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外貿戰略論文

時間:2022-10-19 02:38:00

導語: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外貿戰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外貿戰略論文

摘要:隨著人民幣升值,加上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增加,對我國和當前對外貿易產生了一系列影響。為此,中國應該利用升值期的機遇,變壓力為動力,謀求動態比較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出口競爭力,以應對人民幣升值可能對出口造成的負面影響,保持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對外貿易

一、引言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屢創新高。2007年1月11日,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突破了7.80比1的心理價位;2008年4月10日,兌美元官方開市價(中間價)終于首次突破七算,正式邁入“6”時代,創出匯率改革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人民幣兌換港幣的匯率也突破了1比1的心理價位,近期更是出現100港幣兌89.788人民幣的高位。人民幣的升值給我國的對外貿易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國也分析其原因,根據其影響制定出一系列應對措施。

二、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國際政治問題。一些西方國家頻頻呼吁人民幣升值,背后還另有原因。他們簡單地將人民幣幣值水平與其本國制造業的衰退聯系在一起,試圖強迫人民幣升值。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人民幣匯率過低。有人提出應將人民幣匯率恢復在1美元兌4.2元人民幣左右的歷史水平。二是中國外匯儲備過高,中國入世以來,并沒有出現進口激增,相反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國廉價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貨緊縮。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

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人民幣升值與國家緩解目前“經濟過熱”的顧慮相一致的。因為在固定匯率下,升值壓力會被轉化為通漲壓力,即外匯占款導致貨幣供給量上升,帶來通漲壓力。擴大人民幣浮動范圍會緩解升值壓力向通漲壓力的轉換,即人民幣升值會對國內價格形成向下的壓力。

三、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有利影響

匯率變動通過影響進出口商品的價格、數量,進而影響到一國的貿易收支。人民幣升值前,雖然我國貿易發展迅速,并處于貿易順差,但由于我國主要以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始終處于世界貿易的價值鏈低端,這也不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近年來我國貿易順差急劇擴大,促使了我國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從而使我國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顯著增強,同時也有利于消化部分產能過剩,擴大就業,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等作用。

1.有利于降低進口產品的成本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本幣表示的我國資產價格上升,進口成本下降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下跌,吸引更多國外投資。由于人民購買力增加,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發展。而且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價格都相對便宜了,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購買成本,增強了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是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2.有利于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長期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實行的是以“重出口,輕進口”為主要特征的出口導向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對出口的依存度過高,不僅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面臨著潛在的風險,而且容易導致企業低價惡性競爭,受到國際形勢波動影響等。目前中國的商品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約40%,其中出口初級產品占總量的12.5%,工業制成品占7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不到10%。而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中,技術產業的比重達到40%。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背景下,我國企業應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拓展企業的利潤空間,增強出口企業的非價格競爭優勢。發展深加工貿易,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競爭力。鼓勵我國企業擴大對外直接投資,以較低成本獲得外國當地資源,可以繞開進口國的某些貿易壁壘,繼續擴大我國的出口。

3.有利于減少貿易摩擦和矛盾

中國對外貿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而且連年保持著貿易順差,也使我國與主要貿易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加。2010年3月4日,美國商務部作出初步裁定,向進口自中國的鎂碳磚征收132.74%至349%的反傾銷稅,并計劃于7月份進行最終裁定。而僅在兩天前,美國商務部還宣布了另兩起初裁決定,對中國產的銅版紙征收4%~13%的反補貼關稅,鎂磷酸鹽征收109%的關稅。顯然,在全球經濟在各國政府和貨幣當局的刺激下,度過金融危機的恐慌階段而進入“后危機時代”以后,美國卻針對中國舉起了貿易摩擦的大旗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人民幣的升值有利于減少貿易摩擦和矛盾,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利于減少貿易順差的數值。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升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有助于其他國家對我國產品的低價傾銷訴訟。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于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伙伴對我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有助于緩和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我國經濟和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4.有利于提高國民的福利

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會使進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下降,出境旅游等變得相對便宜,這些都會直接增加國民的消費福利水平。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人民幣升值會提升中國人的勞動價值,進而全面地提高人的價值。人民幣升值降低了我國商品以及原材料的進口成本,這將吸引很多外資來中國設廠,提高中國GDP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在經濟蕭條的當下,無疑給中國國民帶來了很多福利。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

但是,隨著我國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相應的矛盾和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如流動性過剩,資源浪費,產業結構不合理,國際矛盾激化等。這些都迫使中國調整匯率,制定更合理的財政制度來緩和外界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

1.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這表現在,當人民幣對某一貨幣明顯升值時,中國與該國貨幣發行國(區)的出口增速就明顯下降,而進口增速明顯上升,這主要發生在美國和香港方面。人民幣升值后,出口企業要維持一定利潤,必須提高商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價格,而這樣做的后果勢必會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持續擴大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提高。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國際價格不變,則勢必要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出口利潤的減少又將嚴重打擊國內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出口數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但是,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它還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約,如國內外經濟形勢、出口商品結構以及貿易方式等。

2.人民幣升值會增加國外產品的進口,加劇國內市場的競爭

人民幣升值使得進口商品在國內銷售價格會降低,國內消費者可以同樣的貨幣購買更多的進口商品。這樣,外國商品大量涌進國內,對國內同類企業造成沖擊,出口加工企業將面臨虧損或減產,會導致許多素質較低的就業者也因此面臨失業危機。尤其是那些在質量、品牌、技術含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距離的企業,升值有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短期內不利于國內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市場占有率的提高,但從長期看競爭對國內企業的長期發展不無裨益。

3.對于我國出口行業和傳統優勢行業造成嚴重沖擊

顯然,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過大、出口價格彈性較低和科技含量較低的出口行業,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將受到較大的沖擊,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甚至可能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人民幣升值對紡織品的負面影響是根本性的,紡織品是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大宗出口商品。我國紡織品出口占全國紡織服裝出口的20%左右,僅次于歐盟十五國,居世界第二位。與其他國家比,我國紡織品生產和貿易方面擁有價格方面的優勢,出口價格對我國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人民幣升值對技術含量低的紡織品、服裝、鞋帽等外向型加工制造業也影響較嚴重。

四、我國的應對措施

(一)加強管制減緩人民幣升值

加強短期資本流動的管制是降低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徑。對于像企業境外直接投資、大型中資跨國公司的全球資金調撥以及銀行持有更多的海外資產等應逐步放寬,擴大國內企業和居民用匯的權力等。實行差別準備金制度,適當提高對新增非居民人民幣存款的準備金要求,從而降低銀行支付給新增非居民人民幣存款的利率,鼓勵境外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并放寬境內機構發行外幣債務管制。此外,改革人民幣匯率制度有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

(二)控制、合理利用我國的外匯儲備

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增幅之快,數量之大,引起了國內外諸多經濟學家關注。: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國外匯儲備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面對美元的大幅貶值,如何合理利用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外匯儲備高速增長,人民幣的外匯占款也相應增加。由于中央銀行是外匯的主要購買者,不得不被動增加基礎貨幣投放。這樣增加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和宏觀調控的難度。另外,外匯儲備占有大量資源,不能用于國內投資和消費。中國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應將外匯儲備投入到生產中去。大力支持“走出去”戰略。

(三)積極擴大內需,減少外貿出口依賴

我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我國外貿依存度由1978年的8.9%上升到2008年的59.8%。由于國內內需不足,對外貿易曾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不穩定預期下,進出口的任何變動對我國的經濟影響都是相當大的。入世以后,面對經濟的日益全球化,發展對外貿易依然是我國發展經濟的必然選擇。但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單純的依靠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是非常危險的,我國經濟增長應轉向內需為主。我國應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發揮比較優勢,強化國內區域分工。還要完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產品的建設。

(四)調整貿易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我國目前產業結構層次較低、出口依存度高,所以我們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中工業制成品的比重,提高出口產品的供給彈性,同時也要注意技術引進和產品研發,注重質量,創品牌效應,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減少高科技產品如光學、醫療、精密儀器和設備等對國外的依賴,通過在進出口兩方面的努力來減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的不利影響。公務員之家

(五)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增強國際競爭力

我國企業必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來提升其國際競爭力。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技術能力的核心,企業要想超過或戰勝技術領先者,必須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中國的國家經濟安全從微觀基礎上講,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中國企業的全球技術創新競爭力,包括技術研發競爭力、技術壟斷競爭力和技術利用競爭力,惟有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并實現技術創新力與市場控制力的統一,才能確保中國的市場安全和技術安全,即國家經濟安全。企業要把加大研究開發的力度,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作為應對匯率變動的根本途徑。

五、結論

目前來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還是一把雙刃,它對對外貿易的發展著實有著兩個方面的影響。人民幣適度的升值對于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既有短期抑制出口快速增長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進口行業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快速發展。只要我們樹立信心,鼓足干勁,不懈努力,我國的國際貿易水平就會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孫曦宇.人民幣匯率生成機制改革對短期資本和國際收支的影響—《世界經濟情況》2007年.

[2]蘭宜生.比較優勢與錯位發展相結合的出口戰略探析.國際經貿探索2005年.

[3]楊長江.人民幣實際匯率長期調整趨勢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