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綠色化學教育探討

時間:2022-09-28 03:31:24

導語:高中綠色化學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綠色化學教育探討

【摘要】環保理念應在日常的教學中滲透到學生思想中。而化學的開始教學時期是初中,對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有重要作用。在化學理論、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以及生活實踐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從而提高學生在化學應用中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綠色化學理念;高中化學;對策分析

化學工業是我國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化學工業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益處。但化學工業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視的。綠色化學理念是從環保角度產生的一種理念。其重視任何化學活動中的環保工作,并盡可能地降低化學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在初中化學教學階段,學生初始接觸化學。從這一階段中,應該采用綠色化學理念進行教學,讓學生熟悉化學活動中如何進行保護環境。現主要對化學教學和綠色化學理念的融合方法進行分析。

一、理論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環境污染主要是化學污染所致,化學教學中應正視環境污染。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化學教學章節的內容,聯系環境污染的類型進行講解化學對環境的影響。例如,化學中的空氣組成內容章節,要將其與大氣污染相結合教學。大氣污染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也是學生最容易接觸的污染問題。而空氣污染的產生源頭有多個,污染的化學物質有很多種。包括汽車排出尾氣中的污染氣體成分、生產時排除的尾氣中污染氣體成分等。講解時要注意講解污染氣體成分、排放源頭、污染結果以及酸雨產生的過程等。同時可將化學教學內容擴展到預防、治理污染方面。從而培養學生的防治污染、保護環境意識。另外,雖然CO2并非有毒氣體,但其可造成溫室效應[1]。因此,在融入綠色化學理念時,不僅要強調有毒物質的污染,還要說明無毒氣體對環境的危害。從而讓學生對化學與環境之間的影響認識更加全面、深刻。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對策

(一)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化學實驗脫離了實物,對于推進綠色化學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是由于多媒體的應用使得化學實驗通過視頻操作展示,學生不需要利用實物進行驗證,減少了實驗資源消耗,減輕了實驗殘留物對環境的污染。通過多媒體演示,一些操作復雜、重要性大但實施困難的實驗也能輕松展現出來,能夠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對于一些可能導致爆炸,需要用到有毒、有害物質,會有污染氣體或者物質排放的實驗,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避免了親手操作,有效避免了諸多危險。因此可以說,將化學實驗通過多媒體演示很好的體現了綠色化學的理念,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減少了污染。

(二)處理好實驗中的三廢,將污染降到最低

三廢是指實驗留下的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棄物,綠色化學的根本原則是將可能造成污染的化學從源頭上進行阻止。因此,對于化學實驗結束后留下的三廢,必須通過綠色化學的方法進行相應處理,實現最大程度的回收以及再利用,這樣不僅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還能夠節省實驗支出。化學實驗教師應該提高對三廢處理的重視程度,將其融入到綠色化學的理念傳播中,最大程度減少污染。向學生講解未經處理排放的三廢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使學生形成環保意識,指導學生掌握三廢處理的正確方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禁止出現回收不及時、隨意排放的情況[2]。在實驗教學結束后留出部分時間向學生講解實驗廢棄物無公害處理的相關內容,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廢棄物正確處理的重要性,了解循環再利用對于環境保護的促進作用。

(三)實驗采取循環式或者封閉式,達到零排放

以往在進行有毒有害氣體的相關實驗時,多選擇在通風環境下進行,這樣會使得有毒有害氣體直接向空氣中排放,導致空氣污染。在綠色化學理念下,應該將有毒有害氣體產生的實驗放在密封的環境下進行,實驗出現的有毒有害氣體利用密封環境中的裝置吸收,達到對自然空氣的零排放。也可以選擇重新設計有污染物產生可能的實驗的方法、技術、內容、儀器等,綜合各個分散的實驗,將上一個實驗產生的污染物作為接下來實驗的原材料,進行循環實驗,這樣不但能夠避免空氣中進入有毒有害氣體,還能夠將各個實驗間的間隔時間縮短。比如,教師在教學“氯氣制備及性質”的相關實驗時,實驗期間應該選擇NaOH溶液將多余的氯氣進行吸收,避免排向空氣中造成污染。同時吸收到的溶液又可以用于“碘量法測定氯離子含量”實驗,這樣不僅避免了廢棄物排放,還利用其完成了另外的實驗,真正體現了綠色化學的理念。

(四)在實踐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

學習和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學生的認知離不開生活實踐。化學本身與生活密切聯系,具有很高的實踐性。在上課時,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污染事件。以便在課堂中共同探討化學的應用性及對環境的影響。例如在學習有關H2O的內容時,讓學生舉例生活中所看到的水資源。一般情況下,學生接觸到的水有生活淡水、生活廢水、污染河水等[3]。同時組織學生學習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一般造成水污染的物質有污水中的堿、酸等物質以及重金屬如銅、汞等化合物。并例舉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如日本水俁病等。讓學生對水污染引起的嚴重后果有一定的認識。同時,污染的水中還有苯、乙二醇等毒性高的有機物。而這些毒性物質將造成水中生物死亡,使水發臭。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淡水資源的寶貴以及水污染的嚴重后果。

三、結束語

學生剛剛接觸化學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興趣。因而在化學的學習中有一定的積極性。化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生活中的化學應用,還要讓學生了解化學引起的污染問題。因此,要在化學理論、實驗、實踐以及多媒體的教學環節中,將綠色化學理念進行融合,全面展示化學與環境的關聯。從而讓學生對化學的益處、害處都有初步的認識。全方位培養學生初中化學的綠色化學理念,提高對環保的認識。

作者:周生 單位:安徽省懷遠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周柳玉.芻議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2:68-69+77.

[2]房建華.“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01:58.

[3]曾春燕.“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才智,2014,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