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在護理學的運用

時間:2022-12-10 04:48:37

導語:大數據在護理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在護理學的運用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社會正在加速步入大數據時代,并且充斥在醫療護理領域的很多方面,各種形式多樣的大數據給醫療和護理科學提供了工作經驗和工作思考。2015年7月,美國國家護理研究所(NINR)召開護理學大數據會議,準備推進護理學大數據的發展[1]。在我國護理學大數據相關研究還比較少,大數據的發展相對比較緩慢。但在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頒布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明確強調大數據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形勢和重要意義,提出在公用事業、市政管理、城鄉環境、農村生活、健康醫療、減災救災、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文化教育、交通旅游、質量安全、消費維權、社區服務等領域全面推廣大數據應用[2]。由此可見,在護理學中應用大數據技術刻不容緩,也是護理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后,魏良云等[3]通過檢索大數據應用于護理領域的研究論文和科研項目,進而分析當前護理領域的3個主流的研究熱點主要是護理安全、護理管理和精準化醫療。因此,本研究主要通過3個主流研究熱點為主要切入點,通過解釋大數據的相關概念以及分析護理學大數據在這3個領域的應用方向,以此來引起護理學者對大數據的重視,并為促進護理學科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1相關概念

1.1大數據。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的機構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美國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將大數據定義為傳統數據處理工具無法獲取、儲存、管理和分析的大規模數據集[4]。此外,目前工業界普遍認為大數據具有5V+1C的特征:大量(volume)、多樣(variety)、高速(velocity)、價值(val-ue)、準確性(veracity)和復雜(complexity)[5]。“大量”主要是指存儲的數據量巨大,分析的計算量也大?!岸鄻印敝饕侵笖祿膩碓醇案袷蕉鄻?,數據格式除了傳統的格式化數據外,還包括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如用戶上傳的音頻和視頻內容。隨著人類活動的進一步拓寬,數據的來源更加多樣?!案咚佟笔侵笖祿鲩L速度快,同時要求對數據的處理速度也要快,以便能夠從數據中及時地提取知識,發現價值?!皟r值”指需要對大量的數據處理,挖掘其潛在的價值,因而,大數據對我們提出的明確要求是設計一種在成本可接受的條件下,通過快速采集、發現和分析從大量、多種類別的數據中提取價值的體系架構。“準確性”主要是指處理的結果要保證一定的準確性。“復雜”是指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的難度大。1.2護理大數據。到目前為止,針對護理大數據概念存在多種定義。朱瑞芳等[6]提出護理大數據是一門以多學科理論為基礎,研究維護、促進、恢復人類身心健康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術及其發展規律的應用科學,泛指所有與護理和生命健康相關的極大量數據,包括醫院護理大數據、區域衛生服務平臺大數據、基于大量人群的護理研究或疾病監測大數據等。Brenan等[7]提出護理需要大數據,而大數據需要護理,依靠電子健康記錄、索賠數據和公共健康數據進行調查的護理傳統為理解大數據奠定了基礎。Jane等[8]指出大型護理數據集的例子包括使用常見的護理分類從多個EHRs中提取的護理診斷、護理干預和護理結果。

2護理學大數據在國內外的應用現狀

2.1國外應用現狀。20世紀70年代,美國、日本等國就已開發了信息系統,并成功應用于醫療護理行業。20世紀90年代,美國護士協會和國家護理聯盟把已出版的英文護理學期刊內容做成了CINAL數據庫[6]。2013年,明尼蘇達大學邀請70多名學者共同參與制訂國家行動計劃,旨在為大數據研究獲取護理信息,以確定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并改善病人預后。明尼蘇達大學教授DrClancy和RobertWoodJohnson共同致力于護士質量與安全教育,為實現國家護理信息學目標奠定了基礎,并決定將明尼蘇達大學作為基于信息學原理和標準的大數據和科學發展的儲存庫[9]。2015年6月,在明尼阿波利斯舉行了護理知識會議,相關人員代表信息組織、專業護理組織、電子健康記錄(EHR)軟件開發人員、教育和研究人員、聯邦政府和健康護理人員報告了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并提出在EHRs中實施標準化護理術語、通用數據模型和信息結構,是將護理數據集成到臨床大數據和大數據科學數據倉庫的基礎[8]。2016年,美國護理學院協會(AACN)召開了博士教育會議,以大數據為主題,并在同年晚些時候,了《推進醫療改革:學術護理的新時代》報告,強調數據科學是醫療改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具[10]。2018年又在明尼蘇達大學舉辦了第六屆護理知識:大數據科學(NKBD)年會,會議強調當前核心任務是為實現可共享的護理數據制定路線圖,并確保在所有護理領域及時采用大數據方法,說明了當前的主題是實踐,高價值的關鍵工作組領域主要包括全生命周期數據科學、社交媒體、移動健康分析以及簡化/轉換EHR文檔[11]。另外,美國有研究者指出“索賠數據”這一概念,即來自商業健康保險公司或政府付款人的所有索賠的電子記錄,并指出當臨床、索賠、個人和消費者生成的數據相結合時,可以為個人和人群的健康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支持[12]。此外,韓國首爾延世大學的醫院使用從臨床數據存儲系統檢索到的大量數據集檢驗護士記錄的重癥病人嚴重程度分類系統(CPSCS),以預測重癥監護室(ICU)住院時間、醫院的住院時間以及死亡率,并強調使用大數據的時代,護理評估數據應該被分析,以顯示護理數據對預測病人臨床結果的重要性[13]。由此可見,護理學大數據在國外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發展。參考國外大數據的發展,也要學會抓住大數據發展的機遇,積極地將大數據應用到我國的護理學科當中,帶動我國護理學的發展。2.2國內應用現狀。在國內護理學大數據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是相關研究比較少,仍需不斷努力,促進護理學大數據的發展。2015年8月31日,國務院頒布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海洋、企業登記監管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2]。我國臺北馬偕醫院通過大數據技術創建了“護理云”,包括行動醫療與儀器檢測傳輸系統,結合微軟建立的云端智慧決策支援系統等,使醫院管理者能隨時隨地在任何移動設備上獲取醫療和決策管理咨詢,實現精簡作業流程,一致性醫療照護品質及決策高效率的三贏局面[14]。除此之外,發展至今大數據也體現在護理教育、護理管理及臨床護理工作等許多方面。大數據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有教育數據挖掘、學習分析和慕課(大規模開放式在線學習課程)等,已有部分院校在護理教育方面開始了相關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5]。在護理管理中大數據通過計算機建立門診護理人員管理系統,將多個信息系統集合起來能提高人員信息利用率,簡化統計任務,在某個需要調出信息的時候能及時準確查找,優化護理人員管理[14]。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我國已經實現護理文檔電子化、優化了護理信息分析,并構建了移動護理信息系統,護理人員、醫療人員可共同使用電子文檔,保證了工作的連貫性,提升了醫療效率,具有紙質文檔所不可比擬的優勢[16]。可以看出,在我國護理大數據的發展是促進護理學科進步的重要途徑,護理人員也要學會抓住機遇,將大數據靈活運用在護理學科當中,帶動我國護理學科的快速發展。

3大數據在護理學科中的應用方向

3.1大數據在護理安全中的應用。近年來隨著醫療和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護理安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指出,杜絕護理不良事件、增進病人安全,其關鍵在于搜集不良事件信息,并通過數據分析、總結經驗,深入挖掘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進行持續質量改進、共享經驗教訓,以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17]。Elizabeth等[18]指出大數據可以提高病人的安全性,通過集成各種形式的個人健康數據改善個人健康,需要能夠處理大量不良事件健康數據的應用程序,且在改善病人安全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前景。Steinberg等[19]應用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分析平臺———逆向工程與正向模擬技術(REFS)對36944例病人進行篩查,以此在人群和個體水平上準確預測代謝綜合征的后續風險及其各種因素,從而預防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此外,目前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學運用大數據技術成功構建了早產兒監護系統,利用該技術能每秒最多檢測512例早產兒體征檢測值,通過流動性資料,醫護人員能提前24h預防早產兒敗血癥引起的感染,預防了早產兒不良事件的發生[14]。3.2大數據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者稱,護理管理是為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系統、有效地利用護士的潛在能力和有關的其他人員或設備、環境以及社會活動為病人提供照顧、關懷和舒適等高質量護理服務的過程,而大數據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將提高護理管理者科學決策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工作效率[20]。國內部分醫院用大數據和智能化來優化護理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并開始采用基于移動網絡設備和分布式軟件開發的醫院信息系統(HIS)來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21]。此外,目前大數據信息化軟件用于護理人員考核中,每位護理人員有屬于自己的唯一固定代碼,管理者可以通過此代碼查看門診護理人員考勤記錄,并依此為證據進行考勤審批,將審批的薪酬發送給財務管理員,結算工資[14]。Stifter等[22]從名為HANDS的自動護理大數據系統中采集病人個人信息與護理日志,通過數據挖掘的技術尋找病人預后同護理連續性之間的關系,為病人護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梢钥闯?,在護理管理中大數據已經應用在很多方面。3.3大數據在精準醫療中的應用。精準醫療也稱為個性化的、預測性的、預防性的、參與式的4P醫療方式,也是一種新型的個性化醫療實踐方法[23]。而在精準醫療下的精準護理是新時代的護理模式,大數據很好地將二者聯系在一起,大數據時代下的精準護理,護士實施基于病人遺傳基因組數據的護理干預,結合病人的需求給予病人精細、準確的護理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護理操作,優化護理程序,可提高護理質量[24]。例如,基因電子病歷在精準醫療中的應用。精準醫療使用電子病歷等系統收集個體健康數據,結合組學大數據,及時發現異常,對嚴重信息發出預警,預防潛在疾病,提高群眾生活質量[25]。Nitesh等[26]研究數據驅動和網絡驅動的思維和方法在精準醫療中的關鍵作用,主要是基于基因組,構建以病人為中心的個性化疾病風險檔案,對病人進行精準治療和護理,促進疾病的早期檢測和預防,以此降低病人再入院率,提高護理質量評級。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大數據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根據相關研究,在我國大數據在護理學科的應用主要在護理安全、護理管理和精準醫療3個主要方面,并且正在持續發展中。但是,關于護理大數據的準確性、特征選擇方法以及能否對大數據進行精確的分析,這都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作為護理人員,要跟上護理學大數據發展的步伐,掌握大數據發展的方向,用大數據推動護理學科的發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護理學大數據的發展也會越來越規范,在護理學科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豐富,推動護理學科跨越式的發展。

作者:韓世范 許竹雅 曹妍 單位:山西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