理教育課,教師應具備理解和疏導青少年心理的能力。婦幼保健部門應加強和提高心理咨詢水平,使其學習問題的解決技巧和應對方式,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樹立自尊、自愛、自強、自信、自立的新女性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4〕。

4參考文獻

1趙美云,葛寧·南京市育齡婦女死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雜志,1999,14(10):634

2金虹萍,孫霞美·713853例育齡婦女死亡率監測資料分析·浙江臨床醫學,2001,3(10):542

3鄭月英,葛麗亞·寧海縣1996~2001年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浙江預防醫學,2003,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