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時間:2022-05-10 02:43:03

導語:高職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摘要:護理工作是衛生和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速度的加快,老年護理人才供給不足、人才培養模式落后等問題凸顯。為了加強老年護理員的隊伍建設,大力發展老年的醫療照護,文章探究了高職老年護理專業“四聯動、四融合、三個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在緩解老年護理人才培養難題中現實需求與實施方法。

關鍵詞:高職教育;產教融合;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呈現出基數大、增速快、失能失智多等特點。據推算,我國失能老人約有4000多萬,至少需要1000萬護理員,但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大且流失嚴重。養老事業是服務人的事業,高度依賴專業人才提供專業服務,因此照護人員是養老事業的關鍵。由于養老管理和老年護理專業人才數量過少,導致老年護理服務行業的發展緩慢,而薪酬水平不高、護理員隊伍不穩、服務質量難提升等進一步導致人才培養困難,養老事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老人在心理生理的健康上需要專業的管理和治療,養老護理員必須經過專業院校的專業課程培養才能勝任老年護理工作,但受制于目前護理員年齡老化、受教育程度低的現狀,目前的養老服務僅僅能滿足對老人生活的一般照料[1]。養老服務是關系千家萬戶和每個人幸福的事業,需要全社會長期的投入和努力,本文探究了高職老年護理專業“四聯動、四融合、三個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在緩解老年護理人才培養難題中現實需求與實施途徑。

1我國養老服務行業以及高職老年護理教育現狀

1.1我國養老服務行業現狀

我國老齡人口增速常年遠超人口增速,2019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增速為3.5%,遠高于同年0.59%的總人口增速,老齡人口比重逐年增加,這也促使我國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老年消費市場初步形成。總體上看我國的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還十分突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是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根據國家民政部的統計,目前我國的養老護理員數量缺口極大且專業素質較低,這成為有效解決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養老問題的巨大障礙。在養老的社會支持力量方面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等原因,造成了家庭的模式的改變,“421”家庭(雙方父母4人、小夫妻2人以及1個孩子組成的家庭)正逐漸成為中國主流的家庭模式,這進一步放大了社會對于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的需求量,全社會養老服務人員數量少、增速慢、素質差與中老年人對養老服務需求增加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

1.2我國高職老年護理人才市場需求與培養現狀

專業的養老護理人員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目前全國養老機構護理人員數量不足50萬,而我國需要的養老護理人員數量在1000萬人以上,護理人才缺口高達900多萬。我國養老服務專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表現在人數不足和質量不高兩個方面,而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是切實提高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保障。我國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嚴重缺乏,院校在校的養老護理專業學生數量也嚴重不足,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需要在政策層面促進相關高校在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和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進,提供的專業方向和課程也要逐步轉向滿足市場的需求[3]。目前養老人才短缺主要面臨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多數養老護理人員缺乏先進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程度不高,其次是養老行業的一線員工整體年齡偏大,收入偏低,工作強度較高,職業發展和上升渠道不暢。國內大多數養老機構由于資金不足,再加上物價水平和經營成本不斷高漲,導致老年護理人員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整體偏低,國內老年護理人員的工資只相當于普通的家政人員水平,這加劇了養老行業護理人員的短缺及人員流失問題,可以說養老護理人員收入低已成為制約整個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及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

2“四聯動、四融合、三個一體”模式的內涵與舉措

2.1構建“四聯動”的協同機制

政府與學校、行業與學校、學校與學校及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聯動共同構成了“四聯動”的協同機制,“四聯動”的協同機制是鼓勵引導普通高校主動適應社會服務產業發展需要的重要保障。在新的養老護理人才需求的背景下相關高校擔負著為我國培養出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型、實用型、復合型特色老年護理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時需要重視產教融合發展,將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老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質量,服務地方經濟,推動養老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這需要相關用人企業、政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及培訓機構的共同努力。政校聯動要求政府部門在社會服務領域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發揮牽頭作用,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需積極推動開展相關領域人才需求預測,指導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引導行業優質企業積極參與產教融合,加強統籌規劃[4]。行校聯動要求高校針對行業發展不同領域、不同模式、不同業態對人才的差異化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推動職業院校聯合行業企業共同開展市場化社會培訓,儲備社會服務新業態急需人才,分層分類推進培養培訓。校校聯動要求不同高校之間互相開放優質課程實現優勢互補,給予了兩校學生更多課程選擇的空間,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校企聯動要求高校與相關用人企業之間加強交流溝通,促進大學與行業之間人才壁壘的突破,培養能滿足行業需求的老年護理專業人才,提高在校學生的專業能力,促進產學研同步,促進技術和產業創新以及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2.2建立“四融合”的運行機制

建立團隊、課程、基地、技術四方面要素相融合的產教融合機制,其中團隊融合是實現產教融合的前提,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將與社會服務密切結合,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應用為特色,以理論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鍛煉為核心,加強團隊的教學能力與培養能力的建設。課程融合要求在理論教學中融入實踐訓練,這能夠促進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提高專業綜合素質和實踐綜合能力。基地融合要求推進校內外實訓基地的融合,支持各院系、各學科加強與各個合作伙伴的互動,打造教學成果轉化基地,不斷深化與重點區域與重點單位的合作,完善培訓基地的科技支撐和教學能力轉移網絡。技術融合鼓勵高校構建技術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各方的優質資源提高教育教學的技術含量,提高辦學水平,促進現代化技術手段在培訓教學中的充分應用。

2.3建立“三個一體”人才培養路徑

建立招生招工一體、中高職銜接一體及培養培訓一體的人才培養路徑。招生招工一體要求在充分調研老年護理服務崗位需求和工作任務的基礎上,以培養老年護理專科特色護理人才為目標,以養老醫療機構臨床需求為導向,突出了老年護理的專業特點和特色專科護理技能。中高職銜接一體要求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充分考慮老年護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做到中職階段和高職階段培養方案的有機結合,處理好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專業專長與復合的關系,培養兼具較高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術技能的人才[5]。培養培訓一體要求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提高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技能水平,以社會化機制遴選培訓評價組織,指導開發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深化復合型技術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

3討論

隨著全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問題成為當今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推動養老事業發展關系到千千萬萬家庭和所有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是解決養老問題的核心,如何開展養老服務并妥善安置老年人成為擺在國家和眾多養老服務企業面前的難題[6]。為培養適應社會養老需求的高素質特色老年護理人才,本文探究了我國老年護理教育與培養現狀以及高職老年護理專業“四聯動、四融合、三個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在緩解老年護理人才嚴重不足問題上的應用。由于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還較短,應對正在快速老齡化的社會的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系統的建設尚不完善,老年護理教育的職業定位、課程設置、培養培訓等方面尚不盡合理,需要進行有效的制度創新以培養出符合崗位需求的養老護理人才。《全國民政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中提出了到2020年要實現養老護理員達600萬人的目標,只要合理規劃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上層設計,在政策及市場巨大需求面前我國養老護理行業有望快速發展,我國養老市場前景廣闊,相關人才的儲備則是行業發展的前進力。

參考文獻

[1]李玉芝,高潔,徐素芝,等.國內外老年護理人才體系培養現狀[J].河北醫藥,2020,42(7):1079-1082+1087.

[2]孫水英,蔣學遠,黃學英,等.高職院校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J].職業教育,2017,6(4):110-114.

[3]程云.高校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困境和思考[J].中國衛生人才,2019(9):18-20.

[4]馬英.“嵌入式”老年護理能力本位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南寧市衛生學校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9(9):40-41+83.

[5]祁艷霞,王若維.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現狀與策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6):12-14.

[6]劉莉,黎靖,陳靜.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及發展的研究[J].醫學信息,2019,32(11):36-38.

作者:鄭亞萍 單位:紹興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