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臨床教學質量提高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9 02:31:00
導語:外科臨床教學質量提高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教學工作是學校中心工作,教學質量關系到未來人才培養的素質,也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傳統的外科醫學教學模式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且學生存在綜合分析、實際動手、臨床思維能力較差等缺陷[1]。只有應用型、創新型醫學人才才能應對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以下淺談如何提高外科學臨床教學質量。
1提高教師的教學責任心
教師是教學活動過程的主體,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外科臨床教學均由具有中、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專職負責,他們具有多年的臨床和教學工作經驗,或經過研究生教育培訓,具有精湛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但更應強調是帶教老師對教學的態度和責任心。見習帶教是一項單調枯燥的工作,特別是擴招后教學時數增加,有時1個月有近100學時的課程,同樣的授課內容,要重復好幾次。只有當帶教老師能正確認識到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他才能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由于學生數量和見習班組增加,合適的帶教病例和示教病例不足的矛盾逐漸突出,除課前理論準備外,帶教老師在課前常需花很大的精力準備合適的病例,并做好病人及其家屬的思想工作,爭取他們的配合和支持。同時,帶教老師必須非常熟悉入選病例的情況。若沒有對教學和學生高度責任心,選擇病例和示教就可能流于形式,不利于學生見習學習,教學質量就無法保障。同時,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評估體系和獎懲制度,對帶教老師的教學工作和效果進行科學地管理和監督。
2緊密聯系實踐工作,增加新理論、新知識
首先必須明確教科書中疾病的診斷治療總體原則是每位實習生應該掌握的。比如,骨折的分類、如何對骨折患者的受傷部位進行固定、轉移運送,對神經、血管損傷的診斷、處理原則等。其次,不能忽視書本,單純去追求高科技、新材料、尖端技術[2]。正確的方法是在大學本科教學中,在保證完成統一、規范的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兼顧骨科新發展,某些已成熟的技術和理念應及時加入到骨科教材內容中,同時還可加入一些小故事或小引言,介紹其發明、發現、發展的過程,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敢于創新、敢于實踐的精神,最終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具體做法是選擇有針對性而又短小精煉的補充內容和引言,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課本內容,增強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了解目前骨科的發展現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而言,無論何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最終均要落實到考試上,帶教老師要向學生解釋的是補充內容不考,仍以教科書為主。選擇補充內容的目的:(1)為了更好地理解、記憶教科書內容;(2)向學生灌輸創新意識,培養創新人才。教科書需要更新,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將書本和臨床結合、對比,讓學生了解不同觀點的優劣,為臨床實際工作積累經驗、總結教訓。
3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指導,上好見習課
醫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為眾人所知,由于見習課無具體的考核制度,可使剛走出教室到病房的學生感到一絲輕松,從而易造成放松自己,故在實際工作中能課前預習的同學并不多見,有的甚至不知道本次課的具體內容。見習課不是理論課的重復,也不僅是獲得對理論課的感性認識。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對于臨床學習的第一步,見習課在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帶教老師在加強組織紀律的同時,更應向學生指出見習階段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同時應指導學生處理好見習課和理論課,考試和學習,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內科見習和外科見習,外科專科見習和普通外科見習之間的關系,強調臨床見習學習的整體性和延續性,強調它們共性的東西,使他們能夠珍惜每次向老師、向同學、向病人學習的機會。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在教學活動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給學生創造一個逼真的學習環境,結合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于一體的多媒體進行教學,能極大地激發和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實現課堂教學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發揮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多媒體教學對突出重點及開闊視野、拓展知識很有幫助。由于在骨科教學中,很多疾病的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涉及解剖學范圍廣,必須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該門功課。因此發揮多媒體的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多變化的特點,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所學疾病建立感性認識,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它對教學重點、難點、標題等的演示效果可能比其他教學手段更為有效。同時,結合授課內容,選用清晰的掛圖、模型等,創造一個對學生反復刺激的環境,更能增強學生的記憶[3]。
5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任務,師生間需要進行交流、對話和溝通。多年來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習慣了你教我學的形式,也使學生養成了只聽不問的習慣。為此,采取互動式的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提問題和回答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正面、清楚地回答,以示尊重,即使暫時無法回答的,也要在課后弄清楚,下次課給予解答。另外對學生的問題,無論看起來有多簡單,均應予以表揚,使其有信心敢于再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的效果和達到最終的課堂教學目標;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切實體會到教師的關懷和教育的溫暖,才會以學習主體的姿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才會積極地配合好教師的教學活動[4]。帶教以提問和示范為主,可嘗試教學互換的教學方式。例如骨科的體格檢查法是見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各種檢查方法。首先由學生模擬病人,教師示教準確的檢查手法,第二步由學生之間互相模擬檢查,練習手法,最后選擇相關病例,由教師進行床邊示教,結合具體病例分析其臨床意義。經過這些步驟,學生可理解、記憶繁雜的體格檢查法。根據學科特點,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學習興趣,層層深入,帶動學生按臨床醫生的思路考慮問題,不僅使學生對該病記憶深刻,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走出舊的經驗醫學教育模式,開辟嶄新的領域,在臨床實踐中培養新世紀醫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強普及循證醫學教育,從實踐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一批適合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醫學畢業生,這是臨床教學工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進順,黃文驛.骨外科臨床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實踐與學習(衛生職業教育),2007,25(12):116~118.
2葉正旭,朱錦宇,王軍,等.關于骨科臨床實習教學的幾點體會.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4,6(4):384~386.
3詹新立,肖增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臨床骨科教學質量.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5,22(1):150~151.
4沙軻,蘇方榮.骨科臨床見習教學體會.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2,22(1):173~174.
- 上一篇:縣長在農村信用社工作的講話
- 下一篇:市長在新農村建設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