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應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9 04:55:00

導語:醫院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應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應用研究論文

【關鍵詞】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衛生知識教給群眾,培養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對公眾保健的責任感,從而糾正不良習慣,和排除不良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健康行為及增強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的能力,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是現代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是人們對健康概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健康不僅指沒有軀體性疾病,還應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如何開展這方面的工作?通過文獻學習和長期工作體會,筆者現提出以下幾條見解,望與同僚們共同努力。

1利用醫院優勢、重視宣教工作

醫院是醫療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實力機構,在健康教育方面有它獨特的有利條件。有住院及就診的患者,他們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又有一定的受教時間,醫院可根據防治工作的實例、衛生防病統計數字以及流行病調查結果充實宣教內容。醫護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樹立可依賴的保健威信,醫院有檢驗、化驗、治療、護理技術作為后盾,受教育者可以得到健康驗證及咨詢服務,因此利用醫院的有利條件開展健康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隨著科學的發展,護理學擴大了內涵,它不再局限于對患者的護理,如今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防止病殘等都已成為我們護理工作的新課題。這就要求在醫護人員提高認識的基礎上組織學習、討論,制定出各種疾病詳細全面的宣教內容,要求每位護士做到患者從入院到出院期間的不同時期,根據患者的情況及需求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教育,增強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切實做到有病治病,無病預防。

2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讓患者達到知、信、行

知,讓患者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識、檢查治療的目的及護理要點。信,護士用豐富的知識幫助、指導患者,讓患者感到護士可信。行,利用護士的影響力指導患者,讓患者將護士傳授的知識付諸行動[1]。

健康教育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焦慮狀態,患者對疾病的陌生緊張心理,特別是需要手術的患者,護士應根據患者治療的不同階段進行教育,講明各種檢查治療用藥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讓患者在住院期間許多護理活動需要護士與患者共同完成,如手術前的體位練習、手術后的功能鍛煉、有效的咳嗽方法等,都需要患者在護士指導下完成。因此,護理活動中護士與患者應形成指導、參與、合作這種新型的護患關系,而不是單純地幫助患者去做,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自我護理活動。很多患者患病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一旦病情稍好就認為痊愈了,就不注意休息,不接受治療,造成病情復發,甚至引起其他并發癥。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各自患病的特點、如何治療和各種注意事項,是避免疾病復發和并發癥發生的重要保證。

3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疾病可以轉化為軀體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向患者講解健康心理內容,不僅可以糾正不良的個性,人際交往障礙,在如何掌握情緒的釋放與控制以及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等方面更有重要作用。根據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定義,指出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及忍耐力有很大關系;心理健康與否,重點表現在一個人的性格、世界觀、生活態度、人際關系以及所處社會環境等方面,具有堅強、穩定、外向心理特征的人,不易患精神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疾病;而敏感、脆弱、內向心理特征的人易患精神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疾病[2]。因此讓患者知道什么是健康心理,克服、消除不健康心理狀況,配合治療和發動他們主觀能動性對疾病的治療都是很有利的。

4合理進行健康教育

護士應了解患者的人生觀,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情況;應合理評估患者的健康知識,對健康知識缺乏或知識不足的患者,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與指導。

教育方法可采用語言教育、宣傳科普知識、示范教育等,以求達到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的有關知識有所了解。語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簡捷、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它較少受文化的影響,文化層次低的患者最適合語言教育。因此,護士要掌握交流技巧,隨機進行教育,可根據不同疾病的特點編寫相關宣傳材料,繪制一些宣傳卡、手冊、板報等,使患者隨時接受教育;護士還可以向患者做演示,如手術后功能鍛煉的方法、有效的咳嗽方法以及某些特殊體位的鍛煉等,教給患者正確的姿勢,訓練過程中出現不適感的處理與預防并對患者訓練頻率做出要求。要達到宣教目的,必須對患者真誠相待,耐心負責[3]。

總之,健康教育應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采取不同形式,在實施健康教育中要強化護士對患者的教育意識,貫穿于整個護理活動中,對患者的教育做到系統化、科學化、專業化,達到健康教育目的,使現代型的護理模式能得到根本性改觀。

【參考文獻】

1李銀雪.在整體護理中如何進行患者教育.中華護理雜志,1999,34(1):53.

2張艷蘭.住院精神患者健康心理指導的實施與體會.中華護理雜志,1999,34(4):233.

3張曉霞,殷文容,劉月琴.醫院健康教育進展.現代護理,2007,9(1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