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川底下歷史名村規劃
時間:2022-07-16 03:53:14
導語:北京川底下歷史名村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川底下村(原名爨底下)位于京西門頭溝區,始建于明代,清代得以發展,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明代統治者為了鞏固邊防實行屯田,從山西移民至此,建立了韓氏家族聚居的村落。古村位于明清京城連接邊關的軍事通道,又是通往河北、山西、內蒙古一帶交通要道,從而成為京西貫穿齋堂地區西部中國北方東西大動脈最重要的古驛道上的一處貨物交易商站,使得村落迅速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家豐沙鐵路和109國道的開通,古村的交通和商貿作用逐漸衰退。改革開放以后,大量村民離村出外謀職安家。這里出現了封閉貧困、人口稀少(留村者多為老人)、農業生產荒閑、不需建筑新民居的狀態,這反而使古村環境原貌和四合院民居建筑等歷史遺存保存完好,成為北京乃至北方地區一處極為難得的古村歷史文化遺產。2001年被定為北京市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定為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和“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村”之一。
川底下的歷史文化價值很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其融于自然的山村環境、典型風水格局、靈巧的山地四合院民居以及其作為京西古道上農、商、居為一體的韓氏家族聚居的農村社會載體,體現了它獨特性的特點;其淳樸靈巧的山地四合院民居藝術、清新自然的山村環境藝術和厚拙樸實、細部精美的建筑裝飾,體現了它藝術性的特點;而其原真性則體現在村落格局、肌理、尺度、空間形態、傳統山地四合院風貌及整體環境,還有有形無形的歷史文化信息;另外古村古樸的民俗民風、多彩的地方戲、民間藝術和體育活動還體現了文化性的特點。從而使古村具有重要的山野鄉村文化旅游開發價值。再加上各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及其重要歷史遺存都能夠保存至今,使古村還承載了記載中國古村發展歷史活化石的社會價值,是開展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旅游的良好資源。鑒于川底下古村落完整的山水格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我們在古村落的保護規劃中提出了整體保護的原則、動態性與特色性原則,保護與開發相互依存協調發展的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及科學性、適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即要整體保護古村的傳統風貌、村落自然和人文景觀,包括山地四合院民居、歷史遺存、鄉土文化等有形和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以突出歷史原真性的整體風貌。把古村作為動態的社會生活載體加以保護,完善古村傳統功能,升華古村環境。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防止造成開發性破壞危機等嚴峻問題。還要科學規劃,合理利用資源,制定具有一定超前性、重點突出、分期實施、易于操作的保護規劃。
保護區保護規劃范圍的劃定分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區兩級。以“川底下村”為核心區,包括村北部虎山、龜山、蝙蝠山、龍頭山,南部金蟾山、筆架山、筆鋒山,東部門插嶺等自然景觀及村西部祖墳地(老村舊址)等遺存。保護范圍界定為北至龍頭山,南至金蟾山,西至村祖墳地,東至村前門插嶺;面積為22.62公頃。建設控制區內包括一線天自然風景區、古驛道及“九柏九石陣”(驛道上休息點)、山洞抗日小學遺址等。范圍界定為北至虎山、龜山、蝙蝠山和柏峪臺村,南至金蟾山、筆架山、筆鋒山,東至門插嶺,西至一線天自然風景區;面積約為120.14公頃。在建筑的保護與整治分類方面,古村作為北京市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村內傳統建筑、整體環境及歷史遺存均為保護性建筑。為細化保護與整治,本規劃根據村內傳統建筑相對歷史文化價值高低及質量狀況,劃分為兩類加以保護與整治。即保護類建筑和與傳統風貌不協調類建筑。保護類建筑:指保存明清時代原狀及修繕后保持傳統風貌的建筑。整治方式應從嚴格按文物保護建筑要求進行保護。該類建筑外觀及環境除修繕復原外,不得做任何改造。與傳統風貌不協調類建筑:指在空間尺度上或建筑形式、建筑風格上,與傳統風貌有較大沖突的非傳統建筑。整治方式以近期改造保留,遠期拆除,以恢復古村傳統風貌的整體形象。
良好的保護與利用離不開政府建立正確的政策,因此建議擴大川底下古村落的保護范圍。從而拓展雙石頭、柏峪臺等保護范圍和展示模式,豐富古村歷史文化保護系列內容,有效保護古村。還要建立古村保護法規。要針對保護區歷史文化保護的具體條件和要求,在國家文物法規的基礎上建立古村保護相關法規,使保護、修繕、整治管理盡快納入法制化軌道。同時建立古村保護管理機構。以政府為主導,組建政府、文物旅游等部門以及村委會、專家委員會多方組織的管理委員會。負責保護區歷史文化保護、修繕、整治及旅游開發、管理等工作的審核、審批,加強古村保護力度,改變和彌補現村委會主管一切的不足。更要加大宣傳教育。
大力宣傳保護區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保護知識、保護意識和責任意識。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并組織村級保護工作組加以監督執行。在資金籌集方面,要充分發揮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政府資助的資金的作用,設立村、社會集資的古村歷史文化保護基金,用于宣傳、研究、制定保護標準等工作。還要協調保護與旅游開發相互依存的關系,確保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協調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嚴格控制保護區居住人口,提高環境質量。
- 上一篇:測定蔬菜有機磷農藥干擾因素
- 下一篇:數學課多媒體教學誤區及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