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梁質量影響結構安全論文

時間:2022-06-23 03:37:00

導語:單片梁質量影響結構安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單片梁質量影響結構安全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本人工作經驗,就施工中常見問題,如:充氣膠囊的使用、混凝土裂縫的防治處理、混凝土強度的保證等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法。

橋梁板是公路橋梁結構中直接承受動荷載的重要構件,其單片梁的造價往往上萬元乃至數萬元,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壽命,一旦出現問題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下面結合本人在工作中的經驗,談談施工常見問題及其對策。

一、板梁頂部塌陷或膠囊芯模無法抽出

充氣膠囊因其價格低廉,使用簡便、省力、省工,可多次周轉等特點,在后張法預應力空心板梁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往往由于多種原因,施工工藝未能完全掌握,導致膠囊芯模無法抽出或板梁頂板塌陷。

形成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1、膠囊充氣壓力未達到規定值或漏氣;

2、膠囊未按規定正確涂刷隔離劑;

3、膠囊拆模時間未控制好,拆模過早或過晚。

解決辦法:

1.膠囊在使用前應充氣檢驗,檢查有無漏氣、損壞,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

2.膠囊入模時要避免被鋼筋、釘子等尖銳物品劃傷,特別是檢查箍緊的彎鉤不能頭朝向膠囊;

3.膠囊的充氣壓力應根據膠囊的出廠說明和承受的混凝土壓力來確定,一般約為0.024-0.035MP之間,壓力過大容易損壞膠囊,壓力過小則膠囊無法承受混凝土的壓力,造成內縮,輕則增加混凝土用量,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局部實心,膠囊被混凝土擠死而報廢。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隨時觀察壓力表的讀數,發現氣壓下降應及時補壓;

4.正確涂刷隔離劑,可以減小膠囊抽出時的阻力,提高膠囊的使用壽命,禁用油性類、有機溶劑等對橡膠具有腐蝕作用的隔離劑,通常采用洗衣粉和滑石粉按一定的體積比加適量水制成;

5.充氣膠囊的拆模時間應在初凝后,頂板混凝土保持不塌落即可,一般情況下膠囊拆模時間(小時)=100÷當日平均氣溫,如果拆模過早會導致頂板塌陷,過晚則膠囊容易和混凝土粘連,導致抽出困難甚至無法抽出;

6.對于達到拆模強度時,膠囊即使不立即完全抽出來,也應拖動出至少30cm,使膠囊和混凝土完全脫離;

7.使用抽氣機可以排凈膠囊內空氣,有利于膠囊的抽出;

8.對于局部粘連無法抽出的膠囊,不要用力硬拉以防拉斷膠囊,可采用φ6鋼筋自一頭穿入,再折回使鋼筋成U型,找到可能粘連的部位,用鋼筋帶動膠囊使之脫離混凝土。

二、橋梁板頂板或腹板超薄

形成原因:

1.由于板梁設計時通常不考慮施工方法、措施,在使用充氣膠囊做內模的情況下,由于其自重較輕,如沒有可靠的固定措施,在混凝土側壓力作用下,將會上浮,導致頂板厚度不足,嚴重時甚至報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施工中膠囊兩側存在壓力差導致膠囊產生偏移。

解決辦法:

1.如果圖紙未設計膠囊固定措施,應沿板梁長方向每500mm設置一道φ8型鋼筋,下部固定于主筋上,為保證位置準確,其直徑可比板梁空心的直徑小5mm;同時設φ8通長縱筋兩道與型筋綁扎牢靠。

2.施工時應兩側對稱同時振搗,對于板梁高度大于350mm的,腹板可分兩次澆筑,同時放料時應放到芯模中間使其均勻流入兩側腹板,避免產生不對稱的側壓力。

3.對于整片板梁頂板超薄小于8cm的,應予以報廢,對于局部出現的問題,可進行鑿除后,用高一等級標號的混凝土加膨脹劑重新澆筑,并在進行橋面鋪裝時加密鋪裝層鋼筋。

三、預應力張拉時錨墊板下局部混凝土壓碎

形成原因:

1.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值;

2.未按照規定程序張拉;

3.錨墊板安裝不正確,造成混凝土局部壓應力集中;

4.錨墊板下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局部蜂窩;

5.板梁端部配筋不正確。

解決辦法:

1.鋼絞線張拉時混凝土強度需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可通過回彈儀或同條件養護試塊推定板梁的實際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張拉;

2.正確的張拉操作程序:

0→0.1σK(持荷)→0.2σK→0.4σK→0.8σK→σK→1.05σK(持荷)→σK→錨固

張拉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張拉過程中板梁的兩端要隨時保持聯系。發生異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張拉,找出原因,處理后方可繼續工作。

3.錨墊板必須垂直于鋼絞線的方向,特別對于斜交板梁,同時鋼絞線為曲線設計時要注意:錨墊板的軸線和板梁的長方向軸線要重合,同時其端面要垂直于鋼絞線的方向。否則即造成端部混凝土局部受壓,很容易壓碎,而導致板梁報廢。

4.板梁端部鋼筋配置較密,石子不容易漏下去,導致混凝土不密實,為解決這一問題,可在混凝土加密區采用小一個規格的石子配置混凝土,為提高端部混凝土強度應提高一個標號。

5.板梁的兩端通常箍緊要加密,如果端部鋼筋配置不正確,應及時和設計部門溝通,在施工中要保證端部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錨墊板外套螺旋筋位置應準確。

四、預應力鋼絞線無法穿入波紋管

形成原因:

1.波紋管接頭不嚴密,導致水泥漿灌入;

2.振動棒振搗時,未保護好波紋管,波紋管被搗破;

3.波紋管未按設計曲線正確就位,波紋管變形。

解決辦法:

1.對于鋼絞線設計為曲線時,應按設計曲線在鋼筋骨架的架立筋上標出曲線的位置,然后對應將波紋管與鋼筋骨架綁扎固定在一起,防止波紋管移位;

2.波紋管接頭應用膠帶密封嚴密;

3.混凝土振搗時應避免碰撞波紋管,并不得通過鋼筋施加振動;

4.為避免水泥漿漏入波紋管,可在澆筑混凝土前,事先在波紋管中穿入和波紋管稍小的橡膠管,并在澆筑完畢時立即來回拖動幾次橡膠管,待拆模時再取出橡膠管,可有效防止波紋管中漏入水泥漿;

5.穿入鋼絞線時,可用膠帶將鋼絞線束端部完全包起來,可有效降低鋼絞線穿入時的阻力。

五、混凝土裂縫

形成原因:

1.場地承載力不足造成不均勻下沉;

2.混凝土養護不及時或方法不正確;

3.溫度應力。

解決辦法:

1.混凝土空心板梁通常體積較大,單片梁自重通常在10噸以上,對施工場地有更高的要求,應注意選擇堅硬、平整、排水通暢并具有良好的水穩定性場所,避免不均勻沉降和雨后沉陷;

2.混凝土的養護可采用涂刷養護劑,對于采用覆蓋麻袋等方法的養護要特別注意兩側腹板能充分吸收水分,有時養生人員灑水時往往只灑板梁的頂部,而麻袋又未將腹板完全遮蓋,導致腹板缺水,同時可利用板梁的空心部分,堵上后充滿水分,進行養生;

3.由于后張法預應力空心板梁,長度通常在16米以上,除鋼絞線外,往往僅按構造配筋,在未進行張拉前,其本身的強度不足以抵抗劇烈溫度變化時產生的拉應力,特別是夏天露天施工時,中午應加強灑水降低板梁的溫度,或通過搭設遮陽篷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晝夜溫差,另外在混凝土強度達到預應力張拉要求后要及時張拉,不宜擱置時間過久;

4.混凝土裂縫的修補,相關資料介紹的方法很多,如:表面修補法、結構加固法、混凝土置換法、電化學防護法、仿生自愈合法等,但筆者認為對于混凝土空心板梁裂縫來說,最適宜的方法是化學灌漿法,采用可靠的低壓灌漿技術修復后的裂縫強度基本可滿足原設計強度要求。

六、混凝土強度不足

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原材料,一個是施工工藝,為保證混凝土強度符合要求。

首先從原材料控制上。

其次,在施工工藝上。

七、其他

1、橋梁板外觀尺寸超差導致無法安裝;

2、鋼絞線放料應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