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患導管護理質量持續性改進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1 11:38:00
導語:住院病患導管護理質量持續性改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規范各種留王導管的護理.提高導管護理質量。方法對住院患者治療過程中的18種常用導管、60余種??茖Ч茏o理中存在問題定期進行分析t建立健全導管護理質量控制網絡.持續改進和完善各種導管護理規范、操作流程及檢查標準.改進導管檢查的方式.改進導管護理的方法。結果2年內對各種導管進行了規范。統一了檢查和評價標準.導管擴理環節質量不斷提高.結論持續質量改進能不斷地對護理過程進行質量評估和改進,從而達到更高的標準和更好的效果.是保證臨床導管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
關鏈詞:持續質量改進;留王導管I護理f業務管理
住院患者留置導管種類繁多,導管護理質量及置管期間的安全直接關系到住院患者的預后。隨著??苹颊呦驅2』委煹陌l展,各??茖Ч芸缈剖覒梅秶粩鄶U大,易導致導管護理規范不統一,護理質量參差不齊。為提高導管護理的質量,我院從護理管理的角度對導管護理實施全程系統管理,使導管護理質量不斷提高,達到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設44個臨床護理單元,每日在院患者平均1500例左右,常規手術50余臺次。對2006年全年住院患者留置導管情況進行統計:常用導管種類為18種,如鼻胃管、導尿管、膀胱穿刺留置導尿管、靜脈留置針、經外周靜脈置人中心靜脈導管(PICC)、人工氣道導管、傷口引流管等;各??剖褂脤Ч?0余種:其中普通外科18種,心胸外科10種,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各6種,其他各專科導管20余種如腹透管、血液凈化用動靜脈瘺管等。2006年發生嚴重差錯1起。2006~2007年相繼建立和完善常用導管質控規范16種,??茖Ч苜|控規范48種。
1.2方法
1.2.1建立健全導管護理質量控制網絡以護理部為主導,建立各科室護士長、夜查房護士長及夜班護理組長、護理部質量管理組、護理部四級質量控制網絡。護理部首先組織以上成員學習各種導管質量控制標準,在明確質量標準的基礎上,每月通過科室護士長自查、夜查房護士長及夜班護理組長每晚查、護理部質量管理組定期查、護理部每月組織高職護理人員專項查4種形式,注重每月重點檢查與平時隨機抽查相結合,縱向檢查與交叉檢查相結合,使導管護理的全程質量納入護理質控范圍。
1.2.2定期分析導管護理中存在的問題護理部定期組織各管理組成員對環節質量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羅列和分析,主要有:①各科室導管護理缺乏統作者單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1.護理部2.全軍蕾疊外科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02)張愛琴(1966一).女.本辯。翻主任護師收I青12008一08—13,II回12008—09一lO一的標準和規范,常用導管護理方法各不相同:如鼻胃管、導尿管固定方法、更換時間不統一,PICC的沖管、封管的方法、時機各科室做法不一致,危重患者護理不當存在計劃外拔管;②導管標識不清楚,外用沖洗液與靜脈液體相混淆,腸造口灌人營養液與腹部其他引流管錯誤連接導致嚴重差錯的發生;③??茖Ч芸缈剖覒梦吹玫綄I化護理:如動脈測壓管在心胸外科使用很規范,而在其他科室使用時,護士卻不能完全掌握操作方法,影響了監測效果。
1.2.3持續改進和完善各種導管護理規范、操作流程及檢查標準對各科常用的導管參照《醫療護理操作常規》結合我院實際制定、完善相關護理規范及操作流程,常用導管護理規范及操作流程:如人工氣道護理規范、鼻胃管固定規范、靜脈留置針固定規范、留置導尿管護理規范等,??茖Ч茏o理規范及操作流程:如腹腔雙套管護理規范、血濾導管護理規范、膀胱穿刺留置導尿管護理規范等,使導管護理科學、實用,更符合臨床護理實際。然后根據各導管護理規范及操作流程制定相對應的檢查標準。組織全院人員對規范進行系統學習,對??菩詮姷膶Ч茏o理建立“會診”制度,電話聯系后??谱o士到場指導、跟蹤服務并通過院內網絡辦公系統將相關規范發至所需科室,全院信息、資源無障礙共享。
1.2.4改進導管檢查的方式改變以往突擊檢查的習慣,檢查前提前預告,科室自查、自行整改,檢查中現場反饋,指導其改正問題,科室對照修正,鼓勵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縮短檢查一反饋一糾正的周期;每月對檢查結果進行講評,向全院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對不足部分共同分析原因吸取教訓,使檢查真正達到促進護理質量提高的目的。同時從護理管理的角度在檢查中持續改進和完善導管環節質量的檢查標準和導管護理的規范。如人工氣道的護理規范,在執行過程中我們發現氣管導管固定帶的松緊度不統一,存在固定帶較松導管易脫落的安全隱患,于是將規范中的導管松緊度以能插入1指為宜改為以能插入1小指為宜,使臨床護理的可操作性增強。
1.2.5改進導管護理的方法
1.2.5.1導管固定方法的改進從導管固定的牢固程度及提高患者舒適的角度對導管固定方法進行改進,將固定用氧化鋅膠布改為3M抗過敏透氣膠布.①在腹帶上開孔方便引流管固定:泌尿外科患者術后使用腹帶時無法避開引流管,針對這一問題重新設計,在原腹帶基礎上根據人體解剖結構在腹帶上加開2孔,以解決原腹帶使用過程中易導致引流管打折引流不暢的問題。②蝶翼形分叉交織法固定:胃管/鼻飼管采取蝶翼分叉交織法固定,選擇l條長15cm的3M膠布,將膠布下端從中間剪開10cm,上端貼于鼻尖,剪開的部分纏繞在鼻飼管上,鼻飼管外露部分用皮膚膜或3M膠布貼于患者的臉頰。③額部吊線法固定:選擇10.0cm×1.5鋤大小的3M膠布,纏繞胃管2圈后固定于鼻部,取一長約10cm的棉線將胃管出鼻孔處系死扣(緊松適度),雙線捻成1股后向上固定于額頭,用3cm×4cm大小的3M膠布固定。④高臺平舉法固定:對留置導尿管采取高臺平舉法固定,在導尿管尾端2~3cm處將尿管固定于大腿內側,固定時使尿管留有適當的活動度,以減少導尿管因牽拉對尿道造成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適度。⑤交叉固定法:氣管插管使用高強度真絲膠帶交叉纏繞于導管后固定于口唇兩側,以增強牢固性,降低意外拔管給患者帶來的風險。⑥螺旋固定法:胸腔引流管采用螺旋固定法,選擇一15cmx5cm大小的3M膠布,將一段長約7cm直接貼于導管上方的皮膚上,另一段長約8鋤分成三等份剪開,中間一條纏繞于引流管上,兩邊直接貼于引流管兩側,以避免患者體位變動或躁動導致的意外拔管。護理部將各種導管固定方法用文字和圖片形式印成小冊子,下發科室,供各科室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用。
1.2.5.2導管標識的改進導管標識由護理部統一設計制作,標識由最初單純顏色區別到標簽上注明相關內容,填寫項目有導管置入長度、置入日期、更換時間,便于護士對導管的觀察和交接班。標識由各護理單元按需領用,納入科室成本核算。導管標識使用規范以文件形式下發給各科室,每位護士必須掌握使用方法。如標識貼放的位置為:輸液管貼在莫菲氏滴管上1~2cm處,PICC管貼在導管末端2cm處;導管標識使用要求為:腹腔引流管≥2根時使用標識,貼在導管末端2cm處。對于容易辨認或位置較遠的兩根導管,如胃管和導尿管則不需要標識,單獨l根輸液管或2根以上導管但能明顯與靜脈輸液管區別的也不需要標識。
1.2.5.3置管期間的護理①規范護理記錄內容:在護理記錄單上詳細記錄置管日期、名稱、位置、導管長度,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輸入液體或沖洗液的名稱、量及滴速,導管堵塞發生后的處理方法,拔管時間,置管/拔管后患者的生命體征,導管效能等;②規范貼膜及引流袋更換時間:根據文獻檢索科學規范貼膜及引流袋更換時間,如PICC置管后穿刺點貼膜更換方法為置管后第1個24h更換,以后每周更換l~2次,有污染或貼膜卷邊及時更換;留置尿管的引流袋由每天更換改為每周更換。③規范導管交接班:所•77•有導管必須床邊交接班,確認后由接班人員負責,導管護理責任到人。
二、效果
2.1導管護理環節質量不斷提高2007年以來全院無導管護理缺陷、事故發生,導管護理合格率從2006年的92.5%上升至2007年的96.8%。臨床導管護理的操作均能按規范執行,護理頻次滿足導管護理的要求,導管固定牢固、美觀、舒適,導管清潔,通暢保證了引流效果,改變了以往導管護理依賴陪護人員完成的不良習慣。導管標識的使用降低了導管引流、沖洗過程中發生差錯的風險。
2.2檢查、評價標準統一,提升了醫院護理形象以往各科室在導管護理中基本遵循護理教科書,與實際工作中差異性較大。導管護理規范的制定,避免了臨床工作中的隨意性、不確定性,護理人員在任何崗位都有統一的操作流程,體現了醫院規范的管理和服務品質。導管護理質量控制網絡在全院覆蓋,每天分層次分時間段有檢查有指導,對存在的共性和疑難問題能及時得到反饋和解決。
三、討論
持續質量改進是一種科學的護理管理方法,它是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上,注重過程管理、環節質量控制,體現了在原有的質量基礎上不斷完善、定位更高的標準。
3.1持續質量改進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創新意識相關護理器具的改革、護理規范和操作流程的不斷完善,激發了護理人員創新思考的積極性、主動性。導管護理規范的制定和完善,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護理人員在完成大量日常工作的同時,確實從患者需要和安全出發,不斷積極探索和創新,改變了護士以往干死活、死干活的形象,既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導管護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職業成就感,提升了護理的價值。護理人員創新、發展護理服務的意識已在護理的各個方面卓見成效,在全院形成了良好的氛圍。
3.2持續質量改進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我們將留置導管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控制的重點落實到“以維持導管效能為原則,以預防導管并發癥發生為目標,以患者安全為宗旨。每項操作流程的改進,是根據臨床護理的發展、患者的需求,組織討論反復修改而確定,導管護理方法改進后的推廣使用,充分保證了患者導管護理安全。完善操作流程、規范護理行為是保障護理安全長抓不懈的工作,從住院患者留置導管的質量管理過程中體會到過程質量控制、縱向質量控制和橫向質量控制相結合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質量管理體系,成為質量管理發展的總趨勢。公務員之家
3.3持續質量改進提高了導管護理的專業性護理規范及檢查標準的制定,強化了過程質量控制,提高了終末質量落實率,體現了專科護理的特點及??谱o士的專業性。我們將已制定的專科導管護理規范實行資源共享,加強科問合作和指導,使護士在導管護理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了由于護理人員科問差異、能力差異導致的不良后果的發生,在實施護理過程中保證了實際工作與標準要求相一致,使患者能得到專業化的導管護理。
參考文獻:
[1]范德蘭.萬長秀。劉繼芬.醫院評審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7.22(11):54—55.
[2]劉云,孫琳,胡容。等.成立不同護理管理組提升護理質量的做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8,8(2):26—29.
[3]施雁.規遺留置導管風險的護理[J].上海護理.2007,7(2):75—76.
[4]夏雪中.新形勢下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與方法進展概述[J].中國護理管理,2004.4(2):39-40.
[5]杜素芳.持續質量改進在我院護理管理中實施的探討D].護理管理雜志,2006,6(7),19—21.
- 上一篇:最新元旦晚會節目流程詞
- 下一篇:最新社區圣誕節晚會節目流程詞
精品范文
10住院醫師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