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锻饪谱o理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09 11:01:35

導語:高職高專《外科護理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高?!锻饪谱o理學》教學研究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授課時間緊、任務重。近幾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師生比例嚴重不均衡,大都通過大班制教學來彌補師資缺口[1]。但大班容量大,加上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習慣較差、課堂自控力不強,師生互動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學效果較差。為了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有效進行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激情,提高教學效果,我校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引入了微助教平臺?!拔⒅獭笔怯扇A中師范大學田媛教授及其專業團隊推出的一款課堂互動工具,它依托于微信平臺,提供課堂簽到、課堂討論、課堂答題等多種互動功能,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化的元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且操作簡便,有助于教師積極開展教學實踐[2]。自2016年3月微助教推出以來,以趣味性的教學互動、實時連續性的過程評價迅速獲得各大高校師生的喜愛與認可[3]。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在我校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亦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隨機選取本校17級護理???42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完成一年基礎醫學知識學習的二年級在校生,取得知情權后參加本研究。分為實驗組(120名)和對照組(122名)兩個大班。實驗組護生年齡19~22(20.93±0.36)歲,對照組護生年齡19~22(21.32±0.63)歲。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第一年基礎課程考試成績、高考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驗組采用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1.2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的實施。1.2.1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設置:⑴教學項目:在外科護理學各論部分的教學中應用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第一學期各論部分68學時,其中理論46學時、包括23個教學項目,實踐22學時、包括11個教學項目。⑵教學方案:見表1:1.2.2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過程:以第十三章第四節“乳腺癌病人的護理”教學為例,介紹如下:⑴課前準備:①教師上傳課程資料(乳房自查微課視頻、乳房解剖課件等)至資料庫,督促學生自學。②按教學設計將學生提前分組,標注組名,分配教學任務,如1組查閱乳腺癌與名人之間的小故事,2組進行乳腺癌情景劇扮演,3組觀看《天生一對》電影并談觀后感。③快速導入乳腺癌護理的歷年護考真題,通過微助教平臺,實現題庫共享。⑵課中授課:①簽到:教師根據當天的上課情況靈活掌握簽到時間,不讓學生掌握簽到規律。將前10名簽到同學的名字及圖像實時上墻,并給予0.1分的加分,調節課堂氣氛。②討論:討論引發乳腺癌的常見原因時,要求同學們根據已有知識或查詢到的資料,實時上談論墻各抒己見,形成詞云展示,其中“遺傳、生活習慣”等字體放大,說明同學們對這幾個答案的認可度較高。③答題:使用“搶答”的方式加入游戲化元素,最先搶答正確的學生微信名字上會有特殊標記;同時,課堂上可以利用微助教隨機點人,讓比較被動、不太積極的學生學會主動思考,也有機會參與課堂互動。講解完乳腺癌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后,從微助教平臺實時導入小測試,及時獲取學生們上傳的答案,發現錯誤率最高的問題是乳腺癌術后患肢的護理,從而確定了下一步的講授重點。⑶課后評價:①學生自評:教師通過微助教小測試,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測試答案,掌握自身學習情況;教師評價:教師在電腦端導出EXCEL格式的簽到、討論、答題數據,匯總形成相關數據分析,開展教學反思。1.3評價方法。1.3.1問卷調查:參照文獻自制調查問卷[4],調查兩組學生對外科護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滿意度(5個條目)和教學效果(6個條目),各條目分肯定和否定2級回答。在第一學期課程授課結束后,由學生以無記名的方式當場填寫并收回,共發放242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42份,有效回收率100%。1.3.2理論考試:兩組學生在第一學期末采用統一命題的試卷閉卷考試,根據統一的評分標準進行閱卷評分。1.3.3技能考試:在本學期實訓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11個實踐教學項目的考核,嚴格按照外科護理技術操作評分標準進行評分。1.4統學分析。采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卡方檢驗比較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滿意度的評價。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高效互動、實時反饋、激發興趣、共享知識、良性溝通的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2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實驗組學生選擇教學方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能提高自主獲取知識、分析運用知識、積極共享知識、創新發現知識及交流傳播知識的能力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2.3兩組學生考試成績。實驗組外科護理學課程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考試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3.1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滿意度。表2顯示,實驗組學生對采用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的外科護理學課程教學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具體體現是:①高效性:借助微助教平臺,學生以手機為答題器,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師生、生生全員參與的高效互動。②實時性:在輔助教學中,能在30秒內完成100人的在線考勤簽到,無須打開網頁網站,只需耗費大概2M的流量即能快速實現實時測試,并以色板塊、對錯名冊、圖形等多種形式投影大屏幕,反饋給師生[5]。③趣味性:在課堂中加入游戲化元素,如加分、點名、搶答等功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④共享性:在討論復雜問題時,利用討論墻發表個人觀點,解決交互難題,實現知識共享。⑤匿名性:從大學生敏感脆弱的心理角度出發,課堂互動可以選擇匿名方式,讓師生互動形成良性循環。3.2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多維能力。近年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漸被高等教育界所接受,而微助教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帶給學生“參與感”,在愉快的互動教學中,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多維能力,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質變[6-7]。本研究亦顯示,實驗組學生認為,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同時實驗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能提高自主獲取知識、分析運用知識、積極共享知識、創新發現知識及交流傳播知識的能力。在微助教平臺模式下,全員參與,特別是在答題和討論環節,部分平時較被動和不夠積極的學生也能獲得話語權,明顯提高了他們的自主性。教師利用微助教平臺的組卷功能,課前導入題目、課中實時答題,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同時,微助教平臺引入了趣味性元素,搶答、加分等能吸引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觀點、見解。在面對復雜問題時,教師可以微助教平臺及時發現答對或出錯的學生,并與他們及時溝通,從而實現積極的良性交流,有利于知識的傳播[8]。3.3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能促進師生教學相長。表4顯示,實驗組學生外科護理學課程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考試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谖⒅痰幕邮浇虒W法弱化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強化知識內化的“學”,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了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并且,通過微助教平臺可以高效地實現多次考核、及時反饋,教師根據呈現的數據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掌握情況,對教與學進行調整與改進,促進了師生的教學相長。

總之,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外科護理學課程教學中引入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能明顯提高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滿意度,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多維能力。以后還需繼續深入探討基于微助教的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效果,以將其應用于護理學專業其它課程的教學中。

作者:余慧 單位:黃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