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病患護理策略論文
時間:2022-10-14 05:26:00
導語:咯血病患護理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慢性傳染病,而咯血又是肺結核常見的嚴重并發癥。24h咯血量>500ml或一次咯血量>300ml為大量咯血,<100ml為小量咯血,100~500ml為中等量咯血。大咯血如搶救不及時可在數分鐘內發生窒息,失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對肺結核大咯血的觀察、搶救及護理尤為重要。我科自2008年8月-2009年6月共收治肺結核大咯血患者20例,現將發生大咯血時的搶救及護理介紹如下。
一、臨床資料
本組20例患者中,有血行播散型肺結核2例,浸潤型肺結核14例,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4例;其中初次咯血者6例,既往小咯血10例,大咯血4例;并發窒息者2例,失血性休克1例,經搶救治療無效死亡1例。
二、咯血的搶救與護理
2.1咯血誘因與先兆本組患者中咯血前有劇烈咳嗽者8例,輕度咳嗽者3例;劇烈活動后咯血者2例;肺結核病灶較大合并感染而大咯血者5例;情緒緊張而大咯血者2例。20例中,有咯血先兆者12例。先兆表現有面色蒼白,脈搏加快,咽喉發癢或刺激感,胸悶心悸,煩躁不安,其中以胸部不適或咽喉發癢表現者多見。
2.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按時監測生命體征準確記錄咯血量,包括每次咯血量和24h咯血總量,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
咯血時應立即通知醫師,準備好急救用品,包括急救藥品、吸引器、氣管插管包、氣管切開包等。大咯血時護理人員應保持頭腦冷靜,沉著迅速配合醫師進行搶救。
2.3心理護理大咯血患者精神緊張、恐懼,患者甚至有瀕死感,可使血壓升高、咯血加重。咯血患者往往因恐懼而抑制血的咯出,增加了窒息的危險。有的患者甚至夜間不敢入睡,怕再次咯血發生意外。少數患者對咯血預后不明,容易煩躁。對上述情況醫護人員應及時發現,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同時也要與家屬溝通,取得配合,增加患者安全感。要利用各種機會鼓勵患者,使他們不斷增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以利疾病的康復。
2.4體位大咯血時,應首先對患者年齡、體質量、血壓、肺功能等情況全面了解,綜合分析,對咯血的危險程度有一個比較準確的估計,以便采取更為積極的搶救措施。無論咯血量多少,一定要保持好體位,以患側臥位為宜,可起壓迫止血作用,避免仰臥位、半坐或坐位,以便使血塊能迅速、順利地排出體外,預防或解除氣道阻塞。避免不必要的交談及不必要的搬動,以減少肺活動度2.5保持呼吸道通暢患者大咯血時,囑其鎮靜,勿要屏氣,輕輕將血咯出。當窒息發生時,應立即將患者取頭低腳高位或患側45°臥位;同時輕拍患者背部,以利于血液、血塊咯出,2例窒息患者經上述處理后,窒息解除,效果滿意。
2.6吸氧高流量吸氧5~6L/min,保持濕化,待咯血停止,血氧飽和度上升至92%以上,改低流量吸氧。
2.7解痙窒息的原因除血塊堵塞外,氣管、支氣管因受刺激而廣泛痙攣是重要原因,如有50%葡萄糖溶液40ml+氨茶堿0.25g靜脈推注醫囑應立即執行。
2.8止血遵醫囑給予強而有效的止血藥物,如腦垂體后葉素、立止血等。用藥期間注意觀察藥物反應,如出現面色蒼白、血壓升高、惡心、腹痛、排便感、心悸等,應向患者說明是常見藥物不良反應,必要時減慢滴速或停藥。對血容量不足者,應抓緊完成輸血任務。公務員之家
2.9其他大咯血時暫禁食,待咯血好轉后給予高熱量、富營養、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特別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以防腹壓增加導致血管壓力增加致咯血再次發生,可給些緩瀉劑,必要時低壓灌腸。
參考文獻
1王彩瑛。57例肺結核合并咯血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家庭護士,2008,6(5):1172.
2馮菊梅。肺結核大咯血患者的搶救及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6):1178.
- 上一篇:國際貿易類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 下一篇:高職貿易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