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日常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30 10:54:00

導語:新生兒日常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生兒日常護理論文

【關鍵詞】新生兒

[摘要]新生兒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時期,這就要求對新生兒的日常護理一定要科學、細心、耐心,注意新生兒保暖、皮膚護理、臍部護理、眼、耳、口、鼻的護理,科學的喂養等護理技能,給新生兒一個精心的護理。

[關鍵詞]新生兒;日常護理;保暖

胎兒從脫離母體的28d內叫新生兒,新生兒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后是否具有一個健康身體的關鍵時期,如果護理不當,便會直接影響其健康成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護理新生兒一定要科學、細心、耐心。

1保暖[1]

由于新生兒皮下脂肪少,散熱功能差,新生兒的體溫極易受外界影響,若過分保暖,體溫過高,超過40℃左右,甚至會引起抽風,如果保暖不好,體溫下降,全身冰涼,因此,要保持適宜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室內溫度保持在20℃左右,再一,新生兒的保暖根據天氣冷暖情況,給予加蓋小棉被、童毯等,新生兒的皮膚嬌嫩,其衣物等應以純棉織物為首選,給新生兒穿衣要先穿上衣,穿好上衣后再裹尿布,注意尿布不宜裹太緊,以尿布不滑脫為宜,隨后,整理好嬰兒上衣,使其平整舒適,再放嬰兒尿墊,最后,再用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子將嬰兒包裹好,包裹嬰兒時應注意,將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墊在嬰兒身下,把兩臂輕輕拉直貼身裹好,不要扎帶子,使嬰兒有依靠感,又不妨礙呼吸。

2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肢嬌嫩,應注意保護,新生兒尿量少,但次數多,因此,要做到勤換尿布,定時更換尿布。每次哺乳前、喂水前,兩次喂奶之前或喂水之間,更要更換尿布,以免食后因翻騰引起嘔吐。大便后用溫水洗凈臀部、揩干,涂鞣酸軟膏(女孩要從前向后洗,避免糞便污染外陰部,而引起尿道感染),再換干凈尿布,尿布宜用質柔軟吸水強的淺色棉布,每次換下尿布應洗滌干凈,用開水燙或煮沸消毒,最好能在陽光下曝曬,保持干燥,整好備好。不宜墊橡皮布或塑料布,以免發生紅臀。如已發生,除及時更換尿布,保護局部清潔,干燥外,可用紅外線燈照射,每次20min~30min,每日1次,15次~20次為一療程,治療時應注意保暖及燙傷。此外,為保護皮膚,新生兒的清潔衛生不缺少,沐浴顯得尤為重要,每天給新生兒沐浴,不僅可以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衛生,促進血液循環,使新生兒舒適,同時,還可檢查新生兒身體有無異常情況,正常新生兒出生后8h~12h可沐浴,調好室溫、水溫,準備好洗澡用品,浴巾、干凈衣物、小棉被等,先用小毛巾洗凈臉部,然后沖濕頭發及全身,洗澡時可適當用嬰兒浴液或嬰兒皂,沖凈浴液或肥皂泡,洗完后迅速將新生兒抱出,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浴巾上,從頭到腳迅速擦干凈,更換臍部敷料,在頸部、耳后、腋下、肘窩、腹股溝、腋窩等皮膚皺褶處敷些爽身粉,注意不要敷太多,肛門周圍涂些5%鞣酸軟膏,然后,迅速穿衣、包好,但動作一定要輕,洗澡時要注意觀察嬰兒全身有無異常情況,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終止洗澡,此外,在新生兒剛吃完奶或空腹時,不宜洗澡,異常情況,如腹瀉、嘔吐、退熱不足2d等生病期間不宜洗澡。

3臍部的護理[2]

新生兒時期,臍部的護理很重要,因臍帶血管與新生兒的血液系統相連,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臍帶斷端脫落的時間,因斷臍不同而異,一般新生兒臍帶1周內可逐漸干枯脫落,局部應保持清潔干燥,每天沐浴后,用清毒棉簽蘸75%酒精或碘伏涂擦臍帶根部,另外,包扎臍帶的繃帶要消毒,包扎后不可移位或松散,應保持清潔、干燥,若被大、小便污染要及時更換,清毒繃帶,并對臍部重新清毒,若發現臍帶根部有紅腫或白色膿性分泌物,提示臍部有感染,除局部清潔、消毒處理外,可用抗生素預防敗血癥。

4眼、耳、口、鼻的護理

新生兒眼、耳、口、鼻的護理也是護理新生兒每天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每天在給新生兒沐浴前,應先用生理鹽水棉球或3%硼酸棉球以內到外清潔新生兒雙眼,若分泌物多,可滴少量0.25%氯霉素眼藥水或紅霉素眼膏每月2次,新生兒口腔黏膜柔嫩,不易擦洗,可在每次喂奶之后喂少量白開水,喂哺時要注意衛生,母乳者,其母先消毒雙手,再用干凈紗布擦拭乳頭。人工喂養者,所用奶具可先煮沸,再清潔。新生兒耳部應保持清潔、干燥,為防止耳部受壓而致循環不良應經常變換臥位,如耳部有污物,可用棉簽蘸溫開水輕輕揩去。新生兒鼻腔狹窄,稍一著涼就會流涕結痂,堵塞鼻孔,影響新生兒吃奶、睡覺,可用一根棉簽蘸上少許香油或紅霉素軟膏抹入新生兒鼻孔,經香油或紅霉素軟膏浸透,鼻痂便會松動,隨新生兒深呼氣而脫出,切忌用硬物或手挖出,以免損傷新生兒鼻道。

5喂養

正常新生兒一般在出生2h~4h左右可喂5%糖水,若無嘔吐,產后6h左右讓新生兒吸吮母乳,3h左右吸吮1次,以促進母乳早期分泌。兩次哺乳之間可喂少量5%糖水或白開水,嬰兒喂飽之后,將新生兒緊抱,伏在肩上,一手輕拍嬰兒背部,讓嬰兒輕輕打個嗝,驅除胃內氣體,以防溢奶或吐奶,若人工喂養,可喂牛奶或奶粉,最好用半脫酯牛奶,重新配制后,才適宜喂新生兒,喂奶量多少,視新生兒食欲及大便情況而宜。進食母乳的新生兒,大便金黃色,糊狀,每天4次左右。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大便為淡黃色,輕干。有白色小凝塊,每天僅1次~2次,若小兒大便呈綠色泡沫,酸味重,嬰兒腹脹,多是由于奶或水中糖的比值加多了,應減少糖分;若小兒大便呈綠色黏液狀,量少,次數多,嬰兒愛哭鬧,可能是進食量不足,應增加奶量;若小兒大便干燥,有白色硬塊,且大便有臭味,多是由于奶中蛋白質過多,沒有完全消化,應加米湯幫助消化或減少奶量;若小兒大便中糞水不分開,色黃或有不消化的奶瓣,大便次數多,為消化不良,要調整吃奶時間,做到定時,堅持3h左右喂一次奶,多飲水,如果大便次數多,水分多,蛋花湯樣或黏液膿便,有腥臭味,伴腹脹、嘔吐、煩躁、哭鬧等情況,說明有腸道感染,應及時就診治療。

由此,可以看出,新生兒期科學、正確的護理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需要我們給新生兒一個精心的護理。

參考文獻:

[1]婦產科護理學[M].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9.

[2]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