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甲乳外科臨床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2-19 04:11:02
導語:健康教育在甲乳外科臨床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5S管理法是對生產現場的人員、設備等要素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的管理方法,在改善生產現場管理效率和品質方面效果良好,故廣泛應用于多個管理領域[1]。5S管理法應用于醫療護理管理領域,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患者診療環境和護理服務品質,確保護理安全性[2,3]。近年來,臨床護理工作人員逐漸將5S管理方法滲透入對患者的臨床教育和健康指導中[4,5]。但目前,關于其使用成效的報道較少。甲乳外科住院患者多,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相對短,而患者需掌握的健康知識較多,常規健康教育模式下,多數患者難以掌握所有健康知識。故本研究采用基于5S管理法的健康教育方式對甲乳外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獲得了較好的教育管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甲乳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24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小學及以上文化水平,溝通能力正常;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甲乳科相應疾病,且符合相應手術指征。排除標準:存在語言表達、認知等功能障礙疾病;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按照入院順序將2018年6月至12月的117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9年1月至6月的125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91例;年齡21~77歲,平均(47±11)歲;文化程度:小學和初中20例,高中和中專47例,大專及以上50例;婚姻狀況:未婚26例,已婚81例,離異或喪偶10例;戶籍:農村49例,城鎮68例;家庭月收入:<2500元17例,2500~5000元69例,>5000元31例。研究組男性29例,女性96例;年齡20~75歲,平均(48±10)歲;文化程度:小學和初中19例,高中和中專51例,大專及以上55例;婚姻狀況:未婚30例,已婚83例,離異或喪偶12例;戶籍:農村55例,城鎮70例;家庭月收入:<2500元16例,2500~5000元75例,>5000元34例。2組基線資料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1.2.1對照組:在入院、術前、術后及出院過程中接受常規模式的健康教育,同時為其發放文字形式的健康材料。1.2.2研究組:在常規模式健康教育模式基礎上,采用基于5S管理法的健康教育模式對入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整理階段:成立5S健康教育管理小組,組員包括組長1名、主治醫生1名、責任護士8名。組員均接受健康教育管理培訓,掌握相關管理內容和知識,依據理論要求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教育。依據組員個人素養及優勢明確分工,組員通過經驗交流、訪談、查閱文獻、集體討論等形式,整理甲乳科患者入院、術前、術晨、術后指導內容,干預指導過程突出患者的中心作用,選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圖表,形成健康教育路徑表,見表1。②整頓階段:組員與患者“面對面”,通過分段講解的形式,參照健康路徑表中相關內容對患者進行講解。提前與患者預約時間,避開常規檢查、治療和規定休息時間,以提高教育效率。健康教育開始之前,設定溝通提綱,例如“對所患疾病了解嗎?最關注的問題是什么?對本院診療環境熟悉嗎?”等,并引入即將進行的健康路徑內容。教育頻次1~2次/d,30~60min/次。此階段貫穿于住院的全過程,實施過程中可依據具體病例所反饋內容,避輕就重,認真解答患者或家屬的疑問,消除其顧慮。③清掃階段:每個階段或每次教育落實后,通過口頭提問方式判斷患者對所講述內容的掌握情況。若掌握良好,在對應健康路徑表位置標記“紅星”,若掌握不良則重新安排時間重復該部分健康教育內容,并評價效果,直至患者完全掌握。每次開始新的內容前,對上次講解內容進行提問,幫助患者回顧,已達到強化記憶的作用。④清潔階段:組員每周做一次集體小組討論,對健康教育涉及內容及所用方式做持續質量改進。規范化管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和評價,使教育過程及評價內容制度化。此階段同樣貫穿于住院整個過程。將患者健康路徑表懸掛于床頭,便于責任護士及時了解健康教育進度,明確當天教育內容。固定查房時,應同時核查健康教育進度,評價健康教育效果。按其對患者進行集體授課教育,向其講解共性問題。⑤素養階段:此階段的管理目的在于增強醫護人員對健康教育的重視度。當班護士在交班前,需對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自查,并將結果反饋給責任護士,促進護理人員自我約束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品質的改進。及時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做好其心理疏導。1.3觀察指標①采用院內自制的甲狀腺或乳腺疾病知識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相關疾病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滿分100分,分值越高,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越好;②院內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2組護理滿意度,滿分10分,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③采用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量表[6],從術后注意事項(5個條目)、身體鍛煉(9個條目)、主動尋求建議(4個條目)3個維度,對2組患者健康依從性進行評估,每個條目從基本做不到~完全做得到分為4個級別,分別記為1~4分,總分18~72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見表2。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提高(P<0.01)。2組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評分比較:見表3。研究組患者在術后注意事項、身體鍛煉、主動尋求建議3個維度的依從性及術后依從性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逐漸廣泛。傳統的健康教育內涵較為模糊,相當部位護理人員對于健康教育的概念范圍、內容等欠缺理解,無法從專業角度出發,發現并了解患者所存在的健康問題,導致健康教育的護理干預停留在淺表水平。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流程的缺乏是該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7]。常規的健康教育模式只關注患者迫切需要滿足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護理人員工作內容繁雜、工作量大,通常很少有精力進行真正意義的健康教育;同時受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等限制,導致患者只能零星地掌握一些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無法獲得連續的全程的優質的健康教育服務,故無法明確改變自身對疾病的態度[8]。茅惠麗等[9]研究指出,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路徑有助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系統的、針對性強的健康指導,滿足其對健康知識的需求,促進患者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本研究將5S管理法引入甲乳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立專門的健康教育管理小組,對組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健康知識水平,增強其責任心;制定規范的健康教育路徑表,使得健康教育全面化、制度化、流程化,避免教育內容的遺漏或重復,提高了工作效率;從患者入院時開始至出院,給予全程健康教育,可滿足患者不同階段的健康知識需求;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采用分階段的漸進式講解,利于患者對相關知識的吸收掌握;及時對教育效果進行評估,起到鞏固和強化記憶作用。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依從性是指患者自身行為與醫囑的同步化程度[10]。術后功能鍛煉是可促進術后患者機體功能康復的重要途徑[11],而健康指導對提升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12,13]。
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在術后注意事項、身體鍛煉、主動尋求建議3個維度的依從性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基于5S管理法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可增強甲乳外科疾病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分析原因,基于5S管理法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對患者健康行為進行持續指導、督促,促使其充分認識到功能鍛煉的重要意義,堅定其持續鍛煉的信念;同時通過分階段式的強化指導,能使患者更好的掌握功能鍛煉內容,增強其遵醫行為[14]。綜上所述,基于5S管理法的健康教育應用于甲乳科臨床患者健康護理實踐中,可有效增強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增強患者健康依從性,患者滿意度高。
作者:張 燕 石君惠 單位:陜西省銅川市人民醫院疾病預防控制科
- 上一篇:中醫外科臨床護理價值探析
- 下一篇:醫院護理信息化建設在臨床護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