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水資源工程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21 03:30:59

導語:脫貧攻堅水資源工程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脫貧攻堅水資源工程建設研究

威寧自治縣大多為石灰巖地區,巖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鈣,在與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之后會形成碳酸氫鈣,能夠溶解于水,這就使巖石逐漸被水溶蝕,形成狀態各異的喀斯特地貌,主要表現為溶溝、石林、天生橋、落水洞、溶洞。地形崎嶇,土層淺薄,貧瘠;地表水易滲漏,地下暗河發育;峰林、峰叢、石林、溶洞等景觀突顯。使其區域經濟開發和水利工程建設問題突出,有很多不利于生產生活的因素,譬如地表干旱、容易形成斷層等。該縣因基礎薄弱、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1986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貧困縣、1994年被定為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1]、2009年被國務院定為喀斯特地區扶貧開發綜合治理試點縣[2]。“十二五”[3]計劃實施以來,中央、省、市、縣高度重視該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4],各級財政加大資金投入,千方百計破解水困難題,新建了一批水資源配置工程,使威寧的供水能力、防汛抗旱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大大提升,城鎮和農村生活生產用水條件大大改善,有力地為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水利保障。

1基本概況

威寧自治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是云貴高原烏蒙山脈的腹地,地形呈中部高四周低的臺地形,平均海拔2200m,總面積6298km2,轄39個鄉鎮(街道)、620個行政村(社區),居住著漢、彝、回、苗、布依等19個民族,總人口151.1×104人。水利、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薄弱,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較差,農村群眾貧困面較大,貧困程度較深[5](2013年按人均2300元標準統計,有貧困人口38.3×104人)。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不明顯,冬季寒冷,夏季溫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多,輻射強,平均氣溫在11.8℃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為949.7mm。水資源量約31×108m3(地表水資源25.6×108m3、地下水資源5.4×108m3),人均水資源量約為1800m3,遠遠低于全省人均2800m3、全國人均2240m3的平均水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大量水資源難以開發利用,現有水資源中,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量占總水資源量的20%左右,已開發利用的水資源量還不到總水資源量的5%;已建水庫蓄水工程只有23座,總庫容5988×104m3,常年正常蓄水量約4000×104m3。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十分迫切,必須提速發展,后發趕超,為當地脫貧攻堅、同步小康提供水利保障。

2工程建設成效

2011-2016年,總投資19.718×108元,實施水源、農村飲水安全、農業產業水利配套工程。有效解決70余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飲水安全達標率達到95%。每年新增供水量2500×104m3,新增或恢復灌溉面積15.6×104畝,有效灌溉面積率達到21.38%。2.1水源工程實施馬家、小米、川洞海子、落水洞4座水庫工程,投資6.8×108元。建成馬家水庫工程,總庫容174×104m3,蓄水運行較好,解決了7個行政村10520人、3783頭牲畜的飲水及周邊1.1×104畝耕地灌溉用水。完成楊灣橋水庫等15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0.703×108元,解決了2.9×104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投資1.46×108元,建成小山塘366座(新建167座、整治199座),新增蓄水量149×104m3,解決7.3×104畝(烤煙、蔬菜、中藥材)基地的灌溉用水和大牲畜26.5×104(頭、匹)的飲水問題。2.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組織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020個,投資7.82×108元,解決了全縣70+×104人的飲水安全問題。2.3農業產業水利配套工程投資1.6×108元,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28處,建成8個特色產業示范點,解決了3.1×104畝農田的灌溉用水。投資0.45×108元,實施三膜馬鈴薯基地配套供水工程、蘋果基地灌溉供水工程。投資0.885×108元,實施抗旱應急工程147個,解決1.2×104畝農田的灌溉用水。

3工程建設的措施和辦法

3.1積極穩妥地推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該縣成立了高規格的組織領導機構[6],由縣委書記任第1指揮長,縣人民政府縣長任指揮長,縣人民政府分管水利的領導為副指揮長,縣直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鄉鎮長(辦事處主任)為成員。明確目標任務、工作職責,成員單位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技術人員分片指導,密切配合,推進工程建設。3.2解決水利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組建了威寧自治縣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投融資平臺,申請基金、銀行貸款、籌集社會資金2.4×108元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破解工程建設配套資金和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籌措難的問題。縣人民政府與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威寧縣涉水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積極推進骨干水源、供排水、水能開發、水利旅游開發等水務一體化工程建設與合作,在該縣注冊子公司,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全縣供排水事務,已融資5×108多元,有效解決工程建設投資難的問題。3.3大力推進水源工程建設1)水庫工程。“十二五”規劃建設水庫68座,“十三五”[7]150座。選址、水文地質勘探力求精準,實行嚴格的壩址及渠線選擇專題論證;水庫大壩選址時盡量避免斷層、破碎帶、喀斯特地貌;修建水庫采取鋪蓋和帷幕灌漿防滲措施。2)山塘工程。堅持“新建與整治相結合及科學論證、效益最大、投資最省的原則”,采取“整合資源、集中投入、建管并重”的措施推進工程建設。①“先建制度、后上項目”落實責任主體,監督管理工程建設進度、質量、資金和安全。②由縣水務局委托設計單位編制實施方案,并組織專家進行審查,通過的方案送縣人民政府行文批復。③因單個工程數量多、規模小、投資少、分布廣,由縣水務局牽頭,威寧自治縣水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擔任業主,采取合理打捆的方式進行招標選擇施工單位組織工程建設;有關縣直部門和鄉鎮(街道)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積極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保障工程建設順利推進。④認真落實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12%用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政策,整合扶貧、農業、煙草、國土等涉農部門的資金,爭取銀行貸款和社會各界資金參與山塘工程建設。3)水窖工程。針對水源極度缺乏、居住分散的邊遠貧困地區,修建小水窖積蓄雨水作為人畜飲用水源。由財政解決鋼筋、水泥等水窖物資,群眾投工投勞自建,建成后給予補助農戶砂石料款20m3的200元、30m3的300元。3.4建輸水工程1)城鎮供水工程。首先,實施縣城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對提水泵房、水廠進行技術改造,配置相應的供水保障設施,同時新增供水管網監測系統,提升供水系統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供水能力,確保規劃建城區、威寧經濟開發區、現代高效農業園區、草海機場及臨空經濟區未來發展的用水需求。實施縣城二次加壓供水統一化建設和管理,有效保障處于縣城高點居民區及高層建筑用戶的正常用水。其次,實施鄉鎮集鎮供水管網改造工程。以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為契機,按照輕重緩急,圍繞鄉鎮集鎮開展規劃、編制實施方案,對供水管網進行維修改造,全面提升集鎮的供水能力。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配合”的思路,堅持“先難后易、先急后緩,先生活、后生產,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和“因地制宜,宜引則引、宜提則提、宜蓄則蓄,新建與維修改造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整合資源、集中投入、建管并重”[8]的措施,建設一批解決當前急需又關系長遠發展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面解決該縣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①調查摸底。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一次地毯式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情況大排查,徹底摸清全縣的現狀、問題和水源情況。②制定工程建設方案。各鄉鎮(街道)根據調查摸底情況,召開群眾會議充分征求群眾的意見,按照《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技術指導手冊》[9],在縣水務局業務技術指導下有針對性地編制各工程點建設方案。各工程點建設方案,實行“三堂會審”制度,第1次由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召集鄉鎮(街道)、村委會干部和村民代表進行審查;第2次由縣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組織鄉鎮(街道)干部和業務技術指導組進行審查;第3次由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進行審查,3審通過的方案以縣領導小組的文件批準實施。③工程組織實施。對單項工程投資超過200×104元的項目,采用招投標方式組織實施,按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項目合同制、工程監理制落實“四制”管理;對單項工程投資少于200×104元的集中式引提水工程,由鄉鎮(街道)組織實施。3)產業配套工程。采取“因地制宜、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的原則,在有穩定水源和季節性水源的產業基地修建蓄水池調節灌溉;在無水源的產業基地通過新建、整治山塘調節灌溉;在既無水源又無山塘的產業基地修建攔山堰和小水窖進行雨水集蓄調節灌溉;在無天然集雨面但有提水條件的產業基地修建提水工程調節灌溉。編制全縣旅游產業供水規劃,按照輕重緩急實施旅游業供排水工程。

4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取得的經驗

1)領導重視是關鍵,精心組織是保障。建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有利于快速協調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矛盾糾紛,確保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順利推進。2)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快,項目儲備足,才能抓住機遇,快速推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多渠道融資解決前期工作經費,保障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建立“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項目儲備庫,涉及12類水利工程1000多個項目。3)“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對于喀斯特巖溶地區蓄集地表水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難以實施大型的水庫蓄水工程的高海拔邊遠地區,利用“五小”水利工程解決農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取得良好效果。4)嚴重缺水而有深切割河流水源地區,建設高揚程提水工程能解決用水困難。該縣的海拉鎮高揚程四級提水工程,揚程1150m,運行成本費不超過10元/t。但若用人背、馬駝、拖拉機運輸取水,水成本高達上100元/t,高揚程提水對當地能脫貧攻堅、助力經濟建設。5)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采取有效措施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破解項目點多面廣管理困難的問題。該縣采取“抓三轉、攻三特、把三關”的方式開展工程建設。抓三轉,即轉思路、轉方式、轉作風,按照“先急后緩、先難后易、先生活后生產”的思路,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推進工程建設;攻三特,即抓特殊區域、特殊群體、特殊環節的工程建設,由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代建,縣財政給予補貼;把三關,即嚴把設計關、材料關、監督關,根據不同區域實際,有針對性地規劃設計,材料設備實行鄉鎮統一采購、縣有關部門全程監管,工程施工實行全過程監控,每個工程都有行政和業務技術領導、干部包保。6)整合縣域內涉農資金,圍繞產業配置水源工程,是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

5結語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喀斯特地區扶貧開發綜合治理試點縣”,近年來建設了一批水資源配置工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辦法,破解水困難題,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國發[1994]30號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R].

[2]許定華,徐鋒.大產業促進大扶貧——威寧自治縣喀斯特地區扶貧開發綜合治理試點工作側記[J].當代貴州,2010(z1):94-94.

[3]2011-2015威寧自治縣社會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水利建設項目綜合規劃[Z].

[4]中發[2011]1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S].

[5]威寧自治縣扶貧辦,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威寧自治縣2014年至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貧困村退出的變化情況公告[Z].2017.

[6]威黨發〔2015〕18號中共威寧自治縣委關于開展水利建設大會戰的決定[S].

[7]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2016-2020年)[Z].2017.

[8]威黨發〔2015〕7號關于全面解決最困難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Z].

[9]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威寧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技術服務手冊[M].云南威寧2015.

作者:鄭啟龍 單位: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水庫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