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論文3篇
時間:2022-12-19 10:56:39
導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初中化學實驗準備
化學教師是實驗的主要引導者,在實驗的準備階段必須先了解實驗內容,根據實驗過程和實驗目的列出實驗所需要的儀器和藥品。在部分實驗過程中,為了達到完美的實驗效果,藥品用量大,危害較大,所以在實驗的準備階段不僅要考慮到實驗的成功與否,還要考慮到對室內環境造成的影響,倡導綠色實驗。在一般的化學實驗過程中,儀器應以小型的為主,把藥品的用量控制到最少量,在選擇設備的時候除了關注實驗的趣味性外,還要考慮余液的處理和實驗安全。例如,在《金屬與礦物》和《應用廣泛的酸、堿、鹽》中,實驗過程可能用到鐵、鋁、銅、鹽酸和硫酸等,在實驗準備階段要將這幾種金屬片裁成一厘米寬,十厘米長的金屬條以供使用,試管選用小型試管,將金屬片置于酸中觀察反應現象,實驗結束后拿出金屬條清洗干凈以供下一次實驗使用,這樣的實驗過程簡潔、高效,在藥品用量最少的情況下達到了實驗效果。初中教材中也有制取氧氣的實驗,在制取的過程中一般選擇的是高錳酸鉀,主要是考慮到實驗的安全性。使用高錳酸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實驗,實踐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在取用藥品時要當心不要灑落在桌上。教師在實驗準備階段就要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中,棉花要放在試管口兩厘米的位置,這樣做能防止高錳酸鉀被氣流引到水中,實驗結束后要將小型試管和藥品一起回收,試管要用雙氧水清潔。在學習酸堿指示劑這一知識點時,也需要用實驗進行輔助教學,在實驗的準備階段,教師要準備一些花瓣、白菜和胡蘿卜。在實驗開始前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每組選用一種物品進行實驗,各小組在結束后可相互交流。在課堂上研碎胡蘿卜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所以在實驗準備階段就要研碎好,這樣既節約時間,又節省藥品。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
實驗內容在化學授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不僅能教授給學生一些常用的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實驗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考試過程中,實驗題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教師要認真組織開展實驗教學課程。
(一)要提前演示現象
在實驗準備階段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教師要對實驗的過程進行演示,在演示前要說明實驗的目的,實驗的注意事項,然后再開始操作。比如,在講解氫氣時,由于氫氣不純時會發生爆炸,為了收集到較為純凈的氫氣,也為了實驗的安全性,要用排水法收集氫氣。在實驗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仔細觀察,使學生掌握氫氣的制作方法和檢驗方法。實驗課的開展不僅包括實驗操作,還包括實驗結束后的實驗報告。在完成每一次實驗后,教師都要進行實驗報告總結,在實驗小組長的監督和教師的精心指導下,最后選擇比較出色的給予表揚。
(二)實驗要具有代表性
教師要組織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實驗進行演示,從而讓學生了解此類化學物質間的反應。同類型的反應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規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各種反應的概念,教師要安排一系列有關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從中總結出規律。例如,教師可以準備木炭、硫粉、鋁絲和磷粉,做不同的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這些物質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金屬物質,一種是非金屬物質。通過這一類型物質的化學反應,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化合反應的概念。同理,在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的概念總結上,也都是通過觀察這種經典化學實驗現象總結的。在學生歸納這種反應概念時,教師需要組織一系列富有內涵且直觀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推理,挖掘感官的知識,提煉出化學概念。例如,在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這個實驗結束以后,學生會有以下錯誤的想法:但凡是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考慮生成一種物質和生成兩種物質的區別在哪?為什么有這種區別?這樣對比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概念。
(三)實驗要具有說服力
現象明顯的化學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化學理論非常重要。由于化學理論比較抽象,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師要設計一些有說服力的實驗,使學生在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講解電離的概念時,可以通過液體導電的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進而促進學生理解電離的概念。另外,在初中實驗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到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一些化學物質具有毒性,教師一定要告誡學生按實驗步驟和實驗規則進行實驗。總之,在初中化學實驗的準備和開展過程中,師生要時刻總結經驗教訓,摸索實驗技巧和實驗方法。同時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要認真摸索,刻苦鉆研,爭取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有新的突破。
作者:朱廣威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韓橋鄉初級中學
第二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探究
1、注重規范,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設置初中化學實驗課的目的是教會學生認識和使用常見的化學儀器,并學會基本的實驗操作,為日后學好化學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應重視學生實驗的安全性和規范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例如在講“氧氣的制取”一課時,教師應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對于氧氣的理解,可以說氧氣的性質、用途等等,當課堂氣氛較為活躍時,引出實驗內容,即學習氧氣的制取方法。以高錳酸鉀制氧氣為例,在正式操作之前,首先讓學生認識實驗原料和所需儀器,并將實驗步驟總結成單個字,查裝定點收移熄,隨機找7位學生發言,每位學生敘述其中一個字代表的含義。學生會在思考的同時聆聽他人的答案,無形中提高了學習的專注度。然后由教師敘述實驗中容易出錯的地方,并進行實驗演示,學生負責觀看,以熟悉實驗流程。最后由學生自己操作,觀察實驗現象,書寫實驗報告。教師應教導學生正確認識觀察現象和實驗結果,看到水排出是實驗現象,生成了氧氣是結論,應將它們分別記錄到實驗報告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如果最后實驗失敗,沒有制出氧氣,學生就要在報告上寫沒有發生任何現象,而不是編造實驗現象。教師應與學生一起尋找實驗失敗的原因,并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這樣學生在實驗成功后會獲得巨大的滿足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每次實驗結束后,教師應讓學生自己清洗實驗儀器,整理實驗臺。如果學生忘記了,教師應該提醒學生,今天的實驗課程結束了,下面還有最后一項內容,那就是…學生會回答整理實驗臺,然后教師要適時的表揚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自覺性。
2、注重聯系,增加對比實驗
對比實驗法是初中化學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由于化學知識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這為對比實驗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應在講述新實驗時將舊的知識點與新的實驗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了之前學習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化學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例如在學習CO2的制取時,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并用燃燒的木條湊近瓶口,如果木條熄滅,證明CO2已集滿。H2的制取則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同樣用燃燒的木條湊近瓶口,當看到藍色火焰并伴有噗的聲音,證明H2已集滿。將兩個實驗對比進行,并提出問題,為什么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為什么制備CO2和H2用的酸不同?制得的CO2中是否還有其他氣體,為什么?讓學生邊觀察實驗邊思考,通過對比找出制備兩種氣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3、注重創新,共同設計與改進實驗
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延伸拓展,與學生共同設計開放式實驗課程。例如在講授酸和堿時,已知酸和堿都可以用紫色石蕊檢驗,紫色石蕊溶液在正常狀態下是紫色,遇酸變紅,遇堿變藍,而酚酞只能檢驗堿。教師可以據此讓學生進行探索實驗:是否能夠找到其他溶液,像紫色石蕊溶液一樣能夠同時檢驗酸和堿。并讓學生思考酸和堿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反應。與酸反應的物質有堿、活潑金屬、堿式鹽、堿性氧化物;與堿反應的物質有酸、酸式鹽、酸性氧化物。將酸和堿分別滴入這些溶液中,觀察是否發生不同的反應,從而得出結論:某些溶液可以與酸或者堿發生反應,但是無法與二者同時發生反應。所以實驗室中沒有符合要求的溶液,需要進行制備。教師首先要制成一份樣本,為學生提供參考,要準備一些實驗材料,如紅蘿卜、紫草、白菜等,讓學生辨別各種蔬菜,然后說明各種蔬菜的特征。接著將紅蘿卜去皮,把紅蘿卜皮泡在濃度為95%的酒精中,浸泡一天左右取出。然后將所得溶液分別與酸和堿反應,發現溶液變成了不同的顏色,因此該溶液可以當做指示劑。然后讓學生仿照教師的做法用其他材料設計實驗。由于所得溶液的功效與酒精濃度有關,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設置對比實驗,將實驗材料分別泡在不同濃度的酒精中,還可以泡在其他溶液中,研究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是否只有酒精溶液可以用作指示劑?需要多少濃度的酒精?單獨的酒精是否可以用作指示劑?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自己動手進行檢驗,并通過實驗得到答案。開放式實驗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奇妙,而且還能夠使其發散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重要作用。
4、注重探究,善于聯系實際
初中化學有許多內容可以讓學生做課外實驗,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食物為什么會散發香味?因為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比如將醋滴在雞蛋殼上,為什么會冒氣泡?因為雞蛋殼中有碳酸鈣,那么生成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比如運動會中的發令槍打響后為什么會冒出白煙?因為白煙的成分是五氧化二磷。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化學,學生可以觀察生活中的現象,研究化學知識。教師應鼓勵學生不從實驗室拿任何儀器,學會尋找使用代用品、甚至自制品做實驗,讓學生感到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在校內做,也可以在家里做。比如先取少量淀粉溶液在白紙上寫字,然后在陽光下曬干,最后用碘伏涂抹,字跡就會顯現出來。這是由于淀粉遇碘變藍,所以顯現的字跡是藍色的。這些都是簡單的化學知識,而且易于在生活中取材,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經常做課外實驗,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5、小結
教師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引導,讓學生溫故而知新,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思考,探索新的實驗方法,使化學實驗課生動、有趣。同時,教師應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以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徐小健 單位:集安市第七中學
第三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幾點體會
一、轉變觀念,重視化學實驗的教學
化學教學必須加強實驗教學,隨著教學的改革,實驗教學得到了逐步的加強,但總體來說,實驗仍是較薄弱的環節,它不僅影響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別是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雖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師的教育觀和實驗觀是一個較主要的原因。新課程突出強調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又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與失敗,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判斷、行動的能力,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我們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實驗的目的在于給學生學習化學創造一個自由的,基本的環境,使學生主動獲取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放開手腳,要舍得花時間,而不是用知識講授、習題訓練來代替實驗教學。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改變以往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傾向,糾正為了應付中考用講實驗、背實驗代替做實驗的錯誤做法,以及比較普遍存在的只滿足于完成規定的實驗教學任務而忽視通過實驗教學養成學生良好實驗習慣,訓練觀察思維能力和培養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等問題。深刻領會新大綱精神,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化學實驗的教學與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達到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初中學生好奇心強,他們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化學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激發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使這種“短暫”的興趣能夠穩定地保持并得以發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在教學中主要抓以下四點。
1、強化演示實驗教學在教材中,有些物質的性質,沒有安排演示實驗,如果只讓學生閱讀教材,默認其性質,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我常常根據具體內容,增添一些生動、形象的演示實驗,把理論知識融化在實驗之中。
2、利用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參與能力一、領會大綱精神,充分認識實驗教學演示實驗有很大的局限性,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事物及規律,我把一些演示實驗改成“分組實驗”,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之中。
3、開發家庭小實驗新教材配合教學內容,共設置了13個家庭小實驗。教學實踐表明,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4、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驗活動組織化學興趣小組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很好方式,興趣小組活動除了舉辦擴展課內所學過的知識內容的專題講座外,還以做化學趣味實驗,制作實驗教具、組織參觀、進行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展開。在小組活動中我盡量發揮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實驗。我們學校每年都要舉辦一次科技節,化學晚會列為專項內容之一。在晚會上表演節目(趣味化學實驗、化學小魔術、小游戲等)的都是化學興趣小組的成員,而觀眾大多是初中學生。豐富多采的晚會把他們帶入五光十色的化學世界,聽到“爆竹聲聲”,學生自然聯系到不純氫氣點燃時的爆鳴,看到“空瓶生煙”、“清水變色”,就急著想了解“這是什么變化?”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自己身邊,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
三、養成良好實驗習慣,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實驗習慣應包括:正確使用儀器、規范的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如實完成實驗報告、遵守實驗室規則、注意節約藥品和實驗安全等。我在教學中注意從科學態度、規范操作上給學生進行示范,對學生遵守實驗室規則提出嚴格要求,對如何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則加以具體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的訓練和培養,對初中學生來說,需要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初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時,我除了在課堂上演示規范的實驗操作讓學生模仿外,還將操作要點以“口訣”的方式介紹給學生,如往試管里裝入粉末狀藥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裝塊狀藥品要“一橫、二放、三慢豎”;液體藥品取用的要點是“瓶塞倒放、兩口緊挨、緩慢傾倒、加蓋放回”;使用膠頭滴管應“捏頭趕空氣、?放手吸試劑、懸空滴液體、管口勿觸壁”;以及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兩查、兩不、兩禁止”。總之,化學實驗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經。作為化學教師,我們一定要抓好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提高,為真正實現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丁文娟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
- 上一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論文10篇
- 下一篇: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實訓基地體系的構建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