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不宜升值原因論文
時間:2022-04-14 11:39:00
導語:人民幣匯率不宜升值原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人民幣匯率高估,而人民幣匯率高估會通過劣化外資質量、抑制貿易發展、助長貨幣投機、扭曲產業結構、增加金融風險等途徑妨礙我國經濟的健全發展。基于以上判斷,近期內我國應該堅持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立場。
當前,在人民幣匯率面臨外部升值壓力的情況下,匯率升值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結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民幣匯率水平的高低。一些發達國家政府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主張主要基于人民匯率低估的判斷,然而,如果人民幣匯率水平不存在低估問題,那么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匯率高估,而人民幣匯率高估將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因此,在探討人民幣匯率升值影響之前,首先應該對現有的人民匯率水平做出客觀評價。本文認為當前的人民匯率水平不存在低估問題,該結論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的事實:第一,從實際匯率的變化來看,從1994-2002年為止,人民幣實際匯率一直處于升值狀態,這一時期的實際匯率升值已經抵消了1994年由名義匯率調整引起的實際匯率貶值。第二,受實際匯率變化的影響,從1998-2001年為止,我國經常收支順差的相對規模處于減少趨勢,這一變化顯示,人民幣匯率升值有可能惡化我國對外經濟狀況。第三,我國貿易收支順差主要出現在與美國的雙邊貿易中,如果不考慮中美貿易,那么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總體上是逆差。這意味著中美貿易順差主要起因于美國的經濟結構問題。第四,從貿易收支的結構來看,我國的貿易順差主要發生在勞動密集型項目下,貿易逆差發生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項目下,這說明,我國的貿易收支順差主要起因于低工資的比較優勢。第五,就匯率與購買力平價的差距而言,由于發達國家非貿易商品的價格要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因此發展中國家的均衡匯率水平理應低于由購買力平價決定的匯率水平。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匯率與購買力平價的差距屬于中等水平,因此,即使從購買力平價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同樣不存在低估問題。第六,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的增加主要來自大規模的資本流入,這一狀況與我國鼓勵資本流入、限制資本流出的資本項目管理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因此,適當限制資本流入、積極促進對外投資是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以上幾方面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低估問題,因此,人為引導人民幣匯率升值必然導致人民幣匯率高估,而人民幣匯率高估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以下幾方面的不利影響。
一、劣化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
引進外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影響是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回顧近幾年,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主張人民幣匯率升值和反對這一觀點的學者都把吸引外資作為自己的重要理論依據。另外,以往的爭論主要把焦點集中于匯率升值對引進外資數量變化的影響方面。本文認為,現階段,我們很難確定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引進外資數量的影響,但升值趨勢的形成會劣化我國引進外資的質量。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引進外資的負面影響主要涉及質量問題,而非數量問題。其主要負面影響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在間接投資方面,人民幣升值趨勢會引起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和助長外匯投機行為;第二、在直接投資方面,匯率升值趨勢會抑制出口主導型投資和助長市場主導型投資。
人民幣升值論者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和由此形成的人民幣升值趨勢能夠促進來自國外的間接投資。如果人民幣成為強勢貨幣,持有人民幣或人民幣資產將有利可圖,因此,人民幣升值趨勢將會促使海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和進行人民幣資產投資。從理論上講,當一種貨幣處于升值趨勢時,升值本身可以給該貨幣資產持有人帶來升值利益。但對海外投資者而言,獲得升值好處的條件是不采取任何匯率風險保值措施。一旦采取了保值措施,投資者只能獲得確定的利差收入。在采取匯率風險保值措施的情況下,投資者在回避匯率風險的同時將喪失獲得貨幣升值好處的機會。雖然,有一些保值方法可以使投資者做出靈活的選擇,但這些方法要求受益者支付昂貴的費用。
一般來說,重視長期投資的外國投資者會針對匯率變動風險采取保值措施,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匯率是否升值不是決定投資的主要因素,因為投資的目的在于獲取資產本身的穩定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匯率升值趨勢對促進投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然而,與長期投資相比,匯率升值對短期投機資本的流入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為了獲得升值帶來的好處,這些投機資本一般不采取保值措施,因此這類資金的流動對匯率風險非常敏感,在匯率處于升值趨勢時,這類資金會在短期內流入本幣升值國,在升值趨勢發生變化時,為了避免匯率風險,這些資本會迅速撤離這些國家,從而對這些國家的金融穩定形成威脅。這正是亞洲金融危機留給我們的重要教訓之一。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人民幣升值確實可以起到促進間接投資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升值對促進長期投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對升值較為敏感的是短期投機資本,因此人民幣升值會引起大量短期投機資本的流入。短期投機資本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取決于金融市場的成熟程度,在發達和成熟的金融市場,投機資本可以強化和健全市場的功能,但在金融市場發展滯后的發展中國家,短期資本移動是引發金融危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從預防金融風險的角度出發,我國不宜過早實施人民幣升值政策。
另外,一些人民幣升值論者認為,人民幣升值趨勢不僅有助于促進國外對中國的間接投資,而且也有助于促進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對那些在中國投資的企業來說,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以外幣計算的資產價格將會上升,這對外資企業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因為公司的帳面價值發生了增值,另外,如果將來出現撤資,公司可以收回更多的資產。同樣,在人民幣出現升值的情況下,即使以人民幣計算的利潤不發生變化,外資企業匯回國內的利潤會相應增加,即升值本身能夠增加以外幣計算的企業收益。一般而言,對于那些以中國為主要銷售市場,而且原材料不依賴進口的直接投資來說,人民幣升值確實可以帶來明顯的好處。
然而,對那些把中國作為生產基地,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進行出口生產的外資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只能帶來弊大于利的結果。這些企業在中國投資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然而,人民幣升值無疑會增加勞動力成本和降低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魅力。發達國家的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將以本國貨幣或其他主要國際貨幣比較不同國家的工資水平,然后選擇低工資的國家進行投資,而人民幣升值將會增加以外幣計算的、我國的工資水平,這意味著人民幣升值會減少出口主導型對華直接投資。
東亞國家的經濟發展經歷揭示工資變化對直接投資的影響。70年代和80年代,“四小龍”是發達國家投資的重點地區,80年代后期以后,隨著“四小龍”工資水平的提高,外資企業開始把投資轉向東盟國家,而此后東盟國家工資水平的上升又成為資本流向中國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大量過剩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我國工資水平的上升速度要明顯低于其他國家,這是我國吸引外資的重要優勢之一。考慮到這一特點,日本的一些政治家和學者認為,相對穩定的廉價工資是促成日本企業向中國轉移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現象加劇了日本產業的空心化趨勢。他們認為短期內中國工資水平明顯上升的可能性很小,在這種情況下,阻止日本產業向中國轉移的唯一方法是要求人民幣升值。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人民幣匯率升值一方面會促進國內市場主導型的直接投資,另一方面會抑制出口主導型的直接投資。然而,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后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要遠遠勝過前者。國內市場主導型直接投資會爭奪國內企業的市場份額,在市場規模一定的情況下,這種投資不會明顯增加就業機會。另外,這種投資沒有創匯效益,因而容易惡化我國的經常收支狀況。但出口主導型直接投資可以避免以上這些負面作用,這種投資不爭奪國內市場,因此不會減少本國企業的就業機會,同時由于其產品銷往國外,因而可以改善我國的對外經濟狀況。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對直接投資的影響同樣弊大于利。
從我國長期吸引外資的情況來看,我國外資政策偏重于鼓勵來自國外的出口主導型直接投資,而且受政策和低工資水平的影響,這類直接投資一直是我國吸收外資的主流。近年來,外資企業實際使用資金額占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大約在10-20%,外資企業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率大約在20%-30%,而外資企業在全國進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高達50%左右。這說明以利用廉價勞動力為目的、以出口為主導的直接投資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而人民幣升值無疑會削弱我國經濟發展的這一動力。
二、妨礙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人民幣匯率升值對貿易的影響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當前學術界有關這方面的探討,主要著眼于匯率升值對貿易的短期影響。就短期影響而言,匯率升值會引起進口增加和出口減少,一增一減,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確定匯率升值對貿易總量的影響。然而,從長期影響來看,由匯率升值引起的本幣匯率高估會同時抑制出口和進口的發展,因而,人民幣匯率高估會妨礙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全發展。
一國對外貿易可以分為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因此匯率對貿易的影響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對進口和出口的影響。從宏觀經濟學的一般原理來看,本幣升值和由此引起的本幣匯率高估會起到抑制出口和促進進口的作用,這意味著匯率變化對進口和出口的影響。方向是完全相反的。然而,值得強調的是,這只是本幣升值的短期效果。發展經濟學領域的許多研究顯示,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出口能力是制約進口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出口較多的國家通常進口的規模較大,缺乏出口能力的國家同時也缺乏進口能力。因此,從中長期的視點來看,本幣匯率高估會通過削弱一國的出口能力,最終削弱其進口能力。這是因為,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不具備進行國際結算和支付的功能,因此,其進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出口創匯能力的制約。在本幣匯率高估的情況下,出口的下降會引起外匯收入的減少,而外匯收入的減少又會導致進口的下降,這意味著本幣匯率升值和由此引起的本幣匯率高估會妨礙貿易的發展。
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經歷顯示了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作用、及出口與進口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改革開放以前,人民幣匯率一直處于高估狀況,其結果,不僅我國出口產業的發展受到影響,而且有限的創匯能力成為擴大進口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瓶頸,在這種狀況下,匯率高估成為妨礙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伴隨著人民幣匯率的下調,此后,避免人民幣匯率高估的匯率政策為保持我國對外貿易的高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的出口和進口具有同步增長的趨勢,二者的變化存在密切聯系。這是因為出口的高速增長和外匯收入的增加為圖1我國進出口規模的推移(億美元)擴大進口創造了有利條件,而大量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又提高了我國的出口潛力。因此,維持合理的匯率水平、保持出口和進口的良性循環是推動我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通過以上分析,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對貿易的影響方面,我們不難得出以下三點結論:
第一,就短期而言,人民幣匯率升值會抑制出口和降低外部需求,這意味著匯率升值會降低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加大財政、金融政策的負擔。一國經濟的總需求由消費、投資和外部需求所組成。外部需求的減少會引起總需求的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以擴張性財政政策彌補外部需求的減少,那么過度的財政支出將會導致財政狀況的惡化。另外,匯率升值的另一短期效果是引起進口的一時性增加。進出口的以上短期變化將會引起我國失業人口的增加和農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不僅有可能降低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而且有可能影響到我國政治和經濟的穩定。
第二,就中長期而言,由人民幣匯率升值引起的出口規模的下降和外匯收入的減少會削弱進口潛力和導致進口規模的縮小。從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來看,進口能力的下降會延緩我國引進先進技術的進程。如果人民幣匯率升值引起經常收支狀況惡化,其結果,不僅我國可用于進行對外結算和支付的外幣資產將會減少,而且,我國的融資能力將會下降,這一變化將會削弱我國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能力。從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來看,我國進口能力的下降將會引起世界總需求的減少,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不利于世界經濟的繁榮。
第三,從中長期來看,由于人民幣匯率高估會妨礙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妨礙資源的最佳分配和導致世界整體福利水平的下降。就國內影響而言,人民幣匯率升值將會削弱我國低工資的競爭優勢,從而使我國無法充分享受比較優勢的好處。從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來看,人民幣匯率升值引起我國勞動密集型出口商品價格的上升,在名義收入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消費品價格的上升意味著實際收入的下降,這表明人民幣匯率升值有可能導致發達國家實際生活水平的下降。
- 上一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挑戰論文
- 下一篇:人民幣匯率有關問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