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經皮腎穿刺的護理
時間:2022-07-25 11:44:00
導語:解析經皮腎穿刺的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腎活檢進行病理檢查是腎臟疾病最常用的診斷手段。它不僅用于自體腎活遺體腎的病理診斷,而且有助于進一步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為指導治療及判斷預后提供更多的信息。另外,它也是臨床研究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腎活檢是一項創傷性的檢查手段,檢查前的宣教及檢查后的護理極為重要。
一心理護理
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患者對手術過程不了解,擔心治療效果不佳,就會產生心理壓力,因此,護士必須做好術前宣教:
1、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狀態;
2、耐心介紹治療的優點,手術過程,術中的注意事項及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重點介紹手術成功的案例,必要時可安排與術后的病人直接交談,增強患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賴,積極消除緊張、焦慮心理,使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二術前準備
(1)征求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同意,向患者解釋腎穿刺操作,讓其練習憋氣(腎穿刺時需短暫憋氣)及臥床排尿(腎穿刺后需臥床24h),以便密切配合。
(2)化驗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及凝血酶原時間,以了解有無出血傾向。
(3)查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及尿素氮了解腎功能。
(4)預計發生出血性并發癥的可能性較大的患者,術前使用止血藥物。
(5)如患者使用活血藥物,至少提前一天停用。
三術后護理
(1)一般護理:
①病人腎活檢后,局部傷口按壓數分鐘后,平車推入病房。
②每半小時測血壓、脈搏一次,5小時后血壓平穩可停止測量。若病人血壓波動大或偏低應測至平穩,并給予對癥處理。
③平臥24小時后,若病情平穩、無肉眼血尿,可下地活動。若病人出現肉眼血尿,應延長臥床時間至肉眼血尿消失或明顯減輕。常規應用抗生素及止血藥3次,以預防感染和出血。
④術后囑病人多飲水,以盡快排出少量凝血塊。同時留取尿標本2次常規送檢。
⑤臥床期間,囑病人安靜休息,減少軀體的移動,避免引起傷口出血,同時應仔細觀察病人傷口有無滲血,并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
⑥應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及尿色,皮膚顏色,出汗情況,腰腹部癥狀,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并發癥的護理:
①血尿:多數病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鏡下血尿,不需特別處理。部分患者可出現肉眼血尿,應囑病人大量飲水,應觀察每次尿顏色的變化以判斷血尿是逐漸加重還是減輕。血尿明顯者,應延長臥床時間,并及時給予止血藥物應用,必要時輸血。
②腎周圍血腫:腎活檢后24小時內應絕對臥床,若病人不能耐受,應及時向病人講解清楚絕對臥床的重要性及劇烈活動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以求得病人的配合。在無肉眼血尿且臥床24小時后,開始逐漸活動,切不可突然增加活動量,以避免沒有完全愈合的傷口再出血。此時應限制病人的活動,生活上給予適當的照顧。
③腰痛及腰部不適:多數病人有輕微的同側腰痛或腰部不適,一般持續1周左右,不須特殊處理.但合并有腎周圍血腫的病人腰痛劇烈,可給予麻醉性止痛藥止痛。
四討論
腎活檢是一項有創檢查,彩超定位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是目前臨床上獲取腎臟活組織病理標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為保證彩超定位下腎穿刺活檢術的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盡管創傷較少,但術后的觀察和護理仍不可忽視。出血、腰腹痛、尿潴留等常見的不良反應,常給患者帶來緊張和恐懼,影響術后恢復,而術后正確及時的護理是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關鍵環節。經皮腎穿刺為有創性檢查,認真仔細地做好腎穿刺活檢術的術前后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
- 上一篇:打造文明城社區講話稿
- 下一篇:小議人性化護理在兒科病房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