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設計融入生態意識分析
時間:2022-10-21 10:03:58
導語:水利工程設計融入生態意識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了水利工程設計融入生態意識的建議實施辦法,從根本上希望為我國的水利工程事業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水利工程設計;生態意識;措施
1水利工程的設計當中生態意識的重要性
生態意識廣泛應用于水利工程建設當中,其要求有關設計人員要對周邊生態環境有一定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設定較合理的方案,要最大化地降低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如沒有制定合理的方案,即使是可以滿足屬于工程建設的需要,但是依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總之,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將生態意識與水利工程相結合,加強水利工程與環境協調的總體發展。
2生態意識理解和水利設計相結合的原則
2.1緩解的原則。自然的環境可以經過生物和生物之間的生態循環與相互作用在一定的范圍內實現凈化環境的功能。因此,在水資源的設計過程之中,生態意識的滲透與融入也需要堅持緩解性的原則,將自然環境修復與自我調節的功能充分利用起來,盡量避免對自然的環境造成過度的破壞,能夠讓自然界通過自身的能力實現進化。2.2實用性的原則。在水利工程設計當中運用水生態環保理念,就必須要堅持實用性的原則,要考慮水利工程防洪與抗旱、水資源調控、防洪灌溉等功能,并且在一定的前提之下進行水利工程的生態設計建設,在保證水利工程的實際功能可實施的同時,實現其對環境保護的功能。同時,在水利設計進入生態意識的實踐過程之中,有關單位要充分考慮設施周邊的氣候條件和地質環境以及周邊居民的生活狀況與經濟發展情況,選擇較為經濟性并且實用性強的設計方案。2.3整體性的原則。當水利設計進入生態意識里的時候,要把周邊的環境與水利工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堅持以生態整體性為原則,與當地的氣候因素、水文資源、動植物的生活狀況以及地址特點相結合,展開整體的系統設計,確保水利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與后期運行的過程中能夠和自然和諧共處,從根本上降低對周邊生態環境的破壞。
3水利工程的設計融入到生態意識的應用策略
3.1將生態水文與工程水文當作設計的基礎。生態水利工程涉及了草原、農業、濕地等一系列生態用水與城鎮、居民的社會生活用水,所以可以把工程水文學與生態水文學相結合,進而為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提供一定的基礎。例如,某市在提水灌區的開發與設計過程當中,主要根據工程水文學與生態水文學的角度,對退化的濕地展開綜合的考慮與分析,并且對措施進行經濟性的論證,證明該設計不僅可以提高當地水稻的產量,還可以滿足退化濕地生態需水量的要求。3.2加強環保材料的運用。在對水利工程設計當中,應該要考慮環保理念的影響,選擇較為環保的材料,體現現代化施工技藝的最大功效。在進行現代化的水利工程方案設計的時候,需要有關的工作人員始終堅持環保的理念,對于市場中不同材料要進行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型號的材料,在施工過程中的要求,基于工程設計的質量,選擇最合適的環保材料。確保水利工程的經濟性與環保性,通過運用生態環保的材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在實際運用當中,可以選擇運用石籠、植草磚用磚等進行保護,使用材質為膜袋的材料,確保植被可以正常生長,在這過程當中,也能夠選擇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恢復對于植被的保護,或者是不斷地用創新技術提高對植物的保護,從而加強水利工程保護的效果。3.3加強環境工程與生態水利的融合。按照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理念與標準,生態化的水利設計應該把傳統的工程設計中較為科學的概念與工程技術運用在現代的設計工作中,同時,要注重綜合環境工程的整合工作,對水質水量進行科學的分配。比如,就河道整理的建設過程中,因為修建水壩會造成水生動物的污染、大氣的污染、地震、沙塵暴、臺風等自然的災害,所以,就以上的問題來說,在河道的建設過程當中,需要針對出現的情況設計正確的管理辦法,對河道整治進行全面的管理,從而讓其適應周邊環境發展的需求,進而讓整個方案順利進行。3.4生態意識于堤岸建設中的應用。河道兩岸的堤岸也屬于水利工程設計的一部分,把堤岸建設和生態意識相聯系,可以在水利構成的應用中提供較多的思路與辦法。在建設堤岸環境的過程當中,需要改變舊的認知和觀念,在對當地的環境和經濟進行調查后,才可以更好地設計出解決的辦法。在設計方案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堤岸的建設可以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盡量避免方案和環境的沖突。在當今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的變化發展下,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的結合便是堤岸建設的根本目標。3.5河道改造中的應用。河道的改造結果對整個水利工程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為了可以讓生態意識在河道的改造里得到有效落實,工作人員就要綜合考慮在改造過程中的因素,從根本上確保方案能夠順利實施,在實際的施工情況下,應該嚴格根據改造方案進行施工,這樣便可以達到建設的標準,同時也可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此外,工作人員也應該分析對岸邊的保護和綠化工作,其可以保證后期清理河道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也要將生態型護岸的原則融入在方案里,讓生態環境與河道改造可以協調發展。
4結語
總之,在水利設計建設當中,應該融入生態環保的意識,其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不僅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實用性,同時也可以提升其環境的友好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所以在水利設計建設過程中,每個部門要不斷改變思路,運用創新到思維與先進的技術,從多方面對水利工程設計的環保意識進行整改,為我國的水利事業發展添加最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劉怡琳,劉永紅.基于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的水利工程設計探討[J].環境保護,2018(05):68-69.
[2]謝寶金.生態意識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0)33.
作者:吳正杰 唐運秀 單位:鄱陽縣水利電力勘測設計室
- 上一篇:城市建筑照明工程設計分析
- 下一篇:建筑暖通工程設計難點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