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理三校生教學策略
時間:2022-01-30 03:05:21
導語:高職護理三校生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三校生的生源、學習目的、實習經歷、基礎護理曾經的學習基礎、護士執業資格證書獲得情況、學業自我效能感的調查,針對性地探索適合護理三校生的基礎護理教學方法,以提高護理三校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
關鍵詞:基礎護理;三校生;高職
三校生是普通中專、職業中專(職高)、技校三類學生的總稱。醫學類三校生中職階段學校主要是普通衛校(含護校和中醫藥學校)、縣級職教中心(含職業中專)兩類[1]。目前本校護理專業生源均為浙江省內的三校生。由于三校生來源不同,進校時成績相差懸殊,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尤其在基礎護理實踐操作上差別較大,這就需要任課教師通過進一步了解三校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自我效能感,探索適合三校生的基礎護理教學方法。
1三校生基礎護理學情分析
1.1調查對象。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護理專業2017級三校生,每班45人,共90人。1.2調查內容。調查問卷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該問卷包括三校生的一般情況、是否喜歡護理專業、實習經歷、有無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具體基礎護理操作項目學習情況等內容。問卷后半部分內容采用由華中師范大學的梁宇頌等參考國外相關量表編制而成的《學業自我效能感量表》[2]。該量表采用5級評分制,一共22個條目,滿分110分,66分為量表中點。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各包含11個條目,滿分分別為55分,量表中點分別為33分。1.3調查方法。調查者為本校護理專業教師。護理三校生集中在教室,分別獨立、如實完成問卷內容后當場上交。共發放問卷90份,回收有效問卷9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2.1三校生一般情況。學生畢業學校的人數分布見表1。性別上,女生89人,男生1人。92.2%的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為通過提升學歷做合格護士,7.8%的學生感到迷茫。對專業的喜好上,37.8%的學生表示喜歡護理專業,16.7%的學生不喜歡護理專業,45.5%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護理專業。同時,52.2%的學生曾去醫院實習,47.8%的學生未曾實習。另外,16.7%的學生已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83.3%的學生未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2.2基礎護理曾經學習情況。98.9%的學生曾經學習過基礎護理課程,而1.1%的學生表示未學習過。主要基礎護理項目學習情況詳見表2。2.3學生自我效能情況。學業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完成學業任務所具有能力的判斷與自信,由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兩個維度共同構成[2]。經調查,2017級護理學生的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平均分為33.2分,處于中等水平,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平均分為35.5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學業自我效能感總平均分為68.75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3討論
3.1采取分層教學,尊重個體差異。由調查結果可見,47.8%的學生未曾去臨床進行實習,基礎護理學習成績參差不齊,尤其是基礎護理實踐操作能力相差較大。為使教學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讓每名學生都能得到提高與進步,需在基礎護理中開展分層教學[3]。分層教學在實施前,通過入學考試成績、第一學期綜合成績進行分層。同時,按班級進行分組,每組由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實現“組內異質、組外同質”。分層教學在實施中,實行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內容分層。分層教學實施后,評價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及職業素養,以便及時改進教學方法。3.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增強學業自我效能感。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對自己能否完成學業并取得好成績的判斷和信念,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則是對自己是否能夠采取學習行為和方法來達到學習目標的判斷和信念[2]。調查發現,學生的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學業自我效能感得分,這與學生更喜歡動手操作及中職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有關。因此,授課過程中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發揮學生動手能力強的優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同時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也能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3.3融入臨床案例,激發學習興趣。調查數據表明,7.8%的學生對于讀大學的目的感到迷茫,45.5%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護理專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職業認知教育[4],通過穿插真實的臨床案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熱愛護理專業。授課中貫穿臨床案例,融入護理職業素養,引起學生的關注。同時,根據學生喜歡玩手機的特點,把案例、臨床情境、課件及任務書在藍墨云班課、學習通等信息化平臺,應用翻轉課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5]。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案例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表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3.4融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內容?;A護理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而目前83.3%的學生在中職階段未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因此,在基礎護理教學中需融入相關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完成本次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外,還要結合每次授課計劃,融入歷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相關考點。教師課前對學生進行當堂測試,從而發現學生本次課堂知識和技能的薄弱點;課后及時掌握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并進行分析及總結。通過課堂上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點的滲透,使學生及時鞏固,舉一反三,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馬永林.醫學類三校生學習困難成因分析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132-133.
[2]李翠芳.中職護生學業自我效能感、學習倦怠現狀及其關系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3]王浩東.分層教學模式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2):21-23.
[4]曲娜,瞿桂紅,袁媛.中職護生就業現狀調查與心理狀態分析[J].科教文匯,2018(4):108.
[5]魯曼云.翻轉課堂教學在高職高?;A護理教學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20):129-130.
作者:樂益娜 單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彩虹魚康復護理學院
- 上一篇:護理學專業課程教學應用與反思
- 下一篇:手術室護理教學質量及實習護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