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育

時間:2022-03-25 11:02:48

導語: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育

新的課程標準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了研究方向,那就是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筆者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談點體會.

一、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原則

1.尊重學生“異類”意識.現在的初中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能夠接觸并使用電腦、MP4等新型學習工具,還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興趣特長和學識水平為基礎,喜歡刺激,能夠廣泛地接受新生事物汲取知識,擴大自己的視野.所以說,現在的初中學生有比較廣的知識面,較為寬泛的愛好興趣,在課堂學習時不再拘泥于教材的內容和范圍,這就是他們的“異類”.在教學中,學生回答問題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可能是錯的),教師應予以尊重.雖然這些學生的觀點有時得不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同,但他們的求異思維應予以保護.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師生、生生進行互動交流,進而得出正確的觀點,讓學生自覺地傳遞知識,參與教學活動,進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激發學生的創新情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利用聲、光、電的作用實行多元教學,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多樣風采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情感.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一般使用動漫演示,符合初中生的心身要求,能夠營造出學生所需要的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和意境,也隨之讓學生的情感以一種新的方式展現.此時,學生的創新意識是一種本能反應,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一種內在的推動.

3.讓學生發揮個性.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是以實驗教學為主,目的是讓學生不但從理論上理解化學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做到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學識情況自主安排課程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實行互動交流的課堂教學.傳統的化學教學,教師是整堂課講解,學生是被動聽“天書”.一堂課下來,教師累得夠嗆,學生腦子空空.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主動與被動的關系,學生對教師“心存敬意”,教師對學生“恨鐵不成鋼”,總是那么不合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教師的思維牽引著,沒有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談不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一切圍著學生“轉”,教師的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學識水平和個性特點,自然就找到了學生和教師進行互動交流的“結合點”,這樣的課堂能和諧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會有嗎?答案是肯定的.學生沒有了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有的只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學習者的關系,并且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自己獨立空間內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教師主動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摸清學生的“脈搏”,為學生指出正確的學習方向.只要方向引導到位,學生就能學有所得,就會有興趣、有激情,就會有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有了這種意識,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就會主動使用一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原理和教學技巧.

3.探索性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有效轉變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一些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知曉結論的正確與否,并加深印象,從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拓展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化學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調查探究活動,促使學生掌握課堂學習的知識.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課內學習,還要引導學生課外深入到社會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及教育資源對自己身邊的化學問題進行探究解答,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多媒體教學的出現,直觀的教具、圖像、聲音、動畫,符合初中學生愛動、好看、新奇的心理特點.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能使抽象的微觀離子、原子等結構模型化和動態化,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特點,抓住學生的心弦,促使學生掌握抽象的化學知識.

作者:費蕾 朱志國 單位:江蘇江陰市陸橋中學 江蘇江陰市華士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