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抑郁癥心理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1 09:42:00

導語:糖尿病抑郁癥心理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糖尿病抑郁癥心理護理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調查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癥的患病率及心理護理效果。方法調查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間我科收治的85例糖尿病患者,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進行評估。結果85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癥患病率為18.82%,而女性更為常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對部分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后,抑郁量表評分明顯降低。結論應注意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癥患病情況,并進行及時的心理護理。

關鍵詞:糖尿病;抑郁癥;心理護理

近年來,內科軀體疾病并發抑郁癥的報道越來越多。內科軀體疾病與抑郁癥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且內科住院患者中抑郁癥的漏診現象十分普遍,從一定程度上延誤了對這些患者的積極治療。糖尿病與抑郁癥的關系非常密切。

本文調查了從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間我科收治的85例糖尿病患者,以了解抑郁癥患病率以及心理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間我科收治的85例糖尿病患者,既往從未被診斷出患有抑郁癥。

1.2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進行評估,以總分≥35為嚴重抑郁癥,20≤總分<35為輕、中度抑郁癥,8≤總分<20為可能抑郁癥,總分<8為無抑郁癥。將總分≥20的16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每日進行心理護理1小時;對照組僅進行常規治療。2周后對2組患者再次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進行評估。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以x±s表示。分類變量采用χ2檢驗,兩獨立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所有數據采用SPSS8.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85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患病情況(見表1)以總分≥20為有抑郁癥,從表1可以看出,85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有16例并發抑郁癥,占18.82%。

2.2男女患病率比較

男女患病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2.3實驗組與對照組心理護理前一般情況比較(見表3)對于16例糖尿病并發抑郁癥患者,再分為2組,每組8例,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每日進行心理護理1小時;對照組僅進行常規治療。2組進行心理護理前,在年齡、性別、病程、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抑郁量表評分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驗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每日進行心理護理1小時,共2周。主要包括:(1)消除患者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恐懼感;(2)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降糖藥;(3)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進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基本知識的宣教,使患者對糖尿病有正確的認識,積極進行飲食控制、體育鍛煉,配合藥物治療。對照組只接受常規藥物治療,不進行心理護理。2.4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2周后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實驗組在治療2周后,其抑郁量表評分與治療前相比,有統計學意義(t=7.793,P<0.01);與對照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t=-7.322,P<0.01)。

三、討論

(1)抑郁癥是指以情緒低落、哭泣、悲傷、失望、活動能力減弱以及思維認知功能遲緩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情緒障礙,可以從悶悶不樂發展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社會功能受損,甚至可能有自殺等過激行為,給自己及家庭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2)內科住院患者中,抑郁癥的漏診、誤診十分常見,Feld-man等報道的328例內科疾病中,有48例情感性精神障礙被漏診;Schwab等[2]報道的153例內科疾病中,有34例抑郁癥被漏診。造成抑郁癥漏診、誤診的原因可歸納為:①情感體驗較含蓄,患者常以軀體不適代之或抑郁癥伴隨軀體疾病;②以軀體癥狀為主訴;③癥狀不典型;④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把抑郁癥與癡呆、精神分裂癥等疾病等同,故患者不愿意訴說或掩蓋情感性精神障礙的病情;⑤內科醫生重視不夠,缺乏相關的知識,故不能正確識別抑郁癥;⑥一元論診斷原則造成。本文所調查的85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6例并發抑郁癥,占所調查人數的18.82%,低于陸林等[3]報道的23.70%。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6例抑郁癥患者中,既往從未被診斷出患有抑郁癥。

(3)抑郁癥與糖尿病有密切關系。糖尿病是一種心理、社會因素在其發生、發展、治療、康復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心身疾病,它又是一種需要終生治療的慢性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此外,嚴格的飲食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措施。因此,許多糖尿病患者不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情緒消極、低落,不配合治療,或不能堅持長期控制飲食。而且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病情嚴重而需要應用胰島素治療,但多數患者認為一旦使用胰島素后就會“成癮”,從而拒絕使用,以致病情發生、發展甚至加重。研究表明,抑郁癥不僅是糖尿病的嚴重后果,也是糖尿病不易控制、加速并發癥惡化的重要原因。合并抑郁癥的糖尿病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和生活信念,個別患者有自殺念頭,使糖尿病的治療難以有效、有序進行。有學者發現,血糖控制水平欠佳及合并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患者中抑郁癥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4)本次調查顯示,抑郁癥多見于女性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女性。這可能與此年齡段的女性卵巢功能減退,且處于退休的年齡段,存在心理失落感等有關。

(5)應重視糖尿病患者的情感障礙,及時給予心理護理。表4表明,對合并抑郁癥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后,其抑郁量表評分明顯降低。所以,應進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基本知識的宣教,使患者對糖尿病有正確的認識,讓患者充分理解目前雖然還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得以控制并避免慢性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了解影響其健康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種并發癥,而控制好血糖就能防止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從而使糖尿病的綜合治療得以長期、有序進行。公務員之家

四、結論

糖尿病伴抑郁癥并不少見,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應針對非精神科護理人員進行各種形式的精神衛生繼續醫學教育,以降低抑郁癥的漏診率、誤診率;同時,應對部分糖尿病患者及時進行心理護理,以改善抑郁癥狀,從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FeldmanE,MayouR,HawtonK,etal.Psychiatricdisorderinmedicalinpatients[J].QJMed,1987,63(241):405~412.

[2]SchwabJ,BialowM,ClemmonsR,etal.Thebeckdepressioninventoryindedialinpatients[J].ActaPsychiatryScand,1967,43(3):255~266.

[3]陸林,黃明生,孔學禮,等.內科住院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礙的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8,31(4):234~236.

[4]姜乾金.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5]馬杉,李蕾.2型糖尿病86例抑郁障礙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