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02 02:33:00

導語:健康教育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康教育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論文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病人了解和增進健康知識,改變不健康的行為,促進疾病的康復。其內容復雜,涉及面廣,主要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導、飲食指導、作息指導、用藥指導、特殊指導、行為指導、出院指導等?!夺t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相關配套法規的出臺,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健康教育也成為護理工作的根本任務。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開展,僅限于向病人介紹一些入院及相關疾病的常識等,還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無法滿足《條例》的要求及整體護理模式的急迫需要。筆者根據臨床實踐,試就影響健康教育深入開展的因素及對策探討如下。

1影響因素

1.1護理人員緊缺,缺乏開展健康教育的時間。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市場經濟的許多規則逐漸被引入了醫院管理的范疇,護士便首當其沖成為被縮編的對象,導致各個護理崗位人員嚴重不足。另一方面,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護士的職責不斷擴充,工作內容愈來愈寬泛,使臨床護理人員愈顯不足。責任護士每日忙于應付大量的常規性的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實施健康教育,并對實施的情況進行深入的評估和評價,嚴重影響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健康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

1.2對健康教育的內涵缺乏正確的理解。目前,仍有許多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的涵義認識不清,常常將健康教育與衛生宣教混為一談。健康教育滲透于整體護理之中,包括評估病人需求、確定目標、擬定計劃、實施、評價等步驟,是一項旨在規范病人行動的護理活動;而衛生宣教的目的主要在于普及衛生知識,不注重信息反饋與效果評價[1]。由于概念的錯誤,束縛了護士自己能力的施展,影響了護理健康教育的縱深發展。

1.3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和技能缺乏。護理健康教育是一門集醫學、心理學、護理學等學科為一體的應用學科,而由于目前臨床護士學歷層次和知識結構的限制,缺乏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使護士難以擔當多元化的角色功能,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在實際工作中,護士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采用的方法簡單、形式單調、內容貧乏,缺乏與患者之間的互動,影響健康教育質量的提高,也直接影響到病人身心的康復。

1.4管理相對滯后。護理專業開展健康教育的時間較短,對護理人員來說還是一項新業務,加之又缺乏嚴密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和較為完善的考核機制[2],因而使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2對策

2.1加強護士的思想教育,強化服務意識。組織護士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配套規定,進一步明確患者的權利和護士的義務,使人人認識到:開展健康教育不僅僅是整體護理工作的要求,是護士的職責,而且是法律賦予患者應該享有的權利。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不斷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千方百計履行好法律法規規定的每一項義務,扎扎實實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2增加護理人員數量,并進行合理配置。醫院應根據醫療事業發展的實際狀況,按規定合理配置各科護理人員,同時要及時地完善后勤、行政支持系統,將大量非護理工作剝離出來,交給相關部門和人員承擔,真正做到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確保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2.3提高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知識水平

2.3.1醫院應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教育計劃,按專業、崗位分別組織實施。如:可采取??平逃c其他學科教育(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相結合、短期教育與長期教育相結合等方法,使人人在臨床都有扎實的理論作指導。對業務骨干可選派到上級醫院進行脫產學習、進修或參加短期培訓班,通過學習,找出差距和不足,取長補短,以點帶面,不斷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2.3.2護理人員必須注重自我綜合素質的提高。除堅持學習專業知識外,還應注重學習美學、護理心理學等人文學知識,如:可通過參加自學考試、函授等形式,進行系統地學習,以提高自己的知識層次,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還可通過廣泛地涉獵護理刊物,不斷地了解、掌握護理最新動態、最新知識,使自己能緊跟護理事業發展的需要,也為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做好了充足的知識儲備。

2.4培養較高的健康教育技能

2.4.1鍛煉溝通技能。良好的溝通技能是進行健康教育的先決條件[3]。在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時,護士應掌握語言和非語言交流的技巧,熱情、大方,應尊重、體貼、關心和愛護每一位患者,如:一句貼心得體的安慰、一個鼓勵的手勢等都可以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有利于相互交流。另外還要鍛煉駕馭語言的能力,不能過于簡單或過于繁瑣,要通俗易懂,不失文明,并且善于抓住時機,在患者需要或心緒平靜時進行,易于見效。

2.4.2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開展健康教育,不能一味地去采取灌輸的方法,應根據患者的文化層次、性格、思想、病情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2.5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靈活多變的方法。健康教育工作貫穿患者住院的始終,時間長,內容多,護士應采取定期的同病種的群體教育、不同患者的個體教育、小組教育及陪侍人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在方法上,可采取面對面教育、宣傳欄教育、編寫小冊子、示范教育等,克服以往的單一的直面教育的缺點,強化患者及陪侍人的認識。

2.6加強環節控制,保證健康教育的效果

2.6.1醫院及科室應制定健康教育的檢查標準。護理部、護士長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健康教育的實施進度,詢問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程度,收集、反饋信息,評價責任護士健康教育的效果。對于效果不理想的,護士長應協助其分析原因、找出問題,提高技能。對于表現突出的,可啟動激勵機制,讓其現身說法,幫助其他護士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帶動科室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2.6.2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士要不斷征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評價實踐的效果,以了解評估是否準確、計劃是否完整、措施是否得當、方法是否妥當,利用PDCA循環進行自查,不斷將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參考文獻

1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誤區[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2):57

2薜欣.護士健康教育專職化、專業化初探[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2):61

3陳紅英.護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交流技巧[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0):79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