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藥學專業化學教學

時間:2022-08-01 10:37:13

導語:淺談藥學專業化學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藥學專業化學教學

摘要:在分析高職藥學專業分析化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以專業的視角,探討藥用分析化學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合理性。提出在藥用分析化學教學中,任課老師可以根據專業需要提取教學重點和適當補充課外內容,為學生傳授夠用的理論知識;同時,理論和實訓結合,培養專業技能,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和未來的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藥用分析化學;教學內容;專業課程

藥用分析化學是關于分析方法和化學信息理論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物質的化學組成、含量、結構和形態等,在高職藥學專業中,是其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對于新藥開發、藥品質量的綜合控制、藥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分離和鑒定、藥物代謝和藥代動力學研究、藥物制劑的穩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等,都要運用到分析化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1]。通過該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觀察、分析判斷能力,以及精確細致的科學實驗能力,為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藥用分析化學同專業課程藥物分析密切相關[2],為促進二者之間的有效銜接,教學方法和內容應以服務于專業課程而進行適當調整。

一藥用分析化學目前的教學實情

藥用分析化學課程,在高職藥學專業中,一般設在第三個學期,是在學生了解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開設。很多高職院校的藥學專業,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列為公共課,由公共課部或基礎課部的老師進行授課。由于公共課的老師和專業老師分屬不同系部,二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教學環節難免會出現脫節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時,感覺非常吃力。專業課老師在講授專業課時,對于涉及到分析化學的一些知識,以為學生已學過,常是一言帶過。其實,學生卻是一頭霧水,稀里糊涂地跟著老師的節奏進入下一個知識點。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便會大幅降低,專業課的教學也會陷入極其被動的尷尬局面。因此,專業基礎課的老師與專業任課老師應時常溝通,了解專業課對基礎課的知識需求,有目的地調整教學重點,與專業課進行有效地銜接。筆者以我校藥學專業為例,談談藥用分析化學教學中教學內容設計的一些粗淺建議。

二藥用分析化學教學的一些設想

(一)緊扣藥學專業,主次分明,適當補充對于藥物分析,由于生產力技術水平和其它因素的影響,目前版本的《中國藥典》在滴定分析方法的內容上還是占有較大的比例[3]。因此,在藥用分析化學教學中,應向學生解釋藥物分析檢測中化學分析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作為經典的分析方法,應加強其理論和實驗教學。容量分析法中,在滴定方式的選取方面,返滴定法在藥品檢測中的應用較多,比如,溴量法測定五號位基團帶不飽和鍵的巴比妥類藥物,阿司匹林水解后通過返滴定測定其含量,剩余堿量法測定氯貝丁醑,間接碘量法測定異煙肼等。因此,在滴定分析中應注重加強對返滴定法的理論教學,同時適量增加采用返滴定法的相關實驗。對于非水溶液的酸堿滴定,因為大多數學生對非水滴定很難理解,所以講解這個內容體系時,教師應將無機化學中的酸堿質子理論,預先給學生補上,同時多穿插實例進行授課,讓學生重新對酸和堿的概念有新的認識。此外,對于溶劑,也要讓學生多了解,可在授課時進行一些有機溶劑的實驗,給學生一些感性認識。通過這些知識的鋪墊,為學生理解非水溶液滴定打下扎實的基礎。在藥物分析中,學生在使用非水容量法檢測有機堿鹽、有機酸鹽及有機酸堿金屬鹽類等藥物的含量時,就會對該知識點順利地掌握。從分析方法的發展來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儀器分析法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工業分析中應用非常廣泛,在藥物分析中也不例外。在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進行多組分含量分析中,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不需要分離雜質便可進行測定,操作過程簡化,在藥物檢測中應用較多,如藥物的雜質檢查、復方制劑的含量測定等。但是,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章節中無此項知識點,考慮到專業課需要,可以補充這種方法的理論和分析案例,使學生對該法有一定的了解,為學習藥物分析課程打下基礎。藥用分析化學課程對單組分測定介紹了三種方法,即吸光系數法、工作曲線法和標準對照法。在中國藥典中,標準對照法收載較多,在授課時應強化該法的教學,盡量結合一些藥物分析的相關實例配合進行講解。從1985年起,在藥典中,高效液相色譜(HPLC)從無到有,其收載數量和檢測類別逐版快速增長。它預期將用于未來的藥典色譜,特別是HPLC將成為藥物含量分析方法的主流分析。因此,對于藥用分析化學的教學,其重點應放在色譜法體系,包括經典液相色譜、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以及其它在藥典中收載的色譜方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色譜分析的基本理論,增加色譜實驗,為學生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尋找專業課中關聯概念的異同,宜強調提示藥用分析化學與專業課程中有很多的相關概念,其內容存在一定的差別,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中容易混淆。因此,在分析化學的教學中應尋找這類概念,并在授課中向學生進行強調,下面列舉幾個這方面的實例。實例一,區分檢測分析結果表示的差異。在藥用分析化學中,物質含量的測定結果以百分含量表示居多。在藥物分析中,原料藥的含量結果大多以百分含量表示,但藥物制劑的含量表示,常采用標示量的百分含量。如鹽酸曲馬多緩釋片的規格為含鹽酸曲馬多0.1g,稱為標示量,中國藥典規定含鹽酸曲馬多應為標示量的93.0%~107.0%[4]。假如檢測結果在藥典規定的標示量限度范圍內,則鹽酸曲馬多緩釋片的含量符合藥典規定。實例二,區分濃度的差異。在藥物分析中,碘標準溶液或溴標準溶液假設為0.1032mol/L,學生通過分析化學的學習,通常認為它們的濃度是事實上,藥物分析中的含義是“I”或“Br”的含量為0.1032mol/L,也就是說,含I2或Br2是0.0516mol/L。實例三,區分溶液濃度表示上的差異。在藥用分析化學中,標準溶液的濃度通常采用物質的量濃度(mol/L),但在藥物分析中,標準溶液的濃度基本采用滴定度(mg/ml)進行表示。滴定度常使分析結果的計算簡易化,可在分析化學中,多數老師只是簡單帶過,主要是學生認為這一概念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為便于專業課程的學習,任課教師應加強滴定度概念的講解與習題演練,確保學生在藥物分析中能熟練應用滴定度進行計算。以上這些溶液區別在教學中應向學生闡明,講解清楚,以免混淆,引導他們正確理解和使用。上述例子表明,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在某些概念和應用上存在一些差異,這就要求基礎課的老師要善于去發現,并在授課時向學生重點強調,引導他們正確理解和學會運用。

(三)理論與實訓相互融合,培養專業技能藥用分析化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提倡培養綜合專業技能。在省高職高專學生專業技能抽查標準和題庫中,其中《藥學》分冊[5],技能抽考項目達到15個,可見分析化學在藥學專業中所占的份量。按照這些項目,我們將一些藥物的分析檢測有機地融入進去,根據專業技能抽考的評價與考核標準進行實驗實訓。通過實驗實訓,培養學生專業的實驗技能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心中樹立“量”的概念,讓學生加深對分析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在藥物分析檢測方面的運用。

三結束語

藥用分析化學的任課老師應主動與專業教師進行交流,了解專業課對分析化學相關知識的需求和差異點的辨析,確保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銜接,并為之有效服務。同時,根據高職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可接受性,將藥用分析化學和專業課有關知識進行融合,讓學生以知識鏈接的形式該專業及發展方向。在教學方式上,針對化學知識雜而多,教學學時偏少的特點,教學應側重于與藥學課程密切相關的知識點上,對其精講多練,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夯實專業基礎。而對于專業課程應用很少的化學知識點,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培養要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作為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拓展需求,以了解為主。此外,藥用分析化學教師,在授課的適當時機,穿插對學生進行STS教育,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縮寫,即科學、技術與社會[6]。教師利用分析化學在社會生活、藥學中的應用進行有關知識的延伸,引導學生了解專業前沿,一定程度上可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欲望。

作者:李華生 王文淵 單位: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趙文秀,董順福,董樹國,等.打好藥用分析化學基礎促進藥學專業課程學習[J].中國科技信息,2012(1):152.

[2]邱承曉.薛全振.王海燕.等.化學課要切實為藥學專業課打好基礎[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1:60-61.

[3]李華生,王文淵.高職藥學專業基礎化學教學內容的探討[J].廣東化工,2016,43(16):249-250.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第二部:937.

[5]涂冰,劉漢,任曼瓊,等.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標準與題庫叢書:藥學[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1-2.

[6]趙晶.藥學專業無機化學課程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的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