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與功能結合的建筑屋頂設計
時間:2022-10-26 09:32:11
導語:審美與功能結合的建筑屋頂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屋頂的類型
在現代建筑中,屋頂的設計越來越多,但在眾多的屋頂設計中大致可以分為坡屋頂、曲面屋頂和平屋頂。
1坡屋頂:坡屋頂是指屋面坡度較陡的屋頂,一般坡屋頂的坡度在9°以上。按照實際的需要,坡屋頂按照坡的形式還可以分為:棚屋頂、山墻面屋頂、四坡屋頂、復雜形屋頂等。
2曲面屋頂:曲面屋頂指建筑屋頂的表面材料由曲面構成。曲面屋頂的造型可以是多個連續彎曲的彎曲面,也可以是簡單的彎曲面,這些單個或多個復雜的彎曲屋頂都稱為曲面屋頂。
3平屋頂:平屋頂是比較廣泛應用的屋頂,平屋頂是指如果建筑所采用的結構和樓蓋所采用的結構基本相同,并且屋頂平行于地面那么就形成了平屋頂。
二、現代屋頂開發設計的趨勢
1、屋頂的生態化:屋頂的生態化就是把屋頂設計的更加具有生態形式,環保節能就是生態化的表現,在現代建筑的屋頂設計中生態環保的要求日益明顯,新穎的生態化設計更加廣泛,如綠色屋頂(屋頂花園)的設計。
1)綠色屋頂:綠色屋頂有改善空氣、美化環境和熱量積聚的功能,同時它也被稱為景觀屋頂。
2)太陽能屋頂:太陽能屋頂利用太陽光線通過太陽能面板,將太陽光線轉化為可在生能源,提供給建筑內部使用,不但美觀方便,還減少了資源的浪費與污染。
2、屋頂功能的復合化:在現代城市中,寸土寸金的土地已經日漸形成,能夠再開發的土地不斷減少,城市對功能性需要不斷增加的同時,屋頂的功能設計日趨加強、可上人屋頂、可停車屋頂的出現大大彌補的城市中所缺少的部分。
1)可上人屋頂:可上人屋頂不但可以供人們在屋頂上行走還可以鋪設石板路,并且可以在屋頂上設置娛樂設施,比如游泳池,羽毛球場,喝茶聊天的休閑區等等,屋頂上開敞的視野,更可以為休閑的人群提供瀏覽、觀光城市的全景的功能。
2)可停車屋頂:停車屋頂是現代建筑中一個新穎的設計,他不但不影響屋頂下面的人群工作和休閑,還可以大大的緩解交通的堵塞。但停車屋頂需要特殊的處理,荷載對屋頂承重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3、屋頂材料多元化:隨著社會的進步,新型材料的產生不斷影響著屋頂設計的前進性,新型材料不但可以輕松的完成以前繁重的工作外,還可以嘗試完成前所未有的挑戰,材料的更新勢必影響著今后建筑屋頂的設計與開發。
1)玻璃采光頂:玻璃采光頂可以更多的滿足建筑內部的光照需要,同時又能阻擋紫外線對人們的傷害,它的出現極大的美化了建筑的屋頂,讓建筑更加完美的與自然結合。
2)膜材料頂:膜材料是20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筑材料。膜材料廣泛應用在建筑的屋頂中,它具有易建、易拆、易搬遷、易更新的幾大特點,它是以最輕、最省的預張力形態帶給人們更多的美感。
、
3)薄板金屬頂:薄板金屬屋頂廣泛應用在大型建筑中,大跨度建筑的承重需要薄板金屬頂的幫助,并且薄板金屬頂帶給人視覺上的沖擊,給人以堅固穩定的感覺,雖然不易拆卸,但是安全方便,適用于永久性建筑物。
4、屋頂技術的新型化:新型技術的產生對屋頂設計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新型的材料不但輕,易拆卸,并且更堅固牢靠,更容易加入藝術性元素。所以新型技術的發展,有助于設計師的大膽想象和發揮。
1)懸索結構:懸索結構是大跨度屋頂的一種理想結構形式。懸索結構是以能承受拉力的索作為基本承重構件,并將索按照一定規律布置所構成的一類結構體系,索結構通常由纜索、鋼絲網、織物或薄片組成。它不但自身輕,可承重大、又節省材料,是大跨度建筑的理想結構。
2)空間網架結構:空間網架由大量單個結構體組成。這些結構體都是軸向軸拉或受力,他們彼此支撐并連接成一個空間體系,因此網架結構的整體性強、穩定性好、空間跨度大,是一種很好的抗震新型技術結構形式。
3)光電結構:光電科技是新興科技,它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如光電通訊、建筑、高效率照明等。在新型建筑中,運用光電科技將建筑制作成可以轉動,并且樓層可以上下移動,屋頂也可以隨之變換的新型設計理念,使建筑更美觀、更人性化。
三、對未來屋頂設計的展望
屋頂是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部位,屋頂的形象一直受到建造者的重視。古往今來的建筑師都把屋頂作為展現他們智慧和才華的舞臺,是設計師關注的重點部位。不同的區域都有突出的優秀屋頂設計杰作,他們風采各異,以強烈的感染力吸引著人們的視線。在建筑事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建筑理論與建筑實踐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新型材料的誕生,新型結構的誕生,審美的改變都將影響到今后建筑屋頂的發展。建筑屋頂設計工作是一項整體性的、創造性的思維過程,涉及工程與藝術眾多方面。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人才的不斷更新,會有一大批的新型建筑讓大家眼前一亮,在不久的將來可移動屋頂、像敞篷車一樣的敞篷屋頂、懸空屋頂、智能化屋頂都不再是想象中的建筑,它們都會隨著現代建筑屋頂設計的不斷發展進步而成為現實。在美觀和功能性都具備的同時,為人們提供更現代的設計思想和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作者:何川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 上一篇:高層空調安裝技術提升的探究
- 下一篇:水利水電工程構造對水文試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