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婚夫婦不育癥患者心理監護
時間:2022-07-23 09:11:52
導語:初婚夫婦不育癥患者心理監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育癥是指凡是正常的育齡夫婦,在結婚或同居,而且有正常的、有規律的性生活連續達1年以上,并且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和手段,由于男方的原因不育而導致的女方不孕現象[1]。他們往往要承受來自社會、家庭、疾病等多方面的壓力或顧慮,所以在診治時往往會出現一些異常的心理狀態。因此,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心的成立,目的就是為廣大的育齡群眾提供科學的生育、節育和生殖健康等服務,幫助這些群眾正確地面對疾病,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密切配合醫護人員的診斷和治療,同時要做好這部分人的心理護理工作[2]。可以這樣說,這種服務的質量將直接影響著計劃生育事業的長期發展和群眾生命、生活、生育質量的提高和完善[3]。現將近期本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治療的80例(即40對夫婦)初婚不育癥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心理護理過程和方法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本中心就診的不育癥患者中選擇的80例(40對夫婦)作為觀察對象。年齡范圍為22~40歲,婚齡范圍2~10年,其中:男方前列腺炎患者有10例;精子異常患者有10例;其他疾病如隱睪、睪丸發育不良、精索靜脈曲張、性激素異常等疾病的患者有5例,原因不明的患者有15例。女方輸卵管阻塞患者有8例,盆腔因素、子宮內膜異位癥、性激素異常等病癥有7例,其他原因不明的有25例。
1.2護理方法
首先向所涉及的患者發放調查問卷,分別涉及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緒的自我評價,隨后,護理人員采取當面授課、影碟播放的形式對其進行2次/月的心理護理,8次為一個療程,全部患者均接受了1個療程的護理干預,具體做法如下。(1)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對未婚和已婚的青年提倡進行婚前教育和檢查,宣傳生殖、生理方面的有關知識,科學地指導青年男女正確認識兩性關系,只有夫妻和睦,性生活和諧,才能建立美滿幸福家庭。同時加強宣傳導致不育的相關疾病如何治療過程,對一些緊張型受術者,以溫柔的撫觸,握住手,讓受術者依賴護理心理得到可靠充分的滿足。同時與其閑話家常,分散其注意力,使受術者從護理人員的言行中受到關心和體貼,從而能正確對待自己與生育,消除顧慮,樹立信心,調動體內的積極抗病因素,配合治療,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2)同情理解關心鼓勵患者。對悲觀心理的患者予以關心,而不要鄙視,嘲笑。一個人無論什么原因引起不育的,總會受到精神上、肉體上疼痛折磨,此時患者極需要醫護人員的安慰和關心,首先以熱情和藹的態度與其溝通,在耐心傾聽的同時對其痛苦或挫折表示同情心和關心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使其感受到醫護人員是真心的幫助,為他們排憂解難,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配合治療。(3)暗示治療。增強信心除藥物治療外,還要配合心理治療,通過暗示方法,對癥狀好轉,應給予以肯定,適當鼓勵,增強信心。(4)實行保護性治療。使患者解除顧慮,尊重患者的隱私,對不愿公開病情者,為其保守秘密。不向他人泄露患者的病情,工作時間不在其他患者前討論該患者的病情,解除患者顧慮,使患者放心治療。(5)指導患者注意生活起居,飲食及調節生活,教導患者注意精神調養。保持足夠睡眠,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取得夫妻雙方互相關心,愛護與支持,最能有效戰勝疾病的信心。
1.3評價方法
在進行心理護理的前后,對患者的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自我評價,同時進行之護理工作的態度、質量、滿意度以及對自身心理壓力的緩解程度進行評價。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對比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對比詳見表1。
2.2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壓力的緩解情況患者對于心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及自身壓力的緩解情況調查結果詳見表2。
2.3心理護理后的孕產情況在經過心理護理后,有9例為自然同房妊娠:其中,分娩6例,生化妊娠1例,自然流產1例,宮外孕1例。夫精人工授精妊娠7例:其中,分娩5例,生化妊娠1例,自然流產1例。
3討論
青年夫婦從結婚到創造一個全新的小生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當然這作為人類自身繁衍的需要,也是與生俱有的生理功能。當青年夫婦在結婚以后,生兒育女就應該是首先要面臨的問題之一,而是否需要生育,本來應該是由夫婦雙方自行來選擇[4]。但是,對于不育不孕患者來說,不但被剝奪了生兒育女的權利,而且往往還要承受比正常夫婦更大的心理和社會壓力。因此,一般的不育不孕患者往往都會產生非常復雜的心理,較重巨大的來自由社會和家庭的壓力。這些心理壓力和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悲觀心理
由于中國的傳統觀念較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思想仍然還具有相當大的影響,不育不孕患者往往會因此受到來自于社會輿論的壓力、家庭中老人的期待或抱怨,使患者產生巨大的思想負擔,很容易影響他們的工作、學習和夫妻之間的感情,他們往往對自己的能力表示失望,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家庭的解體和破裂。
3.2諱疾忌醫的害羞心理
有些不育不孕患者在已經知道自己出了生殖系統問題時,初婚夫妻往往認為這是自己的生理缺陷,總是難以向外人啟齒,認為這是見不得人的事,或者是怕別人看不起自己,當然也就不敢到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而是自己亂服藥,或者偷偷地找江湖醫生治療,因而會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3.3焦慮苦惱心理
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在經過長時間的求醫,走了多家醫院仍然沒有治愈,從而大大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加重了經濟上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往往是越焦慮和苦惱,就越對治療抱有更高的期望,同時要求醫生用最好的藥物,但是,當效果不佳,就會進一步加重他們的負擔、焦慮和苦惱,形成惡性循環。
3.4緊張害怕心理
有些患者患精索靜脈曲張、輸卵管阻塞等等疾病,由于在治療前缺乏足夠的醫學知識和基本常識,一旦當聽說需要通過手術治療時,往往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心理。
3.5對治療缺乏信心
有些患者患有先天性雙側小睪丸或性激素異常等疾病,可是在經過長時間的服藥、打針后,沒有起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就對自己和醫生的治療失去了信心,甚至會自暴自棄。總的來說,初婚不育是一種特殊的疾病,之所以稱之為特殊,是因為該病雖然不致命,但是卻可以極大的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在臨床上對于初婚不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由于心理因素可以極大的影響患者的生理狀況,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堪比藥物治療,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預先了解患者的社會背景、家庭情況以及當前的心理狀態,采取針對性的溝通措施和技巧,減輕患者因疾病而產生的精神上的痛苦與折磨,使他們首先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隨后再輔以正規的臨床治療,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和生活幸福指數。
- 上一篇:醫學教育學風建設
- 下一篇:計生委目標考評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