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新探索

時間:2022-02-04 10:38:07

導語: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新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新探索

摘要: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進行了新課改策略,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如何保證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目前初中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學教師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解決該問題。本篇論文在新課改的基礎上,分析探討如何實現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有效教學

新課改讓更多的教師看到了教學方式改進的重要性,都渴望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初中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教師和學生必須予以重視。它對操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如果學生單純地學習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自己多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化學這門課程。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必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這需要通過正確的方法來完成。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新探索,提出了教學理念和學習策略,為新課改后的化學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1以人為本,優化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首要理念,初中化學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方法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新課改后,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而不是老師,體現化學課堂教學的平等化、民主化、自由化。例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輔導后進生,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不能讓教師一個人總是講課。下課前幾分鐘,教師做課堂相關總結,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在學生發言時,教師應耐心、仔細聽完學生所講的思路,了解他們對待問題的真實想法,讓他們的思想之花自由綻放,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開放教學,突出學生主體

“開放性理念”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另一個理念,開放性應貫穿教學目標始終,合理規劃教學目標、給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利、教學方式推陳出新、課后作業自由化,這些教學方法中融入了開放性思想。在新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教師改變了傳統的化學教學方式,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能夠主動去探索真理。學生只有擺脫了“課堂包袱”才愿意主動去學習,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對新課改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自然界中的水時,可以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讓他們講述身邊的水污染嚴重的案例,并讓學生搜集相關素材,開放性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敢于發言、愿意發言,從而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趣味教學,注重知識濃縮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頭,沒有興趣,怎能會主動去學習。因此趣味性教學成為了初中化學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興趣,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才能有效改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良好關系,與此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壓力,實現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是化學課程中比較難理解的兩個知識點,教師應用簡明扼要的字句來概括這些知識要點,讓學生牢記這些經過提煉的內容,更容易提高教學效率。如化合反應就是多變一;催化劑就是一成不變;分解反應就是一變多。如此一來,方便學生牢記知識點,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從而記憶力也增強了。比傳統的記憶方法要好很多,學得快,記得牢。

4實驗教學,強化切身感受

4.1一是貼近實際的實驗教學:任何知識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提煉的,所以教給學生化學知識,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驗來讓學生掌握知識點。在“燃燒條件”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燃燒的生活性,從而引導他們學習知識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開水中的白磷、試管中的紅磷燃燒,作為對比實驗,從而得出實驗結論:燃燒需具備兩個條件,一可燃物和氧氣接觸,二可燃物達到了著火點,兩點缺一不可。通過這個實驗學生懂得了實踐中尋找答案,實驗里探索真理,不“唯書本是從”,培養了學生敢于探索、勇于追求真理的品質。

4.2實施家庭小實驗教學。初中化學實驗只是引導學生初步進入化學世界,難度并不大,即使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一般也能自己操作,讓學生做家庭小實驗,不僅能鍛煉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調動他們分析、探究的能力,充分感受到化學和生活的關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從而提高學習初中化學的興趣。實踐證明,家庭小實驗教學的意義絲毫不比課堂實驗小,它甚至對學生的化學學習幫助更大,因此,家庭小實驗也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一部分,教師一定要多引導學生做家庭小實驗。4.3拓展性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做化學實驗真正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探究分析能力,與此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學生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動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遠遠要比書本上的知識有用。教材上的內容只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如果單單學習書本上知識,而自己不去動腦學習的話,那只能是了解了知識,而不能說學到了知識。學好化學的前提是擁有一個正確的化學學習方法,一個好的化學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實現好的化學教學效果。比如,在講“分子的性質”時,我先向盛有水的小燒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紅,靜置,讓學生觀察發生的現象。這樣學生看到品紅在靜置的水中慢慢擴散,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起來,主動,積極的學習。在講授的過程中,我注重從基礎的知識開始講起,慢慢過渡到難點,注重引導學生自己獲得化學知識,從而形成深刻印象,構建“樂思,樂學,樂做”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以課本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要求。還有,在講授過程中,不斷設疑,問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等待學生思考幾分鐘,我再做解釋,這樣在不斷的設疑和釋疑的過程中,不僅使枯燥的化學知識活躍起來,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積極思考,不斷探索知識的能力。

5總結

通過調查分析,可以發現初中化學傳統教學方式的諸多弊端,這些弊端不僅會影響當前化學教學效果,還會對未來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義。新課改工作的實施,必須從改變教學方式方面入手,告別傳統的“一人講”的課堂,采取新的,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初中化學教學內容并不復雜,難度就在于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學生只要掌握了知識點,學會舉一反三,就能真正掌握化學知識。化學課程是一門對理解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如果學生只是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不但無法掌握化學知識,還可能進入學習的誤區,因此,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成為了關鍵,前提是讓他們對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自己動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再依賴老師和書本,只相信自己動手操作的結果,這將是新課改的意義所在,最終達到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熊有太.新課標下的初中化學教育職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01)

[2]伍素瓊.初中化學學習滿意度提升策略[J].成功(教育).2011(05)

作者:張月飛 單位:浙江省慈溪市杭州灣新區庵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