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產業中交換費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3 11:28:00

導語:銀行卡產業中交換費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卡產業中交換費用研究論文

摘要:近年來,銀行卡產業發展迅速,隨之發生的各方參與者的利益沖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文章從交換費用入手,探討了諸如交換費制定、影響等問題,揭示了銀行卡產業的有待完善性和可發展性。

關鍵詞:銀行卡;交換費;雙邊市場

隨著銀行卡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并使用銀行卡,也越來越多的商戶與銀行簽訂POS交易協議接受刷卡消費。銀行卡產業蒸蒸日上,可是由于銀行卡產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其不成熟性,商家控訴銀行卡組織、商戶拒刷事件頻頻發生,其中體現出的各方參與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銀行卡產業市場是典型的雙邊市場。銀行卡組織(VISA,MASTER以及銀聯)提供交易平臺,組織里面的成員銀行充當中介將消費者與商戶和銀行卡組織聯系在一起。銀行卡組織靠交換費吸引發卡銀行,通過扣率吸引收單銀行,以其服務與品牌價值吸引消費者,憑借POS協議來吸引商戶。下面是一個簡單的銀行卡支付流程圖1,其中P代表商品價格,I代表交換費,M代表商戶扣率,C代表卡費。所有費用當中,交換費I是備受爭議的。銀行卡組織統一定價是否是壟斷?

交換費是不是應該體現發卡銀行的服務成本?交換費是不是引起了現金消費者對持卡消費者的一種補貼?交換費的制定是否應該受到政府監管?是不是應該讓商戶對于交換費的制定有更大的話語權?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銀行卡產業發達的今天是亟待解決,可是雙邊市場的模糊性又使得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

首先,交換費充當的角色是代替消費者支付貨幣給收單銀行的支付回報收入,這種支付回報其實最后轉嫁給的是商戶。這在商戶扣率M中有體現。如果交換費增加,自然為了保住收單行自身的利益,扣率會提高。而消費者加入這樣一個雙邊市場,他要額外支付的只是卡的費用。所以,銀行卡組織通過對于消費者一端的低收費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選擇持卡消費。眾所周知,雙邊市場具有網絡外部性,平臺任一端數量的增加都會使得整個市場的利益增加。可以這樣說,銀行卡組織采用的價格結構就是對持卡消費者制定低于交易成本的價格而對商戶制定高于交易成本,以此來獲得交易量的最大化。

由此可以推知,如果銀行卡組織制定較高的交換費,必然使收單行提高商戶扣率,那么收單行就可以獲得超額利潤。但是很明顯,這個利潤是很短暫的。因為過高的商戶扣率會使得商戶拒絕再接受刷卡消費,這樣使得持卡消費者的數量減少,整個雙邊市場的利益大大減少,情況嚴重可能直接導致市場的消失。所以雙邊市場的特征從很大程度上會限制市場的壟斷力量。

筆者認同JamesM.Lyon的說法,交換費是一種平衡持卡消費者與商戶需求的必要的費用。它不應該只是體現發卡銀行的服務成本。

交換費使得商戶的成本提高,很自然的,成本的提高使得商品價格上升。一切都是卡引起的,這樣就使得現金消費者比較委屈,要去補貼持卡消費者。一般而言,持卡消費者都是高收入者,而現金消費者是低收入者。這樣一種低收入補貼高收入的現象是非常不利于社會發展的。似乎我們應該對現金消費者給予某種補助,不過任何保護現金消費者利益的相關措施都是與目前倡導使用刷卡消費的信念是違背的。但是不可能短時間內讓所有人都是用信用卡,也不可能一直讓現金消費者利益遭到損害吧。具體應該怎么做需要各方的共同協商與溝通。

從持卡消費降低社會總成本來看,銀行卡產業是值得鼓勵與發展的,不過發卡行從交換費中獲得的巨大利益引起了商戶的極大不滿。這種不滿是相對的,也是由雙邊市場整套理論體系的不完善決定的。我相信,參與銀行卡產業市場的商戶們,從接受刷卡消費中獲得的利益是可觀的,但是看到自己日漸攀升的商戶扣率與發卡行巨大的收益,在想到“單邊市場”的種種,才會上演一幕幕的控告事件。只要雙邊市場理論一天沒有定形,我相信上訴事件不會平息。

參考文獻:

[1]程貴孫,孫武軍.銀行卡產業運作機制及其產業規制問題研究—基于雙邊市場理論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06,(1).

[2]魏鵬.對銀行卡POS回傭收費狀況的分析研究[J].金融論壇.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