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教學方法淺析

時間:2022-11-16 10:21:19

導語:高中化學教學教學方法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教學教學方法淺析

高中化學教學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與影響下,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思維實踐能力、自主探索能力,推動高中化學教學全面創新。

一、高中化學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首先,高中化學教學依然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不能做到這一點,教師擔心教學進度,擔心教學質量,擔心將課堂交給學生,課堂秩序受到影響;其次,教師的教學方式依然采用以灌輸式教學為主。課堂教學模式單一,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難以適應現代教育對高中化學出的全新要求。

二、高中化學教學方法分析

(一)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1)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實驗的過程中,首先,合理的課前設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教材知識脈絡為線索設置與重點知識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動手操作,一方面增強了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另一方面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教師可以細化實驗操作要求,分組實驗,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材料使用以及實驗現象,針對性地解決課前設問,此種教學安排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以及概括總結的能力。第三,教師在學生對實驗總結發言的過程中應給予適當的點評,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化學。合理的、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化學教學課程安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2)強調學習化學的重要性,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現實生活中的化學實例及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化學的不可或缺性。生活中有許多常見的化學現象,如燃燒、鋼鐵生銹、食物腐爛、酸雨、“溫室效應”等等,就拿“溫室效應”來說,全球氣候變暖直觀現象表現明顯,海面水位上升、兩極冰川融化,由直觀現象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學生就會感同身受,走進課堂;探尋原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隨著工業排放等原因不斷增多,進而導致全球變暖,溫度升高會加快水分蒸發,導致南極降雪量增加,冰川隨之加厚,全球變暖這一過程既融合了物理知識也涵蓋了化學知識,在講述溫室效應時就會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1)運用多媒體,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直觀印象現代信息技術走進課堂讓教學更加直觀,能夠讓學生在欣賞和娛樂中學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對化學重點知識內容的理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講授“水的電離、鹽類的水解、金屬鈉、乙醇”等一系列物質的性質的學習時,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將書本上靜態知識轉化為動態的教學過程,可以將書本上知識點重復性呈現和局部放大,這樣就可以把孤立、分散的設施連接成完整的系統。清晰的演示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理解這些現象及物質的整個生產過程及相關工作原理,也能夠讓學生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2)增大教學多媒體的使用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現代信息技術的課堂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大教學多媒體的信息使用量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教學效果,如教師在講授“乙醇與水的反應”的知識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其反應的過程實驗,同時也可以加入對比類的實驗,像“鈉與水的反應”,這樣就可以讓兩種實驗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化學反應的現象,加深了對“乙醇與水反應”的記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3)創設有效的、有趣的教學情境創設教學情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等方面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師在授課時應該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利用現實的實驗環境結合實驗原理為學生的學習化學創設出不同的教學情境,如講授“鹽類的水解”一課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幾種鹽溶液,用PH試紙檢驗其酸堿性,根據現象學生就會產生對此現象的疑問,激發了求知欲,就會要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接下類的學習探討之中,這樣學生不僅在能夠很大程度上準確理解和把握化學理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教學的課堂效率。另一方面,教師在授課是應該創設有趣地教學情境,可以將生活引進課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的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共鳴的方式聯系生活講授甲醛的介紹,介紹甲醛時可以聯系福爾馬林防腐、酚醛樹脂等等,讓學生能夠自覺地尋找甲醛的相關特點,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甲醛的知識點的理解。(三)重視實驗教學的演示,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率。掌握化學元素的化學性質是學習化學的關鍵。在有機化學中,醇、醛、酸它們之間的轉化只有通過具體的實驗演示才能夠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這些化學元素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并且只有掌握了這些元素的化學性質才能為接下來的實驗做良好的鋪墊,所以為了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加強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視、提升教學實驗技能。

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認知活動主體,向其傳授有效教學方案。旨在提高最終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需要目的性、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進行學生本體自學方法指導和潛在興趣激發,借助先進教學設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教學水平提高等。

作者:張志霞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