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護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31 05:21:00
導語:麻風病護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病例概述
患者,男,1969年出生,多年在云南從事宰殺家禽工作。2003年7月出現面部皮疹曾多處就醫均按一般皮膚病材料,用藥無明顯好轉。2005年1月經四川省皮膚病醫院確診為瘤型麻風病。同年7月查體時已有右側面癱、雙側兔眼、雙上下肢均有麻木及感覺異常、左尺神經損害出現鷹爪手、左脛神經損害出現輕微的爪形趾和足弓塌陷,于是回到潼南在家服MDT聯合用藥化療。2007年9月判為臨床治愈。
2康復期足底潰瘍情況
2007年9月因在稻田勞作時左腳前掌外傷,¢約2cm,當地衛生院外科處理后,用云南白藥+油紗包扎。每周換藥3次。連續1月痊愈。2008年1月因烤火取暖時致左腳后跟灼傷,¢約5cm,于是同上治療用藥,但潰瘍經久不愈,后徹底清創以及加用地米,并停止勞作和制動,3月后創口基本愈合。
3自我護理是麻風病康復期防止潰瘍反復發作的關鍵
此病例已有明確的Ⅱ級畸殘。特別是脛神經損害更是麻風病足底潰瘍的最重要原因。但因患者家境窘迫,又缺乏勞動力,既而忽略了病后需終身康復期自我護理的重要性。為了防止潰瘍的反復發作造成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和加重經濟的雙重負擔,患者要盡可能的做到康復期的自我護理,這也是避免已不可逆損害的神經造成皮損反復發作的唯一途徑。本文僅以足底潰瘍為例淺述康復期的自我護理方法。
3.1應從足部任何早期的傷口獲得教訓不要重復犯同樣的錯誤,了解外傷的先兆性跡象,特別是勞作時更應穿保護鞋,避免造成創傷的因素,讓足部休息,盡量穿硬底軟墊鞋。
3.2避免太靠近熱源是為了保護沒有感覺的皮膚不被灼傷防火,冬天取暖時一定要用布或毛毯把腿包起來,并穿上保護鞋,一定不要讓腳裸烤;防熱水,不要用過燙的水泡腿和腳,最好用有正常感覺的皮膚測試水溫或再泡。
3.3每日常規檢查足部,進行皮膚護理和鍛煉。
3.3.1充分檢查足和腿沒有感覺的部位。
(1)視診看是否有干燥、硬皮、皸裂等損傷或腫脹的癥狀;
(2)觸診按壓足底承受壓力的部位是否有發熱或壓痛,這是判斷是否有早期損傷的重要跡象。
3.3.2自我護理是避免發生類似損傷是前提
(1)如有皮膚干燥,可在溫水中滴數滴液狀油于浸泡液內,讓干燥的皮膚充分在水中浸泡,直到干硬的皮膚變軟,水代替了缺乏的汗液保持了皮膚的濕潤。如有真菌感染的地方,可加用高錳酸鉀或次氯酸鈉于水中浸泡。
(2)泡好后不用擦干水即馬上擦油,目的是形成保護膜防止水分揮發,但不要使用任何吸引昆蟲或老鼠的油類,以防咬傷,最好使用凡士林在特別干燥或皸裂的部位揉擦后穿上襪子。
(3)如皮膚確有硬結,浸泡軟化用粗糙但不鋒利如指甲、硬幣等工具把硬皮刮掉,并注意足底有否舊傷部位的硬結以及走路時足底受壓的部位,如不去除,就如同鞋里的小石塊一樣刺激足底引起再次裂開。硬皮刮除后如皮膚變干,則再浸泡使其變軟后按上述程序以保護干燥的皮膚。4)家中配備一些傷口常用物品如云南白藥、消毒液及消毒紗布等。及早發現傷口,妥善處理,家庭治療多能治愈。如無并發癥且能休息及保證營養,機體可使創口愈合。走路或干活時壓力集中造成的損傷,應盡量在其未形成水泡和開放性傷口時發現。
(5)如發現傷口,條件允許的話,盡量到醫院治療。傷口盡量保持清潔,包扎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讓傷口休息并保證身體的營養和麻風病康復期的自我護理,是傷口盡快愈合和杜絕潰瘍反復發作的前提。
4麻風病防治機構主要是疾控部門及相關的防疫人員在麻風病人完成MDT聯合化療后,病人及其家屬的定期隨訪、督導和監測工作不能放松。如有復發或新發等情況及時檢處理,并與上級業務部門取得聯系,針對病人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再治療方案。
5麻風病康復期畸殘的治療及自我護理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工作,特別是因病返貧的病人,民政、殘聯等相關部門應優先考慮為其提供生活保障,發放防護用品,并切實解決其家庭的具體困難。相信在衛生及民政等多部門的協作關懷下,麻風病康復期的潰瘍及畸殘情況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減少。
【關鍵詞】麻風病康復期檢查潰瘍護理
參考文獻
[1]《麻風病防治手冊》,科學出版社,2002.2.
- 上一篇:兒科護理教學分析論文
- 下一篇:食管癌術后護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