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策略

時間:2022-08-29 03:44:02

導語:新課改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策略

【摘要】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當下,新課程的改革步伐也不斷加快,課程的改革就是為了提升教學效率,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果,同時讓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培養,以適應時代的需求。高中化學也不例外,許多化學老師都希望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更加高效合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新課堂,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們化學思維和綜合能力。筆者通過多年實踐教學摸索,結合高中化學的學習特點,融入新課改理念淺談高中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構建策略;新課改

一、高效課堂的前提是高效備課

備課往往是老師容易忽視的一個教學環節,它能夠幫助老師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前提。只有課前制定好計劃,課上教學才能在預期的軌道上前進,達到教學效果。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大多是參考教科書按部就班的復制粘貼給學生,很少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深入研究。在新課改的要求中,需要老師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能夠深入研究教材,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實踐備課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化學年級來劃分小組,進行小組高效互助備課。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們可以通過相互交流經驗分享,通過對不同班級的綜合了解,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備課計劃。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制定教學計劃,還要認清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差異性,切不可一個計劃整班輸出,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才能有效保證教學質量。

二、師生互動提升學生主體學習地位

新課改的理念除了要建立高效課堂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之外,還有一個大前提,或者說是成功實施這一計劃的基礎,那就是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體現。只有根據學生們的興趣喜好來創設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并且通過學習的過程得到全面發展。新課改要求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溝通的互動互學中共同進步。舉例:“鈉的性質”這一課時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演示在水中加入鈉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并提出問題“鈉為什么會漂浮在水面上并溶為小球狀?在現實生活中,又見過那些類似的場景?”通過問題學生們可以進行討論和想象,老師可以隨時解答和引導,讓他們能夠自主思考,通過互動交流,來達到掌握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能使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為牢固。

三、情境教學的創設

新課程的教學方式離不開情境教學模式,這種方式的效果得到了許多化學老師的認可,它的運用有助于教學效率和課堂質量的提升,重點是可以幫助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舉例:“鎂的提取與應用”這一課時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情境1,實物情境創設。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展示鎂這種稀有金屬的實物,以及一些鎂合金的材料,并將它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講解給學生。情境2,實驗情境創設。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現場實驗,通過實驗現象,比如,鎂與二氧化碳,鎂與鹽酸,所產生的不同反應,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們通過已知知識點,來探討這一實驗過程。情境3,多媒體情境創設。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海水中提取鎂的流程”利用圖片和視頻進行全方位觀察,要求學生思考,海水中本身含有氯化鎂,為什么還要在沉淀池中加入石灰乳和鹽酸,為什么又能重新生成氯化鎂,是不是沉淀池中加入氫氧化鈉以及原因?通過問題與視頻的情境,讓學生帶著興趣來自主探索問題,從而有效構建主動知識體系。

四、興趣重點解讀

之所以將興趣單拿出來說,就因為它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無論是哪個學科,都離不開興趣這一至關重要的因素。高中化學自然也不例外,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學識,還要具備解讀學生學習態度與感受的能力。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帶動起來,才能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學習過程中,教育目標才能實現高效。舉例:“分子、原子”這類課時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道具或者化學模型來輔助教學,比如一副象棋、一盒乒乓球,讓學生帶著好奇來主動跟隨老師解惑這些看似與教學無關的生活用品,其實都是老師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點的套路。

要想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就離不開對新課程的解讀,當然這一過程也是所有化學教育從業者共同努力實踐探討摸索的方向,面對這份責任,老師要勇于突破常規挑戰自我,一切努力的目的都是為了服務于教育,促進教學質量。化學知識本就源自生活,老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借鑒知識理論與實際結合,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化學的意義與價值,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也為高效課堂的開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國清.淺談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16(33)

作者:王立福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