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課程緒論教學設計
時間:2022-12-11 03:18:59
導語:分析化學課程緒論教學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化學課程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中,緒論課作為首次教學內容,能使學生明白該課程和后續專業課的聯系以及分析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這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在緒論課的教學設計中,可以通過應用短視頻等信息化手段、分享學習和考核方法等來闡述分析化學課程與后續課程的關系,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分析化學課程在生活、食品安全、科研中的應用,從而引起學生對分析化學課程的重視,提升他們的創新意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分析化學課程;緒論課;教學設計
分析化學課程具有理論知識點多且抽象、需要無機化學知識支撐、在建立分析方法時影響因素較多、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等特點,很多學生對學好這門課程信心不足。緒論課作為分析化學課程的首次授課,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從宏觀上建立對分析化學學科的認識,使他們了解分析方法在保障食品安全上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消減畏難情緒。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具有良好教學效果的緒論課將有助于學生后續課程的順利學習。結合近幾年的課堂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好的緒論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緒論課是師生的首次見面,良好的第一印象對后續教學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授課前不僅需要參考多本教材和網絡資源來精心組織知識框架體系,以使內容豐富、視覺效果良好的授課課件能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而且需要在儀表儀態方面精心準備,用整齊的著裝、流利的普通話、洪亮的聲音、幽默的語言增加課堂的吸引力。這樣,學生在享受知識盛宴的同時也會對教師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在喜歡教師的基礎上增加學習課程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緒論課的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集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
分析化學課程的緒論課主要講授:什么是分析化學,分析化學在實踐中有哪些應用,分析化學的歷史、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學好這門課程。將信息化的手段融入到緒論課的講解中,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傳統緒論課教師滿堂講、學生心不在焉的狀態。在講授什么是分析化學時,教師可制作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首先在課件中向學生展示兩瓶商品化的純凈水和礦泉水的圖片,其次引入一個帶有疑問符號的動畫形象并配文“如何區別純凈水和礦泉水呢(分析化學的定性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然后通過一定的分析方法區別出兩者,再次引入正在思考的動畫形象并配文“那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含量低于多少才是合格的礦泉水呢(分析化學的定量問題)”。這種多媒體與具體事例結合的方式,能使學生明白分析化學是研究獲取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的分析方法以及相關理論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確定物質含有哪些化學組分,測定物質中有關組分的相對含量,鑒定物質的結構及其與物質性質之間的關系等。在講授分析化學的發展趨勢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微視頻的方式,如將網絡上有關分析化學的最新學術會議的短視頻引入課堂,從而拉近學生和學術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分析化學的興趣。
三、多層次全方位地介紹分析化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農田到餐桌”的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者關注的重要問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食品安全工作者的后備軍,一定要掌握必需的分析技能。緒論課向學生打開了一扇分析化學如何在食品安全中應用的大門,在教學中需考慮到所有學生的需求,因此在緒論課的講述中,教師要采用多層次全方位的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首先,聯系生活實際,可以引入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問題,通過生活常識告訴學生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自烹飪完成起,在放置的過程中含量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存放過程中含量如何變化以及對應的存放時間等。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的食品科學與營養系的學生采用光學方法,利用亞硝酸對氨基苯磺酸和鹽酸萘乙二胺的顯色反應,清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學生通過應用分析化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拉近了與分析化學課程的距離,明確了分析化學可以服務日常生活的意識。其次,教師向學生講述現代食品企業品控部門的日常工作(如水分含量的檢測、灰分的分析、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食用油中酸價的測定等),告知學生這些工作的順利完成均需要從業者具備分析化學的方法選用、開展分析化學實驗設計以及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的能力。通過學習分析化學,學生具備這些技能后,有志于畢業后走向該工作崗位的學生明晰了分析化學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聯系,認識到該學科在未來工作中的地位。學生深知學好分析化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次,教師向學生介紹分析化學在科研工作中的應用,如使用氣相色譜方法可以分析果蔬中農藥殘留的含量,使用液相色譜可以測定肉制品中瘦肉精的含量,自行設計熒光探針可以快速檢測食品中的甲醛等,并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明白創新就在身邊。教師要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食品安全事件,建立學習分析化學的新方法,為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積累素材,為學生將來走向科研道路指引方向。最后,教師要引入社會上的熱門事件(如蘇丹紅鴨蛋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鎘污染大米事件等),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明白食品安全工作者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通過多層次全方面的介紹,學生能清晰地意識到分析化學課程的重要性,只有學好分析化學才能為保障食品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分享學習分析化學的方法,指引學生高效學習分析化學
緒論課肩負著幫助學生適應大學學習模式的重任,分享學習方法是緒論課中重要的一環。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更好地內化知識,“課前自主預習—課中認真聽講—課后總結反饋”是較適合分析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分析化學課程知識點較多,課前自主預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能使學生做到對知識點心中有數,知道哪部分是自學已知,哪部分是課堂重點解決的疑難問題,從而提高聽課效率。課中認真聽講是知識內化的核心環節,教師要熟知學生的認知規律,在課堂中根據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地分析講解知識的內在聯系。課后總結反饋是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學生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習成果可以使教師掌握學生的最新學習進展,做到查漏補缺,教學相長。
五、介紹考核方式和方法,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考核方式是學生關心的問題,在緒論課上介紹考核方式,有助于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分析化學課程的考核分理論考核和實驗考核兩部分。理論考核由平時成績和試卷成績(比例為3∶7)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由考勤、課堂提問、書面作業、網絡空間作業組成。實驗考核不同于理論考核,更加重視對過程的考核。實驗考核由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組成的教學實驗(30%)以及指定題目的考核實驗組成(學生需自行查閱文獻,完成實驗設計,提交實驗報告,這些占70%)。教學實驗成績由預習報告、操作過程、實驗結果、實驗報告組成。考核實驗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考核方法和方式的闡述,學生對未來的努力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時更加清晰地意識到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勝任食品分析工作。
總之,為了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多種信息化手段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將食品安全問題融入教學活動中,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強化學生對理論的認識。緒論課承擔著對學生打開分析化學大門的重任,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與時俱進地改進教學方法,通過不懈努力,進一步提高分析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為培養應用型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馬心英,薛守慶,陳美鳳.上好分析化學第一課喚醒大學生責任感[J].山東化工,2017,(3).
作者:劉俊桃 馬志偉 劉志景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 上一篇:分析化學課程網上實踐教學研究
- 下一篇:分析化學“翻轉課堂”實施及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