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建筑設計互動性研究
時間:2022-02-10 03:42:41
導語:信息時代建筑設計互動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建筑互動性的內涵
1.1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建筑的互動性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性的體現,建筑是為了滿足人們居住或觀賞的需求而設計、修建的,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建筑設計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需求的根本目的。在高中課堂上老師常常會對我們強調,在建筑的設計、修建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各方面的互動性,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改進。1.2時空上的互動性。社會是發展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人們的需求會出現時代性的變化,作為以滿足人們對建筑的各種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為目標的建筑設計自然也會發生改變。這就體現了建筑設計在時空上的互動性,針對人們不同時代的不同需求對建筑的各項功能作出調整,以此來達到對人們需求的滿足。1.3人與建筑之間的互動性。雖然建筑一旦建成它的功能和建構就會成為具有規定性的實體難以進行改動,但人們的需求是不斷的在變化著的,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建筑會隨著人們發展的需求而變化它的設計,這是人們所擁有的權利。1.4建筑間的互動性。不僅人會對建筑的設計、建成產生影響,建筑與建筑之間也會相互的產生影響,具有互動性,不同的建筑之間會相互的協調。比如,居住房屋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當地的風俗習慣,有的地方建造房子在風俗上有形狀上的要求,有的有顏色上的要求等。還要實際的地理環境因素,就像我們在高中地理中學到的,南方降雨多,就需要將房屋建成尖尖的三角形來避免積水,而北方干旱的地方則正好相反,他們需要將房屋的屋頂建成微凹的四方形來達到存水的目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居住房屋與菜市場、超市、醫院、商城等之間的距離是否方便居民居住。所以人們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注意對周圍環境的考察,綜合人文、地理因素之后再做最后的定奪。
2.1建筑設計中的互動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建筑設計的相關理念也發生了變化,建筑設計的形成過程不再是設計師的一言堂,而是眾多人們共同意愿的體現,這是建筑設計滿足人們的需求,適應社會的發展目標的一大體現。信息時代中信息的開放性充分發揮了人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給建筑設計帶來了新的思路,使人與建筑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2.2建筑設計中人與建筑空間的互動性。高中課堂教學中老師告訴我們,在信息時代,人與建筑的互動日益緊密,不僅僅是因為人們參與到了建筑設計中來,更是因為人們與建筑之間通過信息技術建立起了日益明確的動態體系,它們之間的互動性日益增強。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實際的建筑設計和建設中對于人們在空間中可能產生的行為是越來越重視了,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模擬人在空間中的行為將這種虛擬空間中可能產生的行為轉化到具體的實際空間中來進行建筑設計的改進,全方面的考慮人與建筑空間之間在建筑設計上的關系,增強建筑設計中人與建筑空間的互動性。2.3建筑設計中人與人的互動性。建筑設計中人與人的互動不同于其他的互動,它最能體現建筑設計是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需求的根本目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這個信息時代,各類信息飛速的傳遞,不僅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產生了改變,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信息傳遞的方式,激發了人們的創新思維,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高中生的思維。同時,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不斷的被運用在建筑設計上,對建筑設計產生了重大影響,實現了設計理念的新舊交替,大眾對建筑設計的影響在日益的加深。
3結語
不管是人與建筑設計之間的互動性,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亦或是時空上的互動性這都是建筑設計中所存在的互動性的體現,都體現著建筑設計滿足人們對建筑設計各種需求的滿足,對社會發展的適應的目的。在高中階段,不管是老師的課堂教學還是在實際操作中都告訴了我們建筑的設計不僅僅是一門藝術,更是對人們居住或觀賞需求的滿足,它的完成需要通過互動性達成各個方面的協調。
參考文獻:
[1]檀坤華.探究信息時代建筑設計的互動性[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07):139.
[2]王洪麗,張艷杰,許武濤.信息時代建筑設計的互動性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5):237.471
作者:湯希辰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 上一篇: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綜述
- 下一篇: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