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電生理檢查人性化護理應用
時間:2022-06-08 05:32:00
導語:心內科電生理檢查人性化護理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醫院在進行心內科電生理檢查時都在努力追求更加人性化,而電生理檢查可能造成患者的痛苦,且檢查具有一定的風險,患者常常會產生精神緊張、抑郁及焦慮等情緒,并可能導致患者心肌缺血、QT間期延長乃至室性心律失常[1]。合理化的新護理策略,可解決患者的各種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心內科電生理檢查時所采用的新的護理策略與常規的護理方案進行比對,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現將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1~11月來我院心內科住院治療需要做電生理檢查的患者共214例,其中,男116例,女98例,年齡在14~63歲,平均年齡為43.5歲;最短病程5d,最長病程37年,平均時間11.3年;合并高血壓6例,糖尿病2例,風濕性心瓣膜病3例。所有患者在體重、血壓、心臟功能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214例心內科需要做電生理檢查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7例,觀察組采取新護理策略,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并就護理的綜合效果對患者的療效及滿意度進行調查統計,進一步分析我院心內科護理策略中的不足,幫助我院提高心內科電生理檢查的相關護理水平和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
1.3統計指標
采用新版的SCL-90量表進行相關項目的記錄,評估分數為1~5分。1分:患者的感覺良好,無該項相關癥狀;2分:患者能夠潛在的感受到該項癥狀,感受較輕微,無明顯影響;3分:患者能夠感受到該項癥狀,對患者的影響較為明顯;4分:患者能夠自覺地感受該項癥狀,并且感受強烈,該癥狀對患者的影響較為嚴重;5分:患者的該項癥狀感受極為強烈,對患者的影響十分嚴重。
1.4相關護理措施
新護理策略在心內科電生理檢查中的應用:
(1)保證每位心內科患者在進行電生理檢查前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導;
(2)對于心內科疾病嚴重的患者,臨床給予足夠的支持,可以考慮對其優先進行電生理檢查;
(3)在對每位心內科患者進行電生理檢查時,盡可能的讓其單獨一人接受檢查,排除其他人員的干擾;
(4)所有心內科護理人員要合理安排患者的檢查時間,以減少患者不必要的等候;
(5)所有患者進行電生理檢查后,給予適當的康復指導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正確理解疾病,以積極的態度來迎接治療;
(6)開展一些人性化的服務,如在危險的地方放置廣告牌,以示警戒,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可在衛生間安排座便式馬桶等。
1.5隨訪記錄
對于214例心內科電生理檢查患者的基本病情給予詳細記錄,并在出院后對患者的各項評估指標以及患者的滿意度做定期隨訪,隨訪時間為1~15個月,平均7.5個月。其中有效隨訪206例,失訪8例。
1.6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而對于各組間差異的異質性采用χ2檢驗,兩種檢驗水準為0.05,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結果
2.1心內電生理檢查后,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在抑郁、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偏執方面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表1).
2.2心內電生理檢查后,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在工作態度、生活指導、飲食指導上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較高(表2).
2.3隨訪結果對214例心內科行電生理檢查患者的隨訪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共有17例患者在出院后再次發生心律紊亂、心悸、頭暈等情況,其中,觀察組2例,對照組15例。
3討論
心內電生理檢查能夠準確檢查各型心律失常的電生理機制,并對此類疾病做出明確的診斷[2]。其具有簡便、費用低及易接受反復檢查等優點。此技術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心內電生理檢查作為一種臨床心臟電生理檢查直接、可靠的方法,已成為診斷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然而電生理檢查可能造成患者的痛苦,加上檢查本身具有一定的風險,患者常常會產生精神緊張、抑郁及焦慮等情緒。因此,操作前診斷各種可能心理狀況并實施護理措施,以幫助患者緩解各種情緒顯得尤為重要。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醫療護理條件的提高,社會對于護理的要求也同樣在提高。收集所有患者的護理需求,并進行分類、統計、討論,探討新的護理策略來滿足心內科患者做電生理檢查時的護理要求,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是評價我院改進護理策略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3]。筆者根據心內科患者行電生理檢查時的特點,結合相關文獻,提出新的護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所有護理人員在患者行電生理檢查前,應對各項基礎護理工作進行準備,患者所處的病區要定時進行清掃;(2)所有護理人員要以患者為中心,全面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重要觀點[4];(3)注重團隊協作,合理分配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強,全面性廣的綜合護理,以提高護理質量;(4)所有護理人員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對患者要采用微笑服務,努力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5)對有效的護理方法進行總結,并進行研究,以改進護理人員的護理策略。新的護理策略的使用,首先豐富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與技能,改進了護理模式,以團隊護理取代個人護理,顯著提高了患者的護理質量,同時開展微笑服務[6],既增進了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也有助于對患者進行積極的治療。新的護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同時也有助于患者家屬對突發情況的理解,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打下基礎。
- 上一篇:教育局校車安全管理整治通知
- 下一篇:讓孩子的鋼琴之路走得更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