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建筑文化語言的特征

時間:2022-12-09 03:49:36

導語:試議建筑文化語言的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建筑文化語言的特征

一、整體與局部的協同表述

建筑無論大小,必有整體與局部之分,而建筑文化語言中的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與語言文化中的字、詞、句、段、文章之間的關系一樣體現著一種協調、統一的思想關系。一句話只有放在一個段落中才有意義,而一段話同樣是為了表達整個文章的主題思想而服務的。整體與局部是相互的,按照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內容。字、詞、句、段、文章體現的是一種遞進的、層次的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而建筑文化語言中不同的建筑元素同樣可以組成不同的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即建筑中的每一個建筑元素都不是獨立、分割地存在著,而是作為整個建筑作品文化語言表述的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段句子而存在的,是為整個建筑的文化語言表述而服務的。語言文化中的“斷章取義”是無法準確、完整地反映出一個語言要素所要表達的含義,同樣對一個建筑元素地分割看待同樣無法理解該建筑元素所要表述的情感。中國建筑文化語言十分講究整體與局部的協同關系,是我國建筑文化語言表述的又一特征。中央電視臺的《交換空間》中有一期節目,設計師將窗框設計成黑顏色,如果孤立地看這樣的設計無疑是失敗的,但由于居住者是一個書法家,因此設計師將整個墻壁設計成宣紙的樣式,而黑色的窗框以及窗中的景物便好像宣紙上一個個鮮活的文字又仿佛一幅幅流動的中國水墨畫。這正是設計師將整體與局部協同表述的最好例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向重視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和”思想的本質便是不同的局部之間彼此協同共同服務于整體的思想。因此,我國建筑文化語言的表述中整體與局部之間的協同關系是建筑設計者用于處理建筑元素同整體建筑主體之間的主要關系。

在不同的整體中,局部有著不同的表現。例如,對于一座空間廣袤的園林,則每一處景物,每一棟建筑都可以看做是園林整體的一處局部。而在單一的一棟建筑之中,局部便可以看做是門、窗線腳等建筑體內的一些具體部件。但無論怎樣,一座整體建筑內部的局部建筑元素彼此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建筑整體的風格表現和主題表達。例如,暑期度假勝地北戴河,若將北戴河的建筑群體看做一個整體的話,北戴河每一處具體的建筑便都可以看做是這個整體之中的一處局部。北戴河所有的建筑屋頂都是統一的紅色的屋頂,就是這樣一處細節為北戴河整體建筑群形成了喜慶、熱鬧的主題風格。無論你是坐火車還是登高遠望,一簇簇的紅色仿佛這個海濱小鎮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而北戴河每年暑期開放的季節便是從牡丹花盛開的時候開始的。中國建筑文化語言的整體與局部的表述在這里被做了最好的注解。

二、設計與施工的制約表述

任何一件建筑作品都是一個由設計到施工的過程。而設計與施工之間在建筑文化語言的表述上存在著互相制約的關系。建筑設計為建筑施工提供了指導性的設計表述,因為有了設計,施工的表述才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撞而是遵循一定的順序和原則進行。沒有設計的施工是無法想象的。建筑設計和建筑施工同樣是建筑文化語言的表述方式,設計為施工注入了靈魂,設計指引著施工一步一步用建筑語言書寫各具藝術風格的建筑藝術;施工則為設計提供了重要的表達平臺和手段,沒有施工的設計只能是停留在圖紙上的一幅幅繪畫作品,無法轉換成建筑藝術作品,也稱不上繪畫藝術作品,正是因為有了施工,設計中的建筑文化語言才有了表述的手段和平臺。設計好比是一個演講者心中的腹稿和思維,而施工則是演講者演講時脫口而出的一句句話。兩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我國很早便有效仿西方先進國家設計和建造摩天大樓的計劃,但受制于當時的施工技術無法實現,甚至無法設計,正如一個傳統的水墨畫畫家是無法繪出西方抽象畫派的油畫作品一樣。而由于沒有了設計,施工觀念、方法的進步更是天方夜譚一般。兩者之間的制約關系為兩者的建筑文化語言表述設立了一個死結。由此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制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誰制約誰的問題,而是一個共同制約,相互制約的關系,也就是說只有兩者共同進步才能打開建筑文化語言表述的各種死結。令人欣喜的是我們趕上了這樣一個文化交流日益廣泛的時代,正如季羨林先生在他的《糖史》中所總結的“文化的交流是世界進步的基礎也是技術進步的基礎”。

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促進了建筑設計和建筑施工的表述能力。兩種表述方式的共同發展終于使得我國建筑文化語言的表述有了質的飛躍,其中對于摩天大樓的表述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當今世界十大最高的建筑,中國獨占其四,設計與施工之間的表述制約終于因為兩者之間的共同發展和進步而創造了建筑文化史上的奇跡。文化發展的背后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大的體現,建筑文化語言在設計和施工上進步的背后同樣是我國國力日益昌盛的支持。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今后很長的時間內,中國建筑文化語言的表述能力將日益強大,表述范圍將日益廣闊,表述色彩將日益豐富。建筑設計與建筑施工的發展表述反映的是我國文化發展的不斷進步,因此是我國建筑文化語言表述的一大特征。

三、表述信息內容豐富

表述信息內容的豐富是我國建筑文化語言表述中的又一特征。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建筑文化語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有著那個時期、那個地域特殊的文化痕跡。因此,中國建筑文化語言表述的信息內容非常豐富,總的來說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范疇來表述。在時間的橫向上,不同的建筑可以從建筑文化語言的角度表述那個時期特殊的歷史和文化。即使從近代開始看,在近一百年的時間內中國的建筑所表現出的文化內涵也有著巨大的差別。例如,在20世紀20至40年代,中國建筑從風格上更多秉承西方建筑設計思維的影響介于中國傳統和西方建筑風格之間,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筑不但具有西方建筑的形式還采用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大屋頂”樣式,表達了那個時期中國和西方以沖突的方式進行著文化交流。而在20世紀50至70年代,由于新中國對于新文化運動的推動,所以中國的建筑除了更多發揚中國傳統建筑風格以外還加入了更多蘇聯的建筑思想,其建筑特點是主體建筑為垂直三段作法,大型建筑水平五段作法。屋頂用鋼結構或木結構制作,檐口用木料或木模澆混凝土照法式做斗拱和檐椽,混凝土作為傳統的木構件形式,并用油漆彩畫裝飾。

這種加了大屋頂的“中國固有之形式”已經在社會上取得了一定的約定含義。從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到現代,中國的建筑文化語言表述的內容則更加豐富,風格更加多樣已經不再局限于某個國家或者某個民族的具體風格,多元化是這個時期中國建筑文化語言表述的主題。例如,鳥巢、水立方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我們看到的是對于中西文化融合的表述,而這也是當今文化發展的主題。從空間的縱向上看,不同地域的建筑明顯有其獨特的地域特點。從建筑本身來講,每一個建筑所表述的不僅僅是其時代特色還有起深厚的地域特點。例如,中國中原地區的建筑,由于地勢平坦,土地富饒,所以其建筑往往以面積廣大、裝飾華麗而著稱,例如,北京的故宮,承德的避暑山莊等;而江南地區的建筑則往往更加講究江南水鄉風情的寫意性表達,一步一景,設計別致,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例如,蘇州園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西北地區由于地處大漠,所以建筑通常依山而建,其實磅礴、棱角分明,顯示出那個地區文化中豪邁、率真的一面,例如,布達拉宮、敦煌石窟等建筑。中國的建筑文化語言所能表述的信息記載著建筑本身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

四、結語

中國建筑文化源遠流長,其哲理內涵博大精深,其審美韻味意境獨到,其文化藝術精神沉穩雄健。在對中國建筑語言文化表述特征歸納和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絢麗多姿和輝煌壯美,本文的研究對于推動中國建筑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國建筑在借鑒國外先進的建筑文化的基礎上將會在中國傳統文化。

作者:陳玲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