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腹瀉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9 04:56:00

導語:嬰幼兒腹瀉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嬰幼兒腹瀉護理研究論文

【關鍵詞】幼兒

關鍵詞:嬰幼兒腹瀉護理

嬰幼兒腹瀉又稱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多發生于2歲以下小兒,其病因復雜,變化快,具有季節性和流行性。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2類,以前者多見。臨床以腹瀉嘔吐為主要癥狀,嚴重者出現水電解質紊亂,死亡率高,是嬰幼兒時期的重要常見病和多發病,給臨床治療和護理帶來很大困難,現將我科4年來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自2001年10月1日至2004年10月1日,接觸嬰幼兒腹瀉220例,其中新生兒20例占9.1%,6個月以內72例占32.7%,1歲以內102例占46.4%,大于1歲26例占11.8%。

2病因

2.1易感因素: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少。②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相對多,消化道負擔過重。③胃酸酸度低,殺菌力弱,血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M,IgA等)不足,胃腸防御能力弱。

2.2感染因素:①病毒感染,人類輪狀病毒,是秋冬季腹瀉的主要病原,其他如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等也可引起腹瀉,年長兒主要感染諾沃克病毒。②細菌感染,大腸埃希氏菌是細菌感染中的主要病原,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菌,鼠傷寒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變形菌等也可引起感染。③真菌和寄生蟲,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激素可誘發白色念珠菌腸炎,梨形鞭毛蟲、結腸小袋蟲及蠕蟲感染也可引起腸炎。

2.3非感染因素:①喂養不合理,食物成分搭配不當。②營養不良、中耳炎、上感、肺炎、腎盂腎炎、皮膚感染及急性傳染病等疾病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癥狀性腹瀉。③對某些食物過敏,不耐受碳水化合物,氣候突變,精神因素等也可引起腹瀉。

3臨床特點

3.1輕型: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每日可達10余次,大便稀呈黃色或黃綠色,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和泡沫,量不多,可有少量粘液,排便前常因腹痛而哭鬧不安,便后安靜,光鏡下可見大便中有大量脂肪球,精神尚好,無脫水及中毒癥狀。

3.2中型及重型:①中毒癥狀,出現高熱或體溫低于正常,煩躁,精神不振,嗜睡,甚至昏迷,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②胃腸道癥狀,食欲低下伴有嘔吐,嚴重者可吐出膽汁或咖啡樣物,腹瀉次數10余次甚至數10次,大便呈黃綠色,微黃色,呈蛋花樣稀水便,可見少量粘液,光鏡下可見脂肪球及白細胞。③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由于吐瀉丟失體液和攝入不足使體液量減少,出現不同程度脫水癥狀,表現為口渴,眼窩及前鹵下陷,眼淚及尿量減少黏膜及皮膚干燥,皮膚彈性減弱,煩躁,嗜睡甚至昏迷休克,以及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和低鉀血癥等癥狀。④低鈣和低鎂血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振顫,手足抽搐或驚厥等。

4護理措施

4.1補充體液,糾正脫水:①口服補液,適用于輕中度脫水而無嘔吐著,NaCI3.5g,NaHO32.5g,KCI1.5g,葡萄糖20g溶于1000ml溫開水中,根據患兒情況,有耐心按時分次將補液量喂完,并讓患兒多喝開水。②中度以上脫水或嘔吐較重的患兒應靜脈補液,要以高度責任心,遵循先快后慢,先濃后淡,先鹽后糖,先晶后膠,有尿補鉀的原則,按醫囑要求輸入,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皮膚彈性,前鹵、眼窩凹陷情況及尿量,及時觀察滴液是否通暢,局部有無滲液及紅腫,有無輸液反應,記錄第1次排尿時間及24h出入水量,根據患兒情況調整液體輸入量及速度。

4.2飲食護理:根據患兒病情,協助醫師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輕型患兒酌減,進低脂易消化食物,母乳喂養者可縮短每次哺乳時間,暫停輔食,人工喂養者可喂米湯、稀釋奶或脫脂奶,并適當減量,重型病兒吐瀉頻繁者,可暫禁食,禁飲6~8h,恢復飲食時應先給米湯等高營養易消化食物,量由少到多。病毒性腸炎應限制糖量,改為豆制品。

4.3控制感染,防止交叉感染,嚴格無菌觀念,除對環境(病室、洗滌間等)每天用2%來蘇兒噴灑、擦洗外,對感染性腹瀉患兒應做好床旁隔離,食具、衣物、玩具、尿布等應專用,污染的尿布先清洗干凈后再用沸水泡燙,并在固定的地方讓陽光直接曝曬,利用紫外線再次消毒,對傳染性較強的感染,最好用一次性尿布,護理后雙手應用0.1%新潔兒滅溶液浸泡2min,對于病程長、抵抗力較弱的患兒應注意保護性隔離,防止發生交叉感染加重腹瀉,觀察并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量的變化。

4.4防治肛周及臀部皮膚粘膜損傷,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隨即用溫水洗凈并揩干。涂一薄層植物油或撲一些爽身粉,不要用肥皂洗臀部,選用淺色、質地柔軟、吸水性好的棉布作尿布,避免使用塑料布和橡膠布。

4.5防治口腔及眼部感染:①對嘔吐的患兒應幫助患兒漱口,并清除口腔內的嘔吐物及食物,口腔護理1~2次/d,勤喂水,保持口腔清潔。②重度脫水及昏迷患兒常出現露晴現象,應用生理鹽水紗布浸潤角膜,并點滴氯霉素眼藥水或紅霉素眼膏,防止角膜干燥。

4.6腹痛患兒應給予熱敷,對腸脹氣者給予熱敷或肛管排氣,同時密切觀察患兒一般情況,以防止腸套疊。

5出院指導

5.1注意飲食衛生,食物應新鮮、清潔,食具應避免污染,定期煮沸消毒,鼓勵母乳喂養,正確掌握喂養方法。

5.2防治營養不良,佝僂病,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

5.3注意天氣變化,避免受涼或過熱。

5.4做好轄區流行病監測,做好腹瀉患兒的消毒隔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