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施工工藝與監理質量控制研究

時間:2022-03-21 10:25:44

導語:地基施工工藝與監理質量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基施工工藝與監理質量控制研究

摘要:在地基施工技術中較為常用的一種處理方式便是強夯地基,同一種構件通過這種強夯處理不僅能夠大幅度使地基土的強度提高,從而保證土地資源得以充分利用,還能夠較大程度上減少高能耗建筑材料的使用,在保證施工質量的情況下,使施工成本盡可能降低,不過這種施工工藝和其他工藝相比較為復雜,因而該施工工藝不能大規模使用。針對強夯地基的施工方式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對其監理質量控制進行了相關研究,以此希望能夠為日后的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強夯地基,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1強夯地基施工概述

所謂強夯,通俗來講指的是強夯可以利用強夯錘從高處落下的重力勢能不斷捶打土體,以實現土體的剪切破壞,從而做到加固土體深層的作用,使地基因加固深度的增加而更加穩定、穩固。另外這種強夯工藝還能使地基本身的承載力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實現整體承載力提高的效果。在相對較為復雜的環境中,強夯均能夠適用,對于碎石土、黃沙等雜填土都有較強的適應力能力,尤其是在較大面積的砂型土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所起作用更為重大,而不同成分或者厚度的粘性土都是該施工工藝能夠大展身手的地方,由此看來,這種強夯工藝已經逐漸受到了廣泛關注,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闊。

2強夯地基施工工藝

說到施工工藝,強夯這種工藝主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開始強夯之前,應當處理好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監測標高的數值,檢查松填土的情況,日后進行試驗區的強夯施工,接著根據試驗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施工調整,最后通過在施工區的換填情況將回填面積控制在擴夯線之內。第二階段指的是施工的正式開始過程。這一過程所經歷的工序主要有三個。首先是用普通錘子將深層土擠壓密實;接著將中層土擠壓密實;最后將整個土層夯滿。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先將夯實錘子對準要強夯的位置,在調整好強夯的高度之后,讓柱錘自由下落,接著測量強夯之后的柱錘的高程,一旦發現因為坑底的不平使得柱錘頂部發生傾斜,要立刻停止夯擊,更換填土料之后,使坑底基本水平再次進行夯擊。接下來的步驟便是重復上述內容,向坑內加入填土或者置換土料,接著根據試驗所得到的強夯的參數進行進一步的夯擊,如果出現夯擊之間的沉降量有過大的差別,那么應當對柱頂高程進行多次測量,找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接著從內到外對下一個所要夯擊的點進行夯擊,直到所有的點位都夯擊完畢后,用推土機將夯擊現場推填平整,一般夯擊的次數在兩次上下,在施工場地的土壤均已夯實之后,再一次對場地的高程進行測量,基本完成地基的強夯處理。最后一個階段便是手工的檢驗工作,在結束強夯工作之后,應當進行靜載、土工等試驗,只有在這些試驗的檢測結果合格之后方可確定強夯試驗的竣工驗收。

3強夯地基參數控制

3.1單點之間的距離。所謂單點間距,指的是所要夯擊的點位之間的實際距離,在進行強夯工藝之后,應當將夯擊點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5D~2.5D范圍內,一般情況下,點位的布置呈方行或者梅花形等規則的圖形,在了解了已知點位的情況下,在夯擊點位均勻布置夯擊點。一般情況下點位距離的計算從外圍中心開始算起,每增加一排點位,其厚度都應當超過土層的厚度。在確定點位的布置位置的時候,應當根據持力層來進行擴充。另外,為了保證點位布置時被遺漏的點位能夠得到處理,每個施工區之間點位布置時,其距離都應當向外擴大一道兩排夯擊點,這能幫助行區間搭接寬度的形成。3.2安全距離。一般情況下,在進行強夯試驗時,周圍建筑物等往往會受到夯擊帶來的較大影響,因此在進行強夯試驗之前,與建筑物之間距離的確定尤為重要。一般而言,建筑物與夯擊點在45m左右距離時,可以采用8000左右的能級試夯區,比該數值小的能級,安全距離約36m,而能滿足安全距離要求的最小距離則為18m,在施工工作進行之前,施工工人應保證和建筑物之間的絕對安全距離,一旦出現安全距離難以通過現場點位的布置而實現,那么就應該設置最小深度1.25~1.5波長左右的隔振溝來確保建筑物的安全。3.3夯擊的操作次數。在進行強夯試驗時,夯擊次數的多少和土體情況有著較大的關聯。一般夯擊能達到要求的加固效果,就不該采用多遍夯。對飽和土,由于夯擊過程中,孔隙水壓不斷上升,夯了一定次數以后,夯點的側向移動和夯坑四周地表隆起加劇,此時夯擊能中大部分損耗于擠出變形及孔隙水壓升高,不宜連續夯方。若施加的夯擊能還不足,需待上升的孔隙水壓消散后再繼續進行夯擊。對非飽和土和滲透性良好的飽和砂土,前者不存在孔隙水消散問題,后者在夯擊過程中孔隙水排除較好,因而可采用1遍~2遍夯擊。夯擊遍數可根據擬定平均夯擊能、單擊能、夯擊次數和夯點距來確定。大體上以(單擊能×夯擊次數)除以(平均夯擊能×夯點間面積)而得。當對總沉降量有確定要求時,可根據每遍夯沉量確定夯擊遍數。

4強夯地基施工監理

4.1施工之前所進行的監理工作。在施工之前,員工所做的主要內容便是了解、熟悉施工的大致內容以及施工前的勘測報告;另外,監理還要對分包單位的強夯施工方案進行可行性審核,參與強夯的單位要有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施工二級以上資質;工作人員的施工過程、施工操作都應當專業化、規范化,施工人員所應當具備的證書應當應有盡有;在施工現場要保證雨后施工場地無積水,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不影響大型機械車的通過,在屋面周邊應當設置排水溝,以確保施工場地能夠盡快投入使用;在安裝強夯設備時應該注意檢查施工設備是否處于正常使用狀態,確保吊車掛鉤安全可靠、設備的投入使用是否安全可靠;最后,應該做好初始試驗數據的審核工作,保證試夯的結果能夠為后面的強夯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4.2施工過程中的監理內容。首先,要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保證施工的技術人員以及安全人員到位,確保場地平整、重錘以及吊車等設備工作穩定并布設夯點,在強夯之前要先進行吊車的調試,強夯的試驗工作,保證設備能夠穩定運行;另外,要嚴格督促作業人員的工作,確保每個員工都能夠按照規范完成作業內容。在起吊過程中與夯錘相連的鋼絲繩要保證垂直,要控制好重錘的下落時間以及下落速度,確保重錘下落處的夯點精準,結束工作后應將夯錘平穩的安放在地上,以確保其不會引發安全事故;在強夯過程中,應當對施工的數據做好完備的記錄,施工過程中要及時填好施工記錄表的內容,還應當將最后三次夯擊的平均值以及總的沉降值記錄清楚。而技術人員則負責將測得的數據與強夯試驗的數據相對比,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確保夯點的準確;此外,在夯錘重心偏移過大超過了150mm時應當重新調試、試夯;施工結束之后應當注意保證所夯位置場地的平整,采用較低能量的滿夯,使土地趨于平整。4.3強夯完成之后的監理工作。監理內容:首先要在強夯結束之后及時對現場進行處理,可采用推土機將強夯過的場所平整,接著可以采用壓路機進一步碾壓平整過的場所,與此同時,應當復核標高以及強夯的邊界準確性,確保下一項工作開始前的工作都能符合完滿完成;另外便是對強夯質量的監測,在強夯過后,可以采用靜載試驗,采集5個以上檢驗點進行承載力的檢驗;最后,在完成一系列的試驗之后,將單位所有相關資料以及施工記錄等做好整理歸納。

參考文獻:

[1]胡寶華,李建華.淺析強夯地基處理檢測中的地基檢測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0):118-119.

[2]張成剛,劉曉鵬,馬德堂.高能級強夯地基的處理[J].水運工程,2016(S1):29-30.

[3]黃種發.不同地基檢測方法在強夯地基處理檢測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8(11):61-62.

[4]蔡鎖德.原位綜合檢測方法在強夯地基處理中的方法[J].中國科技信息,2015(2):81-82.

作者:徐忠偉 單位:山西億鼎誠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