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醫治觀察及護理
時間:2022-05-28 03:34:00
導語:蕁麻疹醫治觀察及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過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呈逐年增高趨勢,主要與環境污染的加劇以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有關,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異常,對機體產生輕重不等的危害,特別是慢性蕁麻疹患者常定時或不定時的在臉上、軀干部及四肢出現多快大小不等、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1],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瘙癢難忍,嚴重影響工作和休息。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通過脫敏治療結合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后護理,治療慢性蕁麻疹患者75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3月~2009年3月符合慢性蕁麻疹診斷標準[2]患者147例,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75例,對照組72例,均為變態反應原皮膚試驗陽性者,其中觀察組男62例,女13例,年齡16~45歲,平均年齡(32.14±4.73)歲,病程35~270d,平均(150.46±42.73)d。對照組72例,男60例,女12例,年齡17~43歲,平均年齡(33.36±3.15)歲,病程38~265d,平均(148.72±3.15)d。兩組患者過敏原種類及反應程度相同。
1.2方法
過敏原是蕁麻疹發生的重要因素,食物可以避免,而有些過敏原,如花粉、塵螨等,它們在空氣中漂浮,人們無法擺脫,因此,必須檢測過敏原。通常選用最常見和易引起過敏的抗原。
1.2.1檢測方法
用北京協和醫院試劑廠生產的抗原,選擇上臂外側三角肌處皮內注射抗原,皮試液的濃度為原液1:10,每種抗原皮內注射0.01~0.02ml,兩種抗原之間距離為3~4cm,15~20min觀察皮試結果,觀察皮膚有無風團及紅暈反應,判斷結果見表1。
1.2.2脫敏療法
通過小量特異性抗原注射,使患者增強對過敏原的耐受力,根據變態反應原皮膚試驗的結果,即紅暈范圍或風團范圍選擇適當的抗原配制成不同濃度的溶液,按療程進行治療(溶媒使用山西太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4017)。如屬(+)的皮試反應,則脫敏選用1:106的濃度,如屬(++),選用脫敏液濃度為1:108,1個療程皮下注射10次,每周注射2次,可為星期二、星期五或星期三、星期六等,量從0.1ml注射直到注射1ml為止,至1:102濃度時,維持脫敏治療1~2年,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適當延長或縮短維持時間,每次皮下注射0.5ml,每周2次,如病情平穩,可延長脫敏時間,可由每周1次到半月1次、每月一次、半年1次,最終停止脫敏。對照組采用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甲氰咪胍等治療。
1.3觀察項目
①兩組療效觀察;②復發率。
1.4療效標準
①顯效:皮疹塊消失。有效:皮疹塊面積減小,癢感減輕。無效:皮疹塊無變化或皮疹塊面積擴大,數目增多,瘙癢劇烈。②復發標準:療程結束后,其原有癥狀重現或明顯加重,需要接受治療者定為復發。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結果見表2、表3。
2護理
2.1檢測前護理
①一般至少在24h內停用麻黃素、撲爾敏等抗組織胺類藥物;②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地塞米松〕在皮試前3天即停用,如長期應用激素類藥物,則應停用1周或半個月再做皮試,否則易出現假陰性反應,造成皮試假陰性其他原因還有:a.患者過敏反應后體內特異性抗體處于暫時衰弱狀態;b.免疫力低下或身體衰弱者;c.抗原注射量少或注射到皮下;③在急性發作期應暫停皮試,以免加重病情;④不能空腹做皮試,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或休克;⑤應備有急救藥品,隨時取用,如鹽酸腎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堿、10%葡萄糖酸鈣、50%葡萄糖,并備有氧氣。
2.2檢測中護理
①注射部位皮膚一定要用75%的酒精消毒皮膚至少兩遍;②空氣要排凈,否則注射到皮下易引起假陽性反應,造成皮試假陽性其他原因還有a.抗原本身有特異性刺激,如辛辣或酸性食物等;b.患者皮膚敏感性過高;c.注射量大,出現遲緩反應;③注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表現,如是否突發咳嗽、喘憋、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發涼等過敏性休克及低血糖反應。如果出現上述情況,立即停止注射,使患者平臥,肌肉注射鹽酸腎上腺素1mg,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地塞米松等,并且給予氧氣吸入。若為低血糖反應,可給予口服50%葡萄糖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20~40ml,并通知醫生。
2.3檢測后護理
①不得抓撓皮試處皮膚,個別患者反應強烈,皮膚有癢感,以防抓破而引起感染;②做完皮試后不得去做其他檢查,以防發生意外;③15~20min觀察皮試結果;④根據紅暈范圍或風團大小判斷對何種抗原過敏。
2.4脫敏治療注意事項
①醫護人員要耐心解釋,樹立戰勝疾病信心。②抗原應放在3℃~4℃冰箱中保存,抗原液保存期為半年[3];③每次注射前應注意觀察藥液有無渾濁、變色、沉淀等情況,如有上述現象應重新配制,不得使用;④用1ml一次性注射器,以準確掌握劑量,選擇上臂三角肌或臀大肌皮下注射,注射不宜太淺,太淺易出現局部反應,進針后回抽有無回血,防止注射到血管內引起強烈反應,每次注射后留觀至少10~20min;⑤脫敏過程中如遇過敏癥狀加重,可以推遲注射時間,待病情平穩后再繼續注射。
3討論
致敏物質很復雜,過敏原幾乎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性,而皮膚過敏重在預防。①急性發作期應禁食含異種蛋白的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蟹之類及油膩、辛辣、生冷、粘硬食物,并禁酒,宜食清淡飲食和新鮮蔬菜,如卷心菜、菠菜等;②要保持心情舒暢,勿躁勿怒,更禁憂郁,應心胸開闊,有一個心境恬靜的好心態;③保證充足睡眠,臥室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被褥經常洗曬,以保持干燥、整潔,盡量不飼養寵物,創造一個良好休養環境;④洗澡時勿用堿性強肥皂,以免刺激皮膚,加重病情,直接用溫水清洗,切忌用熱水燙洗;⑤若過敏與從事職業有關,盡可能調離;⑥加強鍛煉,提高機體防御能力,外出時注意皮膚保護。而防的關鍵是尋找過敏原,其作用在于:一是遠離過敏原,二是脫敏治療。而有些過敏原是人們無法避免接觸的,如花粉、塵螨、異種蛋白(各種肉類)等物質。針對此情況,脫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慢性蕁麻疹患者的特異性治療,既是病因治療,作用更根本和持久,又有積極預防作用,可以降低慢性蕁麻疹患者的復發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為廣大慢性蕁麻疹患者尋找更有效的治療途徑。
- 上一篇:領導在志愿者工作交流會議發言
- 下一篇:養殖場管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