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利率及本外幣一體化研究
時間:2022-01-18 10:48:17
導語:人民幣匯率利率及本外幣一體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人民幣匯率利率變化趨勢出發,對人民幣利率市場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本外幣一體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為跨國企業投資管理及資產配置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利率;本外幣一體化
人民幣匯率以及人民幣利率作為重要的兩個經濟杠桿,其變動會對金融市場造成重要影響。基于對人民幣匯率與人民幣利率的分析,跨國企業將更好的全球司庫管理及本外幣一體化配置。
一、人民幣匯率的分析研究
(一)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經濟熱點,自2005年7月起,我國開始施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05年匯改至今已十年有余,匯改后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匯率波動越來越頻繁,波動幅度也越來越大,形成了更有彈性的匯率機制。除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受到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匯率維持在6.8左右震蕩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隨著經濟增速較快發展一直走在單邊升值通道,并于2014年初達到高點6.0368,累計升值高達27%。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及匯率市場化進程加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2014年開始呈現雙向波動的貶值趨勢。2015年8月,央行關于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公告,使得人民幣匯率定價更具連貫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大幅下跌至6.4左右。隨著美聯儲宣布結束QE進入加息通道,人民幣持續貶值至7關口附近,后因美元走弱趨穩。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因素包括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增長速度、國際收支狀況以及利率水平差異等。(二)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2016年10月1日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貨幣權重占比為10.9%,進一步推動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步伐,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跨入新時代。回顧我國多年的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未來的人民幣國際化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一是人民幣匯率和人民幣利率的改革,未來的人民幣匯率將會更加彈性,更加真實地反映出經濟市場的供求關系,人民幣將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全球資產管理配置的首選;二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渠道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政策的有效實施,為人民幣資本輸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1]。
二、人民幣利率的分析研究
(一)人民幣利率的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是從1996年開始的,存貸款利率市場化要求按照“先外幣、后本幣;先存款、后貸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的順序原則推進,2003年,國內經濟基本面回升明顯,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過渡到了上限開放、實行下限管理的階段,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2007年1月,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10年后,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正式上線運行。隨著2013年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下限,2014年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1.2倍,我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債券市場、同業存款、協議存款利率已經完全放開。2015年內央行連續5次降息和5次降準,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4.35%,存款基準利率下調至1.5%,央行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利率調控更加倚重市場化貨幣政策工具合傳導機制,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收官階段。影響人民幣利率變化的因素包括平均利潤率水平、資金的供求狀況、借貸資金的風險以及物價水平等。(二)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研究。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就是將政府管制利率轉變成市場調節利率,使市場供求雙方進行利率的調節。加快我國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進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制度優化,確保企業準確及時地適應市場利率變化,有效對利率彈性把控;二是創新商業銀行經營機制,增強抗風險能力,降低不良債權比例,促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第三,完善金融調控體系,加強金融以及貨幣市場監管,提高宏觀調控有效性。
三、跨國企業本外幣一體化管理研究
作為世界通行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跨國公司司庫管理已經從國內和地區層面發展到全球司庫,其管理內容功能及影響力也在顯著變化和升級。財務公司是國內企業集團實施司庫管理的最佳平臺,但充分發揮功能還需要爭取更好的發展環境。財務公司可以從全球現金池管理,集團內部融資和資金調劑,內外部支付,外匯風險管理以及投資管理等方面實現全球司庫功能。跨國企業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本外幣一體化管理措施:(一)豐富多幣種換管理模式。一是根據各國外匯管理政策,結合各幣種兌換自由度及貨幣風險等因素,確定區域性資金池與全球資金池管理模式,實現多幣種名義現金池集中;二是進一步拓展投資模式,選擇集中幣種投資模式,提高投資收益;三是緊跟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利用人民幣持幣風險降低,接受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推進境外人民幣結算,降低并表風險。(二)加強跨境結算風險管控。一是嚴格執行監管部門外匯及人民幣組合衍生產品備案管理,實現對跨境業務的精準監管;二是通過跨境人民幣結算制度的建立健全,規范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完善銀行業務風險管控;三是開展人民幣跨境收支狀況精細化監測管理,通過數據采集、數據整合以及風險預警等工作的開展,進行跨境人民幣資金的流出和流入監測,確保跨境資金能夠有序流動[2]。(三)構建借貸中心調配資金余缺。一是通過借貸中心整合區域融資與貸款功能,提高業務單元的現金可見度和可控度;二是將多結算幣種納入統一體系,進行集中收支并統一管理,是支付結算簡潔有序,透明度高,控制力強;三是有效利用稅收政策,進行財務籌劃。
綜上所述,人民幣匯率以及人民幣利率的調整能夠有效降低外界沖擊對于國家的金融穩定以及經濟安全的影響,從而保障國家經濟和金融的穩定。跨國企業應通過財務公司等內部司庫管理平臺,進一步提升金融資源籌集、管理、運營、投資及風險管控水平,實現全球本外幣一體化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沈駿.境內外人民幣匯率的價格發現與波動溢出效應[J].上海金融,2014,(04):84-86+118.
[2]景海霞,寇明婷,史潤玲.人民幣匯率與股票價格波動溢出效應的MV-GARCH分析[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04):9-12.
作者:岳元 單位: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
- 上一篇:人民幣結算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
- 下一篇:人民幣教學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