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藝術審美途徑
時間:2022-04-15 08:05:00
導語:影視藝術審美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美需要是人類的一種特殊的精神需要。審美需要對精神愉悅性的追求是一種情感性的意識活動。情感是對能滿足主體需要的客體事物的態度的體驗。影視藝術是專為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而發生的;它一經誕生之后,也就促進了人類審美需要和審美創造能力的發展。根據影視藝術獨特的個性進行審美,并提高審美能力,至關重要。因為審美有凈化心靈,培養高尚情操的作用;審美能帶來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自由;審美還能超越具體的功利。那么,如何人手把握影視藝術的審美呢?
一、豐富精美的畫面美
影視藝術通過豐富精美的畫面,展現人間的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觀眾飽覽各種動態的畫面,會產生美感,獲得審美愉悅。豐富精美的畫面往往通過變化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等達到畫面的豐富性,吸引觀眾去看,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電視連續劇《牽手》中,女主人公在家干各種瑣屑的家務事,送孩子上學等,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展現的是她忙碌的身影,表現的是她為家庭所作的巨大犧牲,她失去了“自我”,沒有事業,也丟失了愛情。隨著畫面的變換,我們看到了一個自強不息的女子以艱難奮斗,擁有事業,也重新擁有愛情。電視通過豐富精美的畫面,把一個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演繹到了極致,讓人愉悅的同時,給更多的人喝下一劑良藥:“只有以事業為依托,愛情之花才會常開不敗”。影視劇中的畫面的豐富精美,還表現在含蓄抒情的畫面。真正的藝術家都能把深厚的內容留在話外、弦外、意外,那話外之意、弦外之音比那表面的東西要巨大、深厚得多,豐富得多。電影《血戰臺兒莊》里,最后破碎的軍旗在迎風飄揚,敢死隊員的人梯依然可見,把國歌的內容含蓄地表達出來了,在此,愛國主義精神得到了最好的連釋。在《大辮子的誘惑》中,挑水姑娘赤腳,大辮子在身后搖擺的背影很美,畫面展示的是:傳統與美的諧和!我們從畫面的豐富精美里,領悟到了拋棄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必須付出代價。有了種種意外,整個情節才波瀾起伏,故事才引人人勝,觀眾才會動之真情,達到物我相忘的境界。豐富精美的畫面,就像一首動聽的樂曲,內涵豐富,耐人尋味。
二、蕩氣回腸的音樂美
好的音樂,會給影視藝術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影視音樂往往有渲染情節、推動情節發展、細膩而深刻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巧妙地展現主題的作用。美妙動聽的音樂穿插在影視藝術中,恰到好處地表現當時特定的氣氛,有時勝過千言萬語。動情之語訴諸于音樂,讓音樂作為一種載體,讓觀眾馳騁在音樂想象的空間,美妙的影視音樂,會有“余音繞梁”之感。《泰坦尼克號》主題歌《我心依舊》,震撼了世人。影片的歌與情節一樣永存。音樂的魅力在于讓人產生共鳴,獲得美感,得到心靈的陶冶,《好漢歌》為《水滸傳》的個個英雄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光芒,巧妙地展現主題。好的音樂,能烘托氣氛,讓喜的更喜,悲的更悲。《紅樓夢》中的一首《枉凝眉》讓多少人為之傾倒,多少人為之潛然淚下。美妙的音樂為影視劇增色不少。一部電視連續劇《渴望》轟動了全國,其中里面的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已超越了影視藝術,演繹成現實生活中的對好人最平常,卻又最誠摯的祝福。此首曲子為《渴望》注人了鮮活的生命力。好的影視藝術,使影視表演藝術與音樂藝術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使人領會蕩氣回腸的音樂美,既感受旋律的時緩時急,時低時高,更領悟歌詞的傳情達意所起到的出奇制勝的效果,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滌蕩著心胸,讓情感得到升華,產生無窮的美感。內容更豐富、更深刻、更鮮明、更集中的表現。德國詩人萊辛說過:“富于包孕的片刻”,引起想象的馳騁,智慧的思考,更細致領略其意境,更深刻地理解豐富的內容。梅圣俞說:“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極簡單的對話,往往蘊含著言外之意,象外之旨。所以含義豐富的語言,能很好地傳情達意,耐人尋味。
三、含義豐富的語育美
影視藝術要濃縮眾多的生活,既需要高度概括的語言、表現豐富的內容,又需要鮮明的個性語言展現栩栩如生的個性。用非常經濟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含義,是一種深沉的美,含蓄的美。電影《歸心似箭》男女主人公有一段精彩的對白:“不知道怎樣感謝你?洲好,你就給我挑兩挑水吧”“好”“不,你每天給我挑兩挑水,挑到兒子娶媳婦,閨女出嫁。”這意味深長的對話表現了女主人公的愛慕之情。在《還珠格格》這部電視連續劇里,小燕子的語言極富個性化,她一說話,常常會令人啼笑皆非,她的可愛、率直天真、毫無心機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回答紀師傅的三個問題都用“蘿卜”作答,把一個天真、頑皮、胸無點墨的“格格”表現得活靈活現。影視的語言美,讓人領略到語言以外的更深層的東西,讓人遐思,讓人回味。影視語言是將現實生活的真實事物加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它是典型的、立體的、內蘊豐富的。含義豐富的語言是影視藝術湯顯祖認為情感涵蓋一切,包諸所有,人類社會出自于情,藝術創作產生于情,這是符合宇宙自然規律。情感既是人類社會的本體性規定,也是藝術創作的本原性動因。“人生而有情,思歡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嘯歌,形諸動搖”。情感因有本體性質故而具有感天動地泣鬼神的超越性力量,藝術創作出自情感正確性而能引發廣泛持久的社會化情感共鳴,顯示出超時空傳達的審美張力。影視藝術能用最優化的結構形式來酣暢淋漓傳情達意。影視藝術之所以沒有一處是多余的、純粹偶然的東西,一切都從屬于、趨向于一個整體,就因為有飽和著情感的思想這塊磁石,吸引著原本是散漫零亂的意象,并把它們聯結,聚合成和諧完整的意象體系。因此,欣賞影視藝術,無論如何不要放過其中的情感脈絡。情感是往復流動、纏綿不盡的。至真至善的親情、友情、愛情,使人獲得真正的審美情感,能夠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凈化人的心靈,激發人們對于美的熱愛和追求,從而提高做一個真正的,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自覺性。諸種情感中,影視藝術總離不開表現愛情題材,因為愛情更能使人體會到什么是“生死相許”,什么是“白頭偕老”,什么是“兩情相悅”等。不同的愛情會體驗到不同的美: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壯美,唐吉訶德的愛情滑稽美,茜茜公主的愛情優美。影視藝術創作貫注了情感,影視表演中,演員融人了情感,動人的情感往往打動觀眾的心,引起身心震驚效應,帶來審美愉悅。情感追求不僅在于同現實抗爭以爭取個人尊嚴和從精神境界上超越人生困境。更重要的是在超越中實現精神財富的升華和享受追求過程的美好與光彩。可見,動人的情感美,會使人產生愉悅、滿足、陶醉之感。
四、崇高的人格美
影視藝術塑造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鮮活的藝術形象折射出人格美麗的光環。即使是人物的悲劇,打破了我們所事先估量的期望值,我們還是會體驗到美。無論是蕓蕓眾生的小市民,還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會讓我們體驗到崇高的人格美。欣賞影視藝術的人物形象,很自然會進人“鶯飛決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境界,也就是對藝術形象審美,已超越某種具體的功利目的,專為獲得精神愉悅。電影《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個奇丑無比的卡西莫多形象,透過他的心靈美使我們體驗到了他崇高的人格美。在《亂世佳人》里,郝思嘉光彩照人,但她的堅強、能干、不屈服、戰勝困難的勇氣,更令人佩服,她人格美光芒四射。崇高的人格美,陶冶人的性情,凈化心靈,具有培養高尚情操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影視藝術的審美是主體進行審美活動的一種心理驅動力,表現為一種對精神享受的追求,一般人觀賞影視藝術,是為了獲得精神愉悅。審美是人類意識覺醒后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種需求,其實質就是主體心理功能的表現欲,創作欲,是力求完美的自我實現的最理想方式。審美需要驅動主體進行藝術欣賞過程,從而使主體完成自我實現和郁積的情感抒泄,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影視藝術恰好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使人們超越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等種種煩惱,擺脫了世俗的功名利祿的羈絆,使人經歷著一種心靈的洗禮、陶冶。因此,把握影視藝術的審美路徑,不斷提高審美的能力,非常重要,能使人更好地獲得審美愉悅。
- 上一篇:區長在檢查工作規范年座談會講話
- 下一篇: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