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法在護理帶教的應用
時間:2022-06-15 10:57:29
導語:PBL教學法在護理帶教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pbl教學法)在普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和教學質量情況。方法選擇2019年錦州醫(yī)科大學普外科臨床醫(yī)學本科生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紙片法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觀察兩組學生出科考試評分和教學質量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學生普外科專業(yè)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臨床病歷書寫、病例分析考核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學生對于普外科實習的興趣、思維能力、知識點掌握、學習效率、課程安排滿意度、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性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團隊的各司其職和協作分工,解決常見的臨床各類問題,更加注意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加強團隊溝通交流的綜合性素質。PBL教學法在普外科護理帶教中應用,可以提高學生考試水平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傳統的講授教學法;出科考試評分;教學質量評分;外科護理;“填鴨式”教學
普外科作為臨床重要的實習科室,其具有的理論性、專業(yè)性和臨床實踐性均較強,不僅需要學生對醫(yī)學理論知識熟練的掌握,同時自身的臨床實踐技能也要提高,畢竟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相對抽象,學習過程中不容易把握,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在短時間內真正的掌握相對專業(yè)的知識,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1-2]。臨床上傳統的講授教學法以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要模式,教師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對于學生自身的學習主動性缺乏應有的重視,絕大部分的學生對于普外科手術的疾病沒有深刻的認識,在專業(yè)知識和臨床技巧掌握方面不夠全面[3-4]。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服務水平的發(fā)展,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解決教學問題作為中心和導向的教學模式,即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其已經在臨床科室廣泛性的應用[5-6]。筆者通過分析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情況,評價教學質量,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錦州醫(yī)科大學普外科臨床醫(yī)學本科生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紙片法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5±1.1)歲,平均理論成績(68.4±10.2)分,平均智商評分(98.2±6.5)分;觀察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8±1.2)歲,平均理論成績(67.9±9.9)分,平均智商評分(97.9±7.4)分,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講授教學法,通過教師帶領學生授課,加強理論教學,日常教學查房,向學生們講解臨床知識。教師授課時,以PPT的形式進行理論章節(jié)授課,同時對教學大綱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包括疾病的臨床癥狀、手術治療方法和治療原則等,教學查房中,帶領學生到患者處,講解病情,進行體格檢查的演示,做好操作技能訓練,進行課后總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PBL教學模式,在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基礎上,附加問題指導教學,即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問題,對患者入院表現、輔助性檢查和疾病相關性較強的問題進行匯總和整理,讓學生擔當主持人,通過會議討論的形式提出疾病存在的問題,再讓學生自己查看資料和分組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讓學生自主查房,提出問題,通過自由討論和查找資料,將問題解決和總結,再統一匯報給教師,教師以會議總結的形式,將臨床中學習遇到的問題進行統一答疑。兩組學生實習時間均為3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兩組學生出科考試評分情況出科考試包括普外科專業(yè)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臨床病歷書寫、病例分析考核,每個項目總分25分,分數越高提示學生的考試成績越好[7-8]。1.3.2觀察兩組學生教學質量評分情況采用我科室自擬的調查問卷,針對學生對于普外科實習的興趣、思維能力、知識點掌握、學習效率、課程安排滿意度、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性等進行評價,每一項目評分范圍是0~3分,分數越高,提示學生對教學方法越滿意[9-10],共計發(fā)放60分調查問卷,回收60分調查問卷,問卷回收率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出科考試評分情況
觀察組學生普外科專業(yè)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臨床病歷書寫、病例分析考核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兩組學生教學質量評分情況
觀察組學生對于普外科實習的興趣、思維能力、知識點掌握、學習效率、課程安排滿意度、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性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討論
隨著當今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不但對臨床醫(yī)學學生的能力要求增高,相伴的對臨床護理學學生要求也不斷的提高[11-12]。眾所周知,普外科疾病的外科護理專業(yè)性比較強,如甲狀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及術后的觀察重點,因此學生需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13-14]。傳統的教學方法屬于“填鴨式”,其重點是以專業(yè)授課作為教學中心,通過帶教教師的口述,向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但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性較差,理論和臨床實踐結合的不是十分理想,不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造成了影響[15-16]。使其處于一種被動接受位置,知識點掌握的多少與帶教老師自身的能力、經驗及授課水平有關,帶教老師個人能力強,學生們可能學到的知識點越多,這種“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們獨立思考、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的思維意識受到了局限,從而導致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效的相互結合[17-18]。PBL是一種以問題作為中心,通過現場模擬或者臨床實踐,完成問題的分析、解決和總結的教學方式。通過帶教教師的指導,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通過查閱資料和文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將理論和實踐最大限度的結合,促使學生對于醫(yī)學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本研究通過探討PBL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普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以便尋找出更加全面、高效的教學方式。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本科護理專業(yè)學生的疾病相關理論知識、疾病的圍手術期護理、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護理文書的書寫都高于對照組,提示PBL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通過預判,及時的發(fā)現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學生能夠掌握疾病相關的理論知識,為今后的臨床實踐做好鋪墊。因此,采用PBL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們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等臨床必備的各項能力,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學生學習主動性、解決問題能力、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對知識點的理解等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PBL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不局限于學生被動式學習,上課形式新穎,創(chuàng)新性強,學生更易接受,可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增加自主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的適應臨床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PBL可以增強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理論知識更好運用于臨床實踐,此種教學模式,討論中很少偏離學習重點,學生可以獲益更多內容[19-20]。本研究還顯示,教師教案的設計、護理文書書寫分析、問題討論、教學效果考核等方面,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采用PBL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可以獲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師只有提高專業(yè)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經驗,才能制定出高質量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將普外科護理教學內容精細化,重點難點突出,解剖生理以多種不同模式進行展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討論,增加了學生之間溝通和判定問題的能力,對重點難點掌握更加牢固,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效果滿意。PBL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團隊的各司其職,協作分工,解決常見的臨床各類問題,更加注意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加強團隊溝通交流的綜合性素質。并且提高了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性能力,更加全面的學習醫(yī)學知識和時間技能。在普外科日常教學中,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為學生設計PBL教學方案,提高PBL教學的互動能力和溝通能力,更加開闊性的拓展PBL教學法的時間性和空間性,從制度的層面上調動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還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綜上所述,PBL教學法在普外科護理帶教中應用,可以提高學生考試水平和教學質量。
作者:趙佳 徐錦江
- 上一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ARCS動機模式在管理會計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