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12-11 02:55:48

導語: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摘要:傳統的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存在不同專業標準單一、學生化學實驗基礎比較薄弱等問題。為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要對傳統的化學實驗課程進行改革。比如,精編化學實驗課程教材、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改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等措施,可以達到提高化學實驗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指導分類辦學、突出辦學特色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實驗教學環節,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重點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實踐

一、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的現狀

化學實驗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藥物工程、食品科學、生物技術、釀酒技術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實驗課程。化學實驗的內容包括普通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和有機化學實驗。現有的化學實驗有相當一部分內容較為簡單,大多數是常量、常規實驗,其中還有一些性質驗證實驗。在化學實驗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很多教師仍以“注入式”教學為主,讓學生“照方抓藥”,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化學實驗課程的安排上,各個學科標準單一,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基本相同,沒有結合本專業學習內容和培養方向而有所側重。隨著應用型本科教改的不斷深入,各個專業培養方案的總課時均在減少,化學實驗的課時也在減少,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開設較高質量的實驗,為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需要廣大教師認真研究和思考。此外,從學生自身來講,很多學生化學實驗的基礎比較薄弱。中學化學教師對學生實驗能力與技能的訓練普遍不足,很多學生動手能力差,對化學實驗興趣不濃,這些都是限制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

(一)精編化學實驗課程教材。化學實驗課程原有的教材分別是普通化學實驗教材、分析化學實驗教材、有機化學實驗教材。這些教材不僅有內容的重復,而且教學內容零散、知識的銜接和內容的貫通不夠,也沒有針對具體專業設置的實驗內容。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根據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特點以及教學方法改革的需求,以訓練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為目標,同時加強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將原有的化學實驗教材優化組合,并重新編寫了針對不同專業的大學化學實驗教材。該教材有以下特點:強化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結合各專業和社會的需求,選編了與生產實踐密切結合的、實用性強的實驗項目,增加了實驗的可操作性;提倡綠色化學實驗,盡量選編毒性小、對環境污染少的實驗,避免化學物質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針對不同專業編寫了不同的設計性化學實驗,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教材在編寫形式上以實驗項目為單元,從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用品、實驗內容、實驗步驟與記錄、結果與討論到思考題自成體系。在編排形式上注重“以人為本”,每個實驗項目后附有背景知識,不僅利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而且可使學生通過自學獲得必要的實驗知識。(二)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怎樣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科學新穎的教學方法是關鍵。在學生入學后,教師通過講座和觀看化學應用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化學實驗,促使他們對化學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上實驗課前,學生要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規則要求、實驗室安全知識、常用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等。同時,教師要盡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從容地做化學實驗。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高校和教師可以組織多種比賽,如趣味化學知識競賽、基本操作技能大賽、實驗技能大賽等,以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這些賽事活動也能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更具團隊合作意識。此外,教師要安排學生自己準備部分實驗樣品,而且這些實驗樣品最好取自實際生活,以此來激發學生善于發現、善于觀察的意識。例如:食品酸度的測定,除實驗室準備的肉、蛋、奶、醬油、醋、果汁等樣品外,學生還帶來了自己喝的早餐奶、豆漿以及自己釀造的醋等;在做測定水的硬度這一實驗時,學生按要求帶來了不同的水樣,有自來水、河水、礦泉水以及井水等。因為學生所取樣品都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都很有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改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根據學校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要求,教師對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刪減一些簡單的驗證實驗,選取生活和企業中的一些真實案例作為教學內容,加大綜合性、研究性的實驗比例,把“照方抓藥”式實驗設計成探索性實驗,把單一實驗設計成綜合實驗,增加實驗內容的連續性。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和要求安排不同的化學實驗課程內容。例如:針對食品專業,安排了“牛奶或奶粉中鈣含量的測定”“腌制品中亞硝酸鹽的測定”“商品味精純度的測定”等實驗內容;針對藥學專業,安排了“藥品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胃舒平藥片中鋁和鎂的測定”“黃連素的提取”等實驗內容。這些與相關專業結合的實驗范例有助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素質,讓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改變傳統化學實驗單純教師講授、學生“照方抓藥”做實驗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前指導學生觀看實驗視頻,鼓勵學生到圖書館查閱相關參考文獻,并要求學生相互交流,根據自己的想法撰寫預習報告。這樣的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研究興趣和創新意識。在課堂上,教師要因材施教,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此外,綜合性化學實驗教學宜采用任務教學法,教學環節包含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師生對實驗方案的分組討論、實驗方案后的自主實踐等。在實驗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常規的由實驗員準備試劑藥品的做法,要求學生列出所使用試劑儀器的詳細清單,并指導學生親自配制實驗所需的試液、標準溶液、指示劑等,從而消除學生在接觸化學實驗初級階段的膽怯心理,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配合作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鍛煉了學生操作實驗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五)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針對化學實驗教學時數少、實驗儀器設備不足這一難題,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可以開展網絡學習空間覆蓋行動。首先,建立化學實驗網絡學習空間,在對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基本操作教學活動進行錄像后,及時將之放到網絡學習空間,以便學生隨時查閱、學習。其次,把學生一些不規范的操作發到網絡學習空間,促使其在較短時間內改正。再次,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集體討論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找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最后,以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依托,教師通過網上資源開展一些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虛擬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對實驗知識有比較直觀的感受,學生也能安全仿真地操作實驗,此舉還彌補了因器材不足而導致實驗無法開展的不足。化學實驗網絡學習空間的建立,拓展了實驗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延伸了實驗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六)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領者,是保障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近年,學校每年選派2—3位一線教師到食品、藥品、飼料等企業和與農牧業有關的檢測機構進行鍛煉,實時掌握生產一線的動態和需求,從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確保能更好地服務區域產業發展。教師只有到企業研修,進行實崗鍛煉,才能保證實驗教學與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幫助學生順利實現校企過渡。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實踐性訓練,能使教學改革的理論指導和實施思路更加清晰明確。

三、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養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的,化學實驗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實踐課程,高校和教師只有不斷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總結、探索、創新、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應用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發展。廣大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學實驗教師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實踐能力,積極發掘化學實驗教學的新方法,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彭娜,李紅山,彭夢俠,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地方本科院校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8).

[2]方海林.應用型本科院校實驗教學體制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江蘇高教,2007,(1).

作者:楊新玲 吳金松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