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充足貨幣政策聯系論文

時間:2022-04-10 03:18:00

導語:資本充足貨幣政策聯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資本充足貨幣政策聯系論文

Abstract:ThisarticledrawlessonsfromtheKopecky—VanHooserelatedequityrestrainttothebankcreditinfluencemodelassumethebankequitybeexogenousthroughanalyzesthebankmanagesundertheoptimizedgoalunderthecapitaladequacyratiomanagementrestraintconditionexplainedthecontractionbetweenbankregulationandmonetarypolicy.Proposethepolicyrecommendationsforcoordinatingthegoalconsistencyofthetwoaccordingtothebankingdevelopmentsituationinourcountry.

KeyWords:Capitaladequacyratio;Monetarypolicy;Banksupervisesandmanages;bank

一、引言

資本金是銀行經營的基礎,資本充足率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持有的、符合監管機構規定的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間的比率,用以衡量其資本充足程度。[1]資本作為一種風險緩沖劑,具有承擔風險、吸收損失,保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御意外沖擊的作用,是保障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的最低防線。資本充足程度直接決定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最終清償能力和抵御各類風險的能力。

標準的貨幣政策傳導范式是,貨幣政策當局通過調控操作目標(如準備金或基準利率),影響銀行存貸并最終影響社會資金數量和價格,從而對經濟產生影響。貨幣政策順利傳導的一個前提條件是銀行體系或金融體系(廣義)是穩定的。保證銀行體系穩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對銀行風險進行監管,特別是銀行監管當局要求銀行具有充足的資本以彌補銀行風險導致的信貸損失,因而銀行監管的資本充足要求與貨幣政策的順利傳導是有重要聯系的。同時在標準的存貸擴張的乘數模型中,銀行資本是外生變量,因而這樣的模型對于研究貨幣政策與銀行監管之間的聯系是不當的。

銀行監管部門強調資本監管,而貨幣政策當局側重準備金管理,本文借鑒Kopecky-VanHoose有關資本約束對銀行信貸影響的模型,通過分析銀行在最優化目標下經營、資本充足率管理的約束條件下,闡釋了銀行監管與貨幣政策的聯系。分析表明:資本充足率要求對貨幣政策傳導并非沒有影響,銀行在資本充足要求、銀行資本受到管制約束并且在短期不可調整下,銀行資本監管和貨幣政策目標存在沖突,貨幣政策傳導受阻,銀行資本監管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和貨幣政策法定準備金管理的目標兩者不能兼得,資本監管和貨幣政策準備金管理的沖突只有通過銀行長期的資本調整得到解決。在長期,銀行資本受到管制約束但資本可調整下,可探索追加銀行資本的多種有效渠道,貨幣政策當局的準備金管理和銀行監管當局的資本充足率目標是一致的,資本監管保證銀行體系的健康和穩定,準備金管理保證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因而在健康和穩定的金融環境下,銀行的貸款擴張符合貨幣政策當局政策目標,并趨于合理水平從而促使經濟穩定運行。

二、模型與分析

1.基本假設及符號說明

(1)假設銀行信貸模型結構為:

銀行資產負債表:R+G+L=D+T+E(1)

其中:R為準備金;G為債券投資;L為銀行貸款;D為銀行交易性存款;T為銀行非交易性存款(如定期存款等);E為銀行資本。

(2)銀行對超額準備金需求為XD=0(其中X超額準備金)

(3)銀行在對資產負債表中的各個項目進行管理具有一定的管理成本,并假設各管理成本為二次型形式。

促進銀行業穩健運行方面達到異曲同工的效果。根據上文對銀行資本的三種不同情形分析的結論,結合我國銀行業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中央銀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應根據不同銀行的實際情況差別對待

我國經濟自2003年以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經濟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增加了商業銀行拓展業務、擴張資產規模、增加營業利潤的機會,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快速發展的舞臺。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相對滯后,企業的融資模式以間接融資為主,股票和債券在企業融資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從而使得經濟快速增長中產生的風險有相當一部分積累在了商業銀行。一旦經濟增長速度下降,銀行在先前貸款快速增長時積累的信用風險就將逐步顯現出來,部分快速增長時期發放的貸款可能轉化為不良資產,從而使新增不良貸款比率出現反彈。為了維護金融安全,抑制銀行貸款規模過快增長,2004年4月25日起,結合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比率等財務指標,中國人民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現執行7%存款準備金率金融機構,將執行7.5%的存款準備金率;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將執行8%的存款準備金率。農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暫緩執行提高0.5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的規定,仍執行6%的存款準備金率。

由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結論可知,當銀行受資本管制約束(即銀行實際資本充足率低于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我國現在大多數銀行都沒有達到最低資本金充足要求),貨幣政策制定存款準備金要求應該相應提高,商業銀行在資本金管理約束下,會減少貸款供給,從而抑制資本充足率較低的銀行盲目擴張貸款,有效防范銀行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貨幣供應量過快增長。因此,中央銀行根據不同銀行不同的資本充足率來制定差別存款準備金率,通過限制那些在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的商業銀行的業務擴張速度而有助于降低整個銀行系統的風險。同時中央銀行制定的其它貨幣政策也要聯系銀行監管的資本要求,針對不同銀行不同經營狀況有差別制定,這有利于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商業銀行的發展。

2.監管當局在制定資本充足率時應考慮各個商業銀行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法定最低資本充足率只是對銀行的最低要求,并不是銀行自身確定的最優水平,不同的銀行應根據自身的風險狀況確定自己的最優資本充足率水平,監管當局制定最低資本充足率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應從整個銀行業和經濟發展來考慮。資本充足率要求同時也要注意貨幣政策的變化動向,資本充足率與存款準備金指標相掛鉤,可進一步調動銀行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健全公司治理結構的積極性,督促我國商業銀行逐步達到資本充足率要求,爭取適用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獲得更多的可貸信貸資金,贏得更好的發展。

注釋:

①假定中央銀行的操作目標是準備金,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向銀行注入流動性,即增加準備金。在此不同于中央銀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情形。

參考文獻:

[1]GiovanniMajnoni,MargaretMillerandAndrewPowell“BankCapitalandLoanReservesunderBaselII:ImplicationsforEmergingCountries”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3437,October2004

[2][3][5][6]KopeckyK.andD.Vanhoose2004a“AModeloftheMonetarySectorwithandwithoutBindingCapitalRequirements”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8633-646

[4]劉斌.資本充足率對信貸、經濟及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J].金融研究,2005,(8).

[7]戴小平.論銀行資本管理中的相關問題[J].上海金融,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