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模式研究
時間:2022-03-16 04:20:00
導語:有關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量控制按實施主體及工程建設階段有不同的分類體系,因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把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的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工作作為主要控制的內容,故我們這里探討的僅限于工程施工單位的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施工過程控制指在施工過程中對實際投入的生產要素質量及作業技術活動的實施狀態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也即在使投入的物質資源轉化為工程產品的過程中,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因素、各環節及中間產品的質量所進行的控制活動。以下,我們將主要談幾點該如何進行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
1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為全面系統地把質量工作落到實處,當務之急是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保證體系。同時,施工企業依據質量保證模式,建立自己的質量保證系統,編寫質量手冊,制定質量方針、技師目標,使之更具有指令陛、系統陛、協調性、可操作眭、可檢查陛。
2人、材料、施工機械的控制
人是質量的創造者,質量控制應以人為核心,把人作為控制的動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眭,增加人的責任感,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人是工程項目建設的實施者,工程實體質量形成是施工中各類組織者、指揮者、操作者和監理工程師共同努力下建立起來的,人的因素是4MIE的首要因素,它決定了其他幾個因素,人的素質、管理水平、技術、操作水平高低將最終影響工程實體質量的好壞。因此。在質量事前控制中對人的因素控制,必須對現場施工者的管理水平、技術、操作水平進行審查,對特殊作業人員的技術資質審查,防止無證上崗情況發生,做到對現場施工人員的素質心中有數,針對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不同控制手段。材料是構成建筑產品的主體。顯然在施工項目中,對材料的質量控制是舉足輕重的。
材料,是工程實體組成的基本單元,基本單元質量構成工程實體質量,每一單元材料的質量均應滿足設計、規范的要求,工程實體質量就能夠得到充分保證。因此材料事前控制就十分重要,單位應該建立完善的材料控制制度,施工企業采購信用良好單位明細表。必須對材料質量標準、材料眭能、材料適用范圍有充分的了解:對進場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供應商的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等資質審查,必要時可到生產廠現場考察,對進場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按有關規定檢驗和見證取樣和送檢或開箱檢查,認真審查材料的合格證和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不合格材料杜絕在工程上使用。
施工機械是實現施工機械化的重要標志,是現代化施工項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對施工項目的進度、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選好、用好機械設備至關重要。施工機械設備是工程建設必不可少的,機械設備的性能、數量對工程質量也將產生影響。如砼振動儀器好壞對砼質量有一定影響,鋼筋加工設備、焊接設備將影響對鋼筋的制作和鋼筋接頭質量。在實施事前控制時,項目經理必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工程特點、結構形式、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管理能力,使項目部的機械設備能夠合理裝備、配套使用、有機聯系,并處于完好的可用狀態,使施工機械、設備的配置計劃及使用能夠而滿足工程質量及進度的要求。
3控制施工環境與施工工序
在項目施工中,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管理環境,如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制度;勞動環境,如勞動組合、作業場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現場,應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產的環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暢通,為確保質量和安全創造良好的條件。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質量的必要因素,為了把工程質量從事后檢查轉向事前控制,達到”以預防為主”的目的,必須加強對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工序質量的控制應采用數理統計方法,通過對工序部分檢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來判斷整個工序的質量是否穩定、正常,其步驟為:實測一分析判斷。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質量控制,一是要嚴格遵守工藝流程,工藝流程是進行施工操作的依據和法規,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員都應嚴格執行。二是控制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主要活動條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機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環境。只有將它們有效地控制起來,使它們處于被控狀態,才能保證每道工序質量正常、穩定。三是及時檢查工序活動效果。工序活動效果是評價質量是否符合標準的尺度,因此必須加強質量檢驗工作,對質量狀況進行綜合統計與分析,及時掌握質量動態,自始至終使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四是設置質量控制點,以便在一定時期內、一定條件下進行強化管理,使工序始終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
可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對保證工程進度具有積極的作用。當然,以上所述僅僅是建設工程質量與進度之間關系的一個側面,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 上一篇:普法依法年度工作計劃
- 下一篇:衛生局醫療機構校驗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