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質量影響因素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30 03:09:00
導語:護理質量影響因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筆者2005年8月~2006年2月在日本圣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進行了為期半年的進修,本文僅結合日本的護理管理模式和我國目前存在的護理問題,提出了影響護理質量的原因及其解決的對策,供參考。
1人為因素
1.1護理人員因素
在影響護理質量的原因中,護理人員對護理的認識程度、護理操作技術熟練程度、對病情的熟悉程度、護理人員的疲勞程度以及心理因素等對護理質量的影響較大。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每周至少開一次臨時的護理質量分析會議:負責病房護理業務的護師應隨時收集本病房護理差錯案例,及時召集全體護士共同探討差錯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再次出現類似情況的發生。如某病房的一名護士給患者發放藥物時出現了錯誤,患者反映情況后主管護師立即召開會議,分析、總結原因,認為此次差錯的主要原因是夜班護士和白班護士交接時沒有核對好醫囑,還有發藥的護士也沒做到再次核對。通過護理質量分析會議,大家明確今后工作中必須做好核對和再核對,避免同類差錯的再次發生。
(2)加強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因護士每天的服務對象是不固定的,有時難免會出現因不十分了解患者病情而引起護理差錯的發生。為了避免此類差錯的發生,入院時責任護士對每一位患者書寫詳細的護理病歷,熟練掌握患者的自然情況、生活習慣、個人愛好、疾病了解程度等,盡量詳細地了解病人的全面情況;住院后按規定每1~2h觀察患者情況,如有問題積極采取相關護理措施,同時把觀察到的護理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詳細記錄,供其他護士參考,做到每個護士對整個病房患者的情況了如指掌。
(3)注意減輕護士的疲勞:護士過分的疲勞和長時間的緊張,是影響護理質量,出現護理差錯的主因。建議兩人夜班制,以減輕護士的過度疲勞。
(4)減輕護士的心理負擔:護士的心理因素對護理工作的好壞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在我國因各種原因辭職的護士每年呈上升的趨勢,辭職的主要原因是處理不好醫護關系,忍受不了老護士的“歧視”,不滿足現有待遇等等。針對這種情況,各醫院應成立相關的機構,主要對護士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聘請心理學專家進行人際溝通和心理學講座,從各方面提高護士的心理滿足感,降低心理因素引起的護理差錯率[1]。
1.2患者及家屬因素
患者和家屬的自然狀況,如年齡、性別、性格、文化程度、心理承受力、患者對治療的理解和了解程度等都影響著護理質量。要解決好護患關系,責任護士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使病人和家屬對本病有一定的了解和充分的心理準備,對病人所提出的問題做到詳細的回答,消除患者的疑問和顧慮,特別是針對一些創傷性檢查和治療的問題,一定要詳細說明其意義和可能出現的后果,避免因患者的不配合出現護理質量的下降。
2環境因素
醫院的自然環境(醫院規模的大小、布局、設施等)和工作環境也影響著護理質量。因為大型綜合醫院規模大,部門和科室較多,初次就診的病人不易找到相關科室。因此有些患者出現急躁、緊張等不良情況,影響著護理質量,接待病人時導診員應熱情詳細介紹醫院自然環境及科室,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緒對護理質量的影響。
另一方面工作環境對護理質量的影響亦很重要,不管是護患關系還是醫護關系,都要融洽和和諧,在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中減少護理差錯,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3設備、器械因素
在醫院護士使用較多的護理相關器械和設備,如護士對設備和器械的不熟悉或不熟練往往對護理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護士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熟練掌握器械和設備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維護管理,減少設備、器械的不恰當使用引起護理質量的下降[1]。
【參考文獻】
[1]周海英.護士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6):9899.
- 上一篇:物價局踐行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 下一篇:物價職能服務我縣經濟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護理論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